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带教
  • 1篇带教模式
  • 1篇地氯雷他定
  • 1篇性病
  • 1篇性病学
  • 1篇掌跖
  • 1篇掌跖脓疱病
  • 1篇乳膏
  • 1篇乳膏治疗
  • 1篇他扎罗汀
  • 1篇脓疱
  • 1篇脓疱病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科
  • 1篇皮肤性病
  • 1篇皮肤性病学
  • 1篇皮炎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疗效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刘静
  • 3篇薛亚东
  • 2篇马燕利
  • 2篇孙丽梅
  • 1篇郑淑云
  • 1篇田静
  • 1篇盛宇
  • 1篇王燕华
  • 1篇王玉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应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1月本院掌跖脓疱病患者131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给予308 nm准分子光和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联合治疗,对照组1、对照组2分别给予308 nm准分子光、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治疗组与对照组2在治疗4周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17、t2=2.939,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有效率分别为95.91%、75.00%、69.05%,治疗组与对照组1、治疗组与对照组2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1)^(2)=6.565,χ_(2)^(2)=9.990,P<0.05)。结论308 nm准分子光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联合治疗掌跖脓疱病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盛宇孙丽梅王燕华马燕利薛亚东刘静
关键词: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
基于PBL多元化的皮肤科临床实习模式改革被引量:1
2023年
皮肤性病学科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二级学科,皮损形态多样,病种复杂繁多,不容易辨别。在皮肤性病学临床实习中,由于实习时间短、接受内容多,学生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充分掌握皮肤科专业知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自2020年开始对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尝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开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等多元化和分阶段(病房、示教室、门诊、观摩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做到理论课与实习课有机结合,激发实习生对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技能以及独立学习能力。
郑淑云王培志孙丽梅刘静马燕利薛亚东
关键词:皮肤性病学带教模式教学方法
枸地氯雷他定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中Th1/Th2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明确枸地氯雷他定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耳廓肿胀程度的抑制作用以及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ACD小鼠模型,观察口服不同剂量(1 mg/kg,2mg/kg,3 mg/kg,4 mg/kg)枸地氯雷他定对ACD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应先造模,后饲药物),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4、IFN-γ,TNF-α的水平。结果:口服各剂量枸地氯雷他定均能明显抑制ACD小鼠的耳廓肿胀程度,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模型组血清IFN-γ,IL-4,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药物干预后血清IFN-γ,IL-4,TNF-α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枸地氯雷他定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TNF-α水平对ACD小鼠的治疗发挥作用。
王玉刘静薛亚东田静
关键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