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思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1篇弹簧圈
  • 1篇弹簧圈栓塞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管障碍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三叉神...
  • 1篇诊断显像
  • 1篇支架辅助弹簧...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治疗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 1篇神经痛
  • 1篇栓塞
  • 1篇微血管
  • 1篇微血管减压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毛更生
  • 3篇成思
  • 2篇聂庆彬
  • 2篇周磊
  • 1篇杜世伟
  • 1篇徐祎

传媒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应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31例(共32个)颅内宽颈动脉瘤。根据Raymond分级、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及影像学随访结果等评估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放置LVIS支架34枚,均成功释放,其中LVIS支架20枚,LVIS Jr支架14枚。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发生支架远端血栓2例,支架打开不良1例。在术后即刻造影中发现,动脉瘤完全栓塞者29个,瘤颈残留2个,瘤腔残留1个。所有病人术后随访3~12个月,未发现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结论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可行、安全,并且短期有效,但由于随访时间短,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价LVIS支架的长期有效性。
周磊聂庆彬杜世伟徐祎成思李冬梅毛更生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弹簧圈
微血管减压术及Teflon棉片植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一种以阵发性、反复性剧烈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该病多发于成年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三叉神经受到责任血管压迫。目前核磁3D-TOF为三叉神经痛与血管压迫相关性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2],压迫三叉神经的动脉主要为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基底动脉及椎动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手术治疗现以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较为常用,手术多以单纯松解责任血管、周围蛛网膜及三叉神经,松解后以Teflon棉片隔离责任血管与神经的治疗方法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MVD及Teflon棉片植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成思聂庆彬周磊李冬梅毛更生
影像融合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及指导制定治疗方案。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DSA)是目前神经外科领域尤其是脑血管疾病诊中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成思张强毛更生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诊断显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