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玲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标志物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比值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淀粉样蛋...
  • 1篇血清淀粉样蛋...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异常凝血酶原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脂蛋白
  • 1篇三酰甘油
  • 1篇肾功能

机构

  • 6篇自贡市第三人...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6篇童玲
  • 3篇王修全
  • 3篇邱顺华
  • 2篇王勇
  • 1篇兰慧
  • 1篇张艾萍
  • 1篇龙林会
  • 1篇张潜英
  • 1篇干伟
  • 1篇张德文
  • 1篇刘勇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前列腺相关标志物在不同检测系统中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相关标志物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在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贝克曼(AU58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系统贝克曼(DXI800)和迈瑞CL-2000i中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AU5811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DXI800、CL-2000i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浓度tPSA和fPSA的结果,依据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要求,按照WS/T492-2016规定的方法,对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在AU5811上检测tPSA和fPSA的结果进行可比性验证,选择5个水平室间质控品202211~202215,每一样本重复检测3次,计算均值和偏倚,用试剂盒自带2水平质控做精密度评价。各系统分别测定253例确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液tPSA和fPSA水平,评价AU5811检测系统与DXI800、CL-2000i检测系统结果的相关性。结果AU5811检测tPSA和fPSA可比性验证符合要求,tPSA 5水平的偏倚分别为-8.25%、4.78%、3.55%、-5.88%、-3.46%,fPSA 5水平的偏倚分别为-10.00%、-8.11%、3.72%、10.59%、-7.04%;精密度验证tPSA水平1批内CV为5.43%、总CV为5.42%,水平2批内CV为3.16%、总CV为3.35%;fPSA水平1批内CV为8.91%、总CV为8.94%,水平2批内CV为6.82%、总CV为6.99%;其CV值均低于试剂说明书规定CV(10%)。253例确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液tPSA和fPSA在AU5811检测结果分别与DXI800和CL-2000i上检测结果比较,其相关系数tPSA为0.977、0.945,fPSA相关系数为0.951、0.918,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结论贝克曼AU5811系统检测tPSA和fPSA可比性验证符合要求,批内精密度与总精密度均小于试剂盒说明书要求,验证通过,AU5811系统与DXI800、CL-2000i检测tPSA和fPSA结果比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王修全邱顺华童玲张潜英
关键词:TPSAFPSA
女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卵巢颗粒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与临床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卵巢颗粒细胞中HBV感染情况与临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辅助生育治疗的4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为HBV携带者(携带组),20例患者为非HBV携带者(非携带组),分离患者卵泡液中的颗粒细胞并制成涂片。应用经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HBV D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对颗粒细泡涂片进行检测;应用碱性磷酸酶系统进行显色反应。结果携带组患者的颗粒细胞涂片显示,5例可见200个成簇的颗粒细胞,细胞核中检测出20个HBV DNA阳性细胞;6例患者可见220个片状、单层的颗粒细胞,细胞核中检测出8个HBV DNA阳性细胞;9例患者可见180个成簇的颗粒细胞,细胞核中检测出4个HBV DNA阳性细胞。非携带组患者的颗粒细胞涂片为阴性。显色10 min时,患者未出现阳性信号;显色20 min时,4例患者出现阳性信号;显色30 min时,3例患者背景着色较深,阳性信号不易辨认,忽略不计。因此,20 min为显色的最佳时间。结论女性HBV携带者卵巢颗粒细胞中具有HBV DNA,可通过生殖细胞向子代传播乙型肝炎。因此,应加强对HBV携带孕产妇的健康宣传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阻断。
王修全邱顺华童玲王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卵巢颗粒细胞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PCT检测对CRF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肾病内科临床确诊的单纯CRF患者50例、并发细菌性肺炎CRF患者50例及同期健康者50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血清PCT浓度。结果 CRF组、并发细菌性肺炎CRF组PC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发细菌性肺炎CRF组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CRF组(P<0.05)。血清PCT诊断CRF并发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4%、90%、90.4%、93.75%和92%。结论 CRF患者PCT水平升高,PCT检测对CRF并发细菌感染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可以指导CRF并发细菌感染者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
张德文刘勇龙林会童玲
