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婷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77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右美托咪啶
  • 2篇麻醉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功能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影
  • 1篇依托咪酯
  • 1篇止血
  • 1篇止血带
  • 1篇止血带反应
  • 1篇神经阻滞
  • 1篇手术
  • 1篇全麻
  • 1篇全麻诱导
  • 1篇全身麻醉
  • 1篇麻醉手术
  • 1篇老年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47...

作者

  • 3篇王振宇
  • 3篇杨富国
  • 3篇陈婷
  • 1篇齐征
  • 1篇徐钦
  • 1篇周俊涛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拔管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关于在全身麻醉中预防插管反应的方法研究较多,如何减轻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也是临床麻醉中一项重要课题。在拔管期间可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1]。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受体激动剂,有中枢镇静、镇痛、抗焦虑等药理作用[2,3]。本研究探讨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全身麻醉中预防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王振宇陈婷杨富国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全身麻醉拔管反应拔管期间插管反应
右美托咪啶预防上肢长时间手术中止血带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预防上肢长时间手术中止血带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01~2017-06在该院行臂丛神经阻滞下长时间手术治疗的断指再植、腕部严重创伤修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在B超引导下完成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观察组在止血带充气后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μg/kg,泵注10 min,继之以0. 4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10 min。对照组患者在止血带充气后同样方式持续输注0. 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止血带充气前(T_1)、止血带充气2 h(T_2)、止血带充气3 h(T_3)、止血带充气4 h(T_4)、止血带充气5 h(T_5)、止血带充气6 h(T_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变化,分别于T_1~T_6时间点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者镇静、镇痛水平,记录患者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于术前、术后抽取术侧肘部动脉血测乳酸值;于术前(T_1)、术后3 h(T_7)、术后24 h(T_8)、术后48 h(T_9)时记录患者患侧肘静脉血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结果两组T_1、T_2时MAP、HR、SpO_2水平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T_3~T_6时MAP、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中有5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观察组术毕时乳酸值较对照组降低(P <0. 05);与T_1相比,两组在T_7、T_8、T_9时间点MDA均增高,SOD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MDA均低于对照组,SO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长时间上肢手术中可有效防止止血带反应的发生,同时显著改善止血带引起的组织缺氧、减轻止血带所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王振宇杨富国齐征周俊涛陈婷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长时间止血带反应臂丛神经阻滞
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临床上老年患者的麻醉手术日益增加,老年人有心血管功能储备减弱、代偿能力低下、对麻醉耐受能力较差等诸多特点。这就要求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以降低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依托咪酯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诱导及苏醒迅速、安全范围广等特点,对老年患者尤其适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ICON)的监测下,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时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好地为临床老年患者手术麻醉诱导时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导。
王振宇陈婷杨富国徐钦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影老年患者依托咪酯全麻诱导麻醉手术心血管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