-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的术中镇静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的术中镇静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该院接收并给予下肢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患者274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7例。对照组给予0.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用药前、用药5 min、用药30 min、用药1 h、手术结束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术中镇静结局。结果观察组用药5 min、用药0.5 min、用药1 h、手术结束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5 min、用药0.5 min、用药1 h及手术结束后对应时刻的镇静结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手术患者应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方式实施麻醉,术中镇静结局显著,同时有助于保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
- 史艳平白艳艳张立娜
- 关键词:下肢手术麻醉
- 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1例将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31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两组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指标,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静脉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更少(P<0.05);与麻醉前比,麻醉后15 min、手术完成时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不同时间点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后12 h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术后12、24 h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麻醉前比,麻醉后15 min、手术完成时两组Ramsay镇静评分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组间及组内比较,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能够降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静脉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增强镇痛、镇静效果,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安全性良好。
- 史艳平白艳艳丁辰颖哈斯塔娜李彦廷张立娜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腰-硬联合麻醉血流动力学镇痛
- GSK-3β磷酸化与高糖因素取消七氟烷后处理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关系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价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与高糖因素取消七氟烷后处理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取H9c2大鼠心肌细胞分别培养于正常浓度葡萄糖(5.56 mmol/L)或高浓度葡萄糖(33 mmol/L)的DMEM培养基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n=24):正常对照组(NC组)、正常糖浓度缺氧复氧组(NH/R组)、正常糖浓度七氟烷后处理组(NS组)、正常糖浓度GSK-3β抑制剂SB216763组(NSB组)、高糖培养组(HC组)、高糖缺氧复氧组(HH/R组)、高糖七氟烷后处理组(HS组)和高糖GSK-3β抑制剂SB216763组(HSB组)。采用缺氧3 h复氧的方法制备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NS组和HS组复氧即刻将心肌细胞暴露于2.4%七氟烷30 min,NSB组和HSB组复氧开始前加入GSK-3β抑制剂SB216763,终浓度10μmol/L。于复氧3 h时采用A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GSK-3β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比色法测定LDH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NC组比较,NH/R组和HC组细胞凋亡率、LDH活性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NH/R组GSK-3β表达上调,p-GSK-3β表达下调,NS组p-GSK-3β表达上调,HC组p-GSK-3β表达下调(P<0.05);与NH/R组比较,NS组和NSB组细胞凋亡率、LDH活性及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NS组GSK-3β表达下调,p-GSK-3β表达上调(P<0.05);与HC组比较,HH/R组细胞凋亡率、LDH活性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GSK-3β表达上调,p-GSK-3β表达下调(P<0.05);与HH/R组比较,HSB组细胞凋亡率、LDH活性及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高糖因素取消七氟烷后处理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与抑制GSK-3β磷酸化有关。
- 白艳艳杨泽群张立娜江晓菁
- 关键词: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缺血后处理
- 一种麻醉用注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用注射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注射器壳体,所述注射器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外侧滑动套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注射器壳体接触,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注射针,所述连接头内滑动连接有卡...
- 白艳艳杨泽群张立娜
- 右美托咪定在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4年
- 分析总结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有效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60例脊柱手术患者样本,分析3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的研究组与30例采用硝酸甘油治疗的对照组,探讨不同组别间患者在控制性降压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认知功能、不良反应上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在T1、T4时的MAP、HR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HR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术前1d、术后7d时两组的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1例(3.33%)低于对照组9例(30.00%),差(P<0.05)。结论 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脊柱手术中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减轻疼痛程度。
- 史艳平丁辰颖哈斯塔娜张立娜
- 关键词: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镇痛
- 单次注射椎旁阻滞、椎旁导管和胸椎硬膜外导管镇痛对单侧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单次注射椎旁阻滞、椎旁导管和胸椎硬膜外导管镇痛对单侧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86例全麻下进行单侧胸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单次注射椎旁阻滞(A组,n=25)、椎旁导管(B组,n=28)和胸椎硬膜外导管组(C组,n=23)。于手术前、手术后1周、2周和1个月观察比较3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疼痛总分(PRI)与疼痛强度(PPI)以及术后采取自控镇痛、镇痛药情况及疼痛阈值。结果3组患者在术后VAS评分、治疗后疼痛总分与疼痛强度以及术后采取自控镇痛、止痛药情况、疼痛阈值以及短期认知功能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随着手术时间延长,患者的VAS评分、PRI和PPI值均出现下降趋势,C组患者PRI和PPI值在各阶段值均最低且能够自控镇痛,不存在使用止痛药的现象,A组和B组患者则需要通过辅助不同剂量镇痛药进行镇痛。另外,C组患者疼痛阈值最高。结论单次注射椎旁阻滞、椎旁导管和胸椎硬膜外导管镇痛方法均能明显减轻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其中硬膜外镇痛组患者术后疼痛阈值最高。
- 白艳艳张立娜毛宇解雅英
- 不同浓度七氟醚吸入对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吸入对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过程中吸入七氟醚浓度的不同将60例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21,0.5最小肺泡浓度(MAC)]、中剂量组(n=20,1.0MAC)和高剂量组(n=19,1.5MAC)。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 min、气管插管10 min,3组患者SpO_(2)、MAP、HR均低于本组麻醉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SpO_(2)、MAP、HR均低于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10 min、气腹建立30 min、术毕30 min,3组患者E、NE水平均低于本组麻醉诱导前10 min,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E、NE水平均高于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MAC七氟醚吸入可维持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张立娜史艳平
- 关键词:七氟醚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