关键词:降钙素原慢性肾衰竭细菌性肺炎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铁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AFP)、铁蛋白(Ferritin)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117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该院门诊及住院PLC患者(PLC组)65例和肝良性病变患者(肝良性病变组)52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DCP、AFP、Ferritin、SAA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DCP、AFP、Ferritin、SAA水平,分析血清DCP、AFP、Ferritin、SAA水平与P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分析各血清标志物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PL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联合检测在诊断PLC中的应用价值,包括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DCP、AFP、Ferritin、SA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LC组血清DCP、AFP、Ferritin、SAA水平均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肝良性病变组血清DCP、AFP、SA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良性病变组血清Ferriti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CP水平与中国肝癌的分期方案(CNLC分期)呈正相关(P<0.05),血清AFP水平与肿瘤结节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CNLC分期呈正相关(P<0.05),血清Ferritin水平与肿瘤结节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有无远处转移及CNLC分期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DCP、AFP、Ferritin、SAA单项检测的AUC分别为0.848、0.825、0.706、0.706。联合检测AUC均比各血清标志物单项检测大,其中AFP、DCP、Ferritin和SAA联合检测AUC最大(0.927),AFP、DCP和Ferritin联合检测灵敏度最高(86.2%),AFP、DCP和SAA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最高(95.4%)。PLC组血清DCP与AFP呈正相关(r=0.554,P<0.001),血清Ferritin与SAA呈正相关(r=0.361,P=0.003)。结论血清DCP、AFP、Ferritin、SA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LC的诊断效能,对PLC的早期诊断具
胡春梅童玲刘霞邱顺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铁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早期监测消化道穿孔伴腹膜炎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早期监测消化道穿孔伴腹膜炎并发肾功能损害(AK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85例DTPP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血清肌酐(SCr)、24小时肌酐清除率(Ccr)及CysC水平,以CCr<80 ml/(min·1.73 m^(2))为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分析CysC和SCr在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准确性及二者与Ccr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CysC和SCr对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85例中有23例出现CCr下降,其中有16例出现CysC上升,仅7例出现SCr异常。CysC对CCr的评估效能优于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与SCr均与CCr呈负相关(r=-0.595、-0.530,P<0.05),但SCr的相关系数低于CysC。ROC曲线分析显示,Cys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SCr(0.887 vs 0.844)。结论对于GFR的监测,CysC是一个较好的检测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常规检测消化道穿孔伴腹膜炎患者的CysC水平,有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
王勇张艾萍王修全兰慧童玲
关键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消化道穿孔腹膜炎肾损害
TG/HDL-C比值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新型标志物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估其作为T2DM早期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553例住院患者,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临床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组),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糖耐量异常组(IGT组),T2DM组以及T2DM伴并发症组。对各组患者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T2DM发生、发展的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指标,探讨TG/HDL-C是否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TG/HDL-C在各组之间的趋势如下:NGT组0.91(0.62~1.54),IFG组1.32(0.89~2.00),IGT组1.33(0.81~2.43),T2DM组1.68(1.08~3.27)及T2DM伴并发症组1.67(1.00~2.61)。在TG/HDL-C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中,得到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07,当TG/HDL-C大于1.272时,预测胰岛素抵抗发生的灵敏度为68.4%,特异度为65.1%。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后,TG/HDL-C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OR值分别为IFG组1.347(95%CI:1.100~1.648),IGT组1.313(95%CI:1.081~1.594),T2DM组1.456(95%CI:1.207~1.751)和T2DM伴并发症组1.404(95%CI:1.159~1.700)。结论TG/HDL-C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比于OGTT,检测更为简便,可作为预测T2DM的早期标志物。
童玲童玲杨舒羽陈奕君干伟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生物学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