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玮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镇痛
  • 2篇曲马多
  • 2篇自控镇痛
  • 2篇经济学评价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自控
  • 2篇静脉自控镇痛
  • 1篇调节血脂
  • 1篇调节血脂药
  • 1篇调节血脂药物
  • 1篇心绞痛
  • 1篇血脂
  • 1篇药物
  • 1篇用药
  • 1篇用药频度
  • 1篇中成药
  • 1篇日剂量
  • 1篇日均费用
  • 1篇舒芬太尼
  • 1篇术后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胡明
  • 4篇高玮
  • 1篇周乃彤
  • 1篇肖洁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剖宫产术后曲马多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开展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评价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曲马多与舒芬太尼用药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甲医院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号为:Chi CTR-IPR-16008261)。纳入剖宫产术后使用PCIA进行术后镇痛并满足入排标准的产妇24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马多(T)、舒芬太尼(S)两组,各120例。收集有效性、不良反应及成本数据,对两组用药方案进行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评价。结果两组分别纳入116、113例,T组疗效指标均优于S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嗜睡,T组不良反应表现类型较S组少且发生率低,成本-效果分析显示T组治疗方案更优,且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结论剖宫产术后PCIA治疗方案曲马多较舒芬太尼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经济性更优。
高玮雷毅魏连群祁源江胡明
关键词:剖宫产静脉自控镇痛曲马多舒芬太尼经济学评价
四川省各级医疗机构调节血脂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四川省各级别医疗机构调节血脂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方法:收集四川省18家各级别医疗机构2012-2014年调节血脂药物的用药情况,统计各种药品的年消耗量、各类药品的年销售金额及年增长率、各种药品的DDD...
肖洁高玮周乃彤胡明
关键词:调节血脂药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日均费用
文献传递
曲马多与氢吗啡酮分别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的疗效及经济性评价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实证,对曲马多与氢吗啡酮分别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剖宫产术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以期优选药物治疗方案,为药物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依据。方法纳入剖宫产术后需使用PCIA进行术后镇痛并满足入排标准的产妇240例,将纳入研究的产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马多(曲马多2 mg·kg^(-1)+氟比洛芬酯5 mg·kg^(-1))、氢吗啡酮(氢吗啡酮0.04 mg·kg^(-1)+氟比洛芬酯5 mg·kg^(-1))两组,各12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及成本指标。收集有效性、不良反应及成本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对两组用药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曲马多组与氢吗啡酮组镇痛效果相同,但曲马多组的镇痛总成本低于氢吗啡酮组,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显示,曲马多组治疗方案更优,且结果稳定。结论综合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来看,曲马多组PCIA方案优于氢吗啡酮组。
祁源江高玮李洪段光友胡明
关键词:经济学评价曲马多氢吗啡酮氟比洛芬酯
抗心绞痛类中成药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的再评价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对抗心绞痛类中成药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11期)、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中成药治疗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AMSTAR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采用GRADE评价系统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结果共纳入42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共涉及15种中成药,文献发表量最多的药物为复方丹参。AMSTAR评价结果显示所有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方法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纳入标准中未考虑文献的发表情况(如灰色文献)。(2)仅提供了纳入研究文献清单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3)所有文章均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GRADE评价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麝香保心丸[RR=3.44,95%CI(2.99,3.96),P=0.08]、速效救心丸[RR=4.25,95%CI(3.31,5.47),P<0.01]优于西药,证据级别为低级。其余中成药总有效率的证据级别为极低。(2)电图改变有效率:葛根素[RR=3.61,95%CI(2.95,4.42),P=0.05]、麝香保心丸[RR=2.48,95%CI(2.12,2.91),P<0.01]、舒血宁[RR=1.62,95%CI(1.33,1.97),P<0.01]、速效救心丸[RR=1.7,95%CI(1.42,2.02),P<0.01]优于西药,证据级别为低级。其余中成药总有效率的证据级别为极低。(3)不良反应:麝香保心丸的不良反应[RR=0.05,95%CI(0.01,0.37),P=0.04]少于西药,证据级别为低级。其余中成药总有效率的证据级别为极低。结论已发表的抗心绞痛类中成药的系统评价文献数量虽多,但其质量与证据等级均低,存在原始研究文献质量低和系统评价方法不规范的严重缺陷。建议以后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进:(1)进行合理的设计减少选择性偏倚,开展合乎要求的临床试验降低实施偏倚,实行多中心、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减少入组患者数量少造成的损耗偏倚,严格执行规�
高玮胡明
关键词:中成药心绞痛安全性系统评价/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