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失眠41例 2020年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失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失眠病人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失眠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分别于病人入院当天及治疗后30 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各时间段PSQI总分、各维度得分。结果观察组PSQI总分治疗前为(14.8±1.93)分,治疗后30 d为(7.85±1.74)分,对照组治疗后30 d PSQI总分为(11.4±4.06)分,观察组治疗后30 d 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减轻病人失眠症状,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吴仕平 廖悄关键词:血液循环 增强型体外反搏 疗效 克唑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使用过克唑替尼且发生ADR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引起严重ADR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是否有内科合并症和药物服用持续时间为ADR发生危险因素;对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和内科并发症对克唑替尼致严重ADR的发生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临床应用克唑替尼会导致严重ADR,尤其是高龄和有内科合并症的患者应积极对症治疗。 王文 吴仕平 谭鑫宇 张欢 王怡鑫 程祝忠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积极的措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5例,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5例,占55.55%;有效15例,占33.33%;死亡5例,占11.12%,总有效率88.8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六分钟步行实验(6-MWT)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无创正压通气(NPPV)等积极的治疗措施,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席海林 吴仕平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衰弱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衰弱是生理储备下降、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常见老年综合征。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患病率较高,但目前关于老年高血压合并衰弱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在患有合并症的衰弱老年受试者中降低血压的益处尚不清楚。本文主要就衰弱及其评估、老年高血压以及衰弱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 刘青 吴仕平关键词:衰弱 老年高血压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9年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样本分别随机选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100例老年性和100例中青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分别命名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结果:老年组的胃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食欲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其他临床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的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幽门梗阻及穿孔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具备一定的临床特点。 张莎莎 吴仕平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老年性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启动子区域-1612位点5A/6A(MMP-316125A/6A)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经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54例。治疗前,经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患者MMP-316125A/6A基因位点多态性(6A/6A,5A/6A,5A/5A),并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MP-3水平。所有患者均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于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复查血脂、MMP-3水平及颈动脉彩超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初诊时比较,3种基因型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前后,各基因型患者组间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诊比较,各组基因型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MMP-3水平、颈动脉斑块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初诊及治疗6个月后,各组基因型患者组间MMP-3水平、颈动脉斑块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5A/5A基因型患者MMP-3水平、颈动脉斑块积分均显著低于6A/6A基因型及5A/6A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MMP-316125A/6A 3种基因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积分;除通过调脂作用外,阿托伐他汀还可能通过降低MMP-3水平改善MMP-316125A/5A基因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 吴仕平 刘青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因多态性 阿托伐他汀 疗效 高血糖高渗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死亡1例报道 被引量:1 2019年 糖尿病属于代谢内分泌系统疾病,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上升至2013年的10.9%[1],其中约有30%的高血糖患者可同时表现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的体征[2]。 张莎莎 吴仕平关键词:高血糖高渗状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 并发症 病例报告 体外反搏联合逍遥散治疗失眠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逍遥散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按内科常规进行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每日1次,每次1小时)联合加减逍遥散(每日1剂,煎服)治疗,半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失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失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失眠患者睡眠和临床症状,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体外反搏联合逍遥散治疗失眠,疗效较好。 黄玉明 吴仕平 马俊杰关键词:体外反搏 逍遥散 失眠 睡眠改善 重症胰腺炎早期管饲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共64例,根据采用的营养支持方式将其分为肠外营养组(n=34)采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组(n=30)采用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的增长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胰腺感染发生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多器官衰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鼻空肠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王文 吴仕平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鼻空肠管 某三甲医院262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指导临床更加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262例住院CAP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AP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设计表格,将相关数据资料录入设计好的表格,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262例CAP患者中,WBC计数升高者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升高占72.14%,影像学表现为肺部斑片状、条索状阴影占86.26%,叶、段大片状高密度影占13.74%。痰培养及时送检率61.07%,阳性率为33.75%。抗菌药物喹诺酮类使用频率为39.77%,头孢菌素类为29.77%,青霉素类为25.35%。抗菌药联合主要是二联用药,其中头孢菌素类联合呼吸喹诺酮类所占比例为52.85%,青霉素类联合呼吸喹诺酮类为35.75%。结论 CAP患者痰培养及时送检率明显偏低,临床抗感染多为经验性治疗,需转向为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以便获得抗菌药物最大疗效和最少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 邓波 吴仕平关键词:呼吸内科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