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瑾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篇疗法
  • 2篇放疗
  • 2篇放射疗法
  • 2篇摆位
  • 2篇摆位误差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疗法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阴道
  • 1篇阴道癌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引导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术
  • 1篇乳腺癌术后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狭窄
  • 1篇术后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4篇杨瑾
  • 2篇石俊田
  • 1篇饶群仙
  • 1篇林仲秋
  • 1篇白守民
  • 1篇余孝丽
  • 1篇陈婷

传媒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聚氨酯发泡胶联合个体化头枕固定在乳腺癌术后放疗摆位精度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聚氨酯发泡胶联合个体化头枕固定在乳腺癌术后放疗的固定精度研究,提高乳腺癌放疗摆位精度与重复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52例,使用聚氨酯发泡胶(对照组)与发泡胶联合个体化头枕(研究组)固定,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照射乳腺/胸壁靶区与锁骨上野,使用锥形束CT(CBCT)影像引导配准获得乳腺/胸壁靶区与锁骨上野的摆位误差,对327套CBCT影像摆位误差数据进行分析两组乳腺/胸壁和锁骨上野靶区位置的一致性。结果两组乳腺/胸壁靶区平移误差在腹背和头脚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方向研究组优于对照组[(1.87±1.45)mm vs.(2.32±1.66)mm,P=0.012],旋转误差在左右和头脚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背方向研究组优于对照组[(0.78±0.66)°vs.(0.97±0.79)°,P=0.029];两组锁骨上下区域平移误差在头脚与腹背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右方向研究组优于对照组[(2.07±1.65)mm vs.(2.53±1.96)mm,P=0.047],旋转误差在左右和头脚方向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0.79±0.67)°vs.(1.07±0.88)°,P=0.009和(0.52±0.41)°vs.(0.79±0.67)°,P=0.001],腹背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乳腺/胸壁靶区左右、头脚和腹背方向PTV外扩值分别为2.62、3.46、3.30 mm与3.74、3.64、3.26 mm;锁骨上野PTV外扩值分别为3.36、3.49、4.14 mm与4.38、2.98、4.35 mm。结论聚氨酯发泡胶联合个体化头枕固定可提高乳腺癌术后放疗乳腺/胸壁靶区与锁骨上野的固定精度,乳腺/胸壁靶区与锁骨上野体位一致性更高。
杨瑾房建南陈国泉王玺先邱夏鸿郭再仁宋朝睿石俊田马玉家黄晓波
关键词:摆位误差放射疗法
《2025 NCCN阴道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被引量:1
2024年
2024年3月26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首次发布了《2025NCCN阴道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现对该指南进行简要解读。1分期采用2017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TNM分期与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联合分期,见表1。2初始治疗阴道癌患者需转诊至阴道癌专业中心进行多学科联合的综合治疗。阴道癌多数由其他部位转移而来,只有少数原发于阴道。治疗前首先要排除原发于肛门、直肠、子宫颈、子宫内膜或外阴的肿瘤伴阴道转移或扩展到阴道,或既往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复发发生在阴道。
饶群仙杨瑾林仲秋
关键词:阴道癌
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锥形束CT匹配区域选择对靶区精度的影响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探究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匹配区域的选择对靶区精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0月乳腺癌保乳术后行放疗患者22名,比较入组病例不同匹配框对靶区匹配精度的影响,设置胸骨组(对照组1)、胸椎组(对照组2)与胸骨胸椎+靶区组(研究组)3种不同匹配区域进行配准,每组测量记录匹配误差、CBCT与定位CT靶区术腔边界金属夹位移数据。共获得匹配误差与靶区金属夹位移数据各528组,对所得数据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并计算3组金属夹的3D矢量距离。胸骨组与研究组匹配误差除旋转误差X轴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方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组与研究组的匹配误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组与研究组靶区金属夹在X、Y、Z三个方向位移分别为:(1.59±1.61)mm与(1.23±1.19)mm(p=0.045)、(1.65±1.44)mm与(1.89±1.52)mm(p=0.006)、(1.13±1.18)mm与(1.37±1.31)mm(p=0.999);胸椎组与研究组靶区金属夹在X、Y、Z三个方向的位移分别为:(1.51±1.83)mm与(1.23±1.19)mm(p=0.002)、(1.69±1.84)mm与(1.89±1.52)mm(p<0.001)、(0.91±1.28)mm与(1.37±1.31)mm(p=0.003)。三组靶区金属夹3D矢量距离分别为:(3.16±1.92)mm、(3.62±1.92)mm、(2.52±1.53)mm。乳腺癌调强放疗CBCT自动配准最佳匹配区域应包括胸骨、胸椎与患侧靶区,术腔放置金属夹能提高乳腺癌放疗靶区匹配精准度。
陈国泉房建南杨瑾李欢王玺先郭再仁马玉家石俊田黄晓波
关键词:摆位误差自动配准
宫颈癌常规放疗后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放疗后致输尿管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32例接受常规放疗后宫颈癌患者发生输尿管狭窄的情况,并对年龄、诱导化疗、同时期化疗、辅助化疗、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近距离治疗、近距离治疗剂量、盆腔外照射剂量、总剂量、是否手术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因素进行分析,筛选与输尿管狭窄有关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独立危险因素的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了临床分期和双"J"管置入后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中位时间。结果 332例患者有33例(9.9%)出现输尿管狭窄;664侧输尿管有40侧(6.02%)出现狭窄。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手术和总剂量是宫颈癌放疗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输尿管狭窄发生后双"J"管置入和Ⅰ/Ⅱ期肿瘤的预后明显好于未行双"J"管置入和Ⅲ/Ⅳ期肿瘤,P均<0.05。结论手术和总剂量是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婷杨瑾余孝丽白守民
关键词:宫颈癌常规放疗输尿管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