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韬 作品数:15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研制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国产重建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通过有限元法比较新研制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已用于临床的国产重建钉在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价两者的优劣,探讨新研制的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力学性能特点及优势,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选择内固定器提供理... 杨天府 李韬 刘洋 王文岳 雷鸣鸣 汪金平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有限元分析 股骨近端髓内钉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2019年 背景:同种异体移植物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相关基础及临床实践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与重要地位。目的:归纳总结近年来同种异体移植物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以"allograft tends OR allografts、intra-articular knee ligament 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OR ACL"为检索词,检索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语言设定为英文。结果与结论:国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使用同种异体肌腱的相关研究目前仍处在发展阶段。目前,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中使用同种异体移植物或自体移植物的优劣暂无定论。对于选择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担忧主要来源于可能存在感染及愈合缓慢等问题。对于同种异体移植及自体移植术后效果比较,不同试验得出的结果差异较大。所反映出的结论大致为:2种移植物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无差异,或自体移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较好。有研究表明,同种异体移植物可能会增高二次手术的风险。因此,同种异体肌腱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应用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李韬 朱彦霖 林唐棣 李箭 付维力关键词:同种异体肌腱 自体移植物 同种异体移植物 肌腱 新研制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国产重建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通过有限元法比较新研制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已用于临床的国产重建钉在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价两者的优劣,探讨新研制的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力学性能特点及优势,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选择内固定器提供理... 杨天府 李韬 刘洋 王文岳 雷鸣鸣 汪金平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有限元分析 股骨近端髓内钉 膝关节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总结膝关节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ACI)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ACI术后康复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研究表明,ACI术后移植物成熟分为4个阶段:增生期(术后0~6周)、过渡期(术后6~12周)、重塑期(术后12~26周)、成熟期(术后26周~2年)。为了避免早期移植物损伤,适当刺激移植物和骨骼的整合过程,更快恢复关节功能,临床需针对术后不同阶段移植物的生物力学特性设计康复锻炼方案,主要体现在术后负重、运动范围、康复训练方式的过渡和调整。结论膝关节ACI术后应科学地逐步增加负重和运动范围,在不同阶段可借助相应的康复锻炼手段。但目前相关研究的证据等级较低,仍需更高质量、更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探讨完善康复方案。 林奕鹏 李韬 熊燕 李箭 付维力关键词:膝关节 软骨缺损 软骨修复 康复 前交叉韧带二次重建风险因素及预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9年 前交叉韧带二次重建的术后效果比初次重建更为不佳。了解二次重建的风险因素有助于提高初次重建的术后效果、避免二次重建。本文对前交叉韧带二次重建的风险因素及预后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上避免二次重建以及获得更好的二次重建术后效果提供参考。 吴爽 李梓瑜 赵紫岐 林唐棣 李韬 李箭 付维力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预后 国产聚醚醚酮缝线锚钉用于肩袖撕裂修补的近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非劣效性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非劣效性研究,通过与临床常用的进口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缝线锚钉进行比较,评价国产PEEK缝线锚钉用于肩袖撕裂修补的近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2019年5月—10月收治的59例肩袖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例不符合选择标准排除以及1例因严重不良事件退出;共55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7例采用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PEEK缝线锚钉,对照组28例采用美国Arthrex公司的PEEK缝线锚钉;术后对照组2例失访,最终试验组27例、对照组26例纳入研究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肩袖撕裂侧别及分型、合并2型糖尿病例数以及术前肩关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定期随访,包括安全性评价(并发症、锚钉植入位置及锚点骨反应)和临床疗效评价(肩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参照Sugaya分型标准评估肩袖完整性)。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手术及与缝线锚钉相关并发症;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试验组随访时间为(5.85±0.77)个月,对照组为(5.96±0.7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5,P=0.595)。MRI复查示两组修复肌腱均固定在位,锚钉位置均正常且无松动、移位和撕裂;术后1 d、3个月及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锚点骨反应为3~4级患者,组间分级差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UCLA评分均逐渐增加,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3、6个月,两组肩袖完整性Sugaya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撕裂修补术中采用国产PEEK� 李英昊 徐杨 徐龙伟 李韬 李苒 唐新关键词:肩袖撕裂 有效性 新研制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国产重建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通过有限元法比较新研制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已用于临床的国产重建钉在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价两者的优劣,探讨新研制的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力学性能特点及优势,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选择内固定器提供理... 杨天府 李韬 刘洋 王文岳 雷鸣鸣 汪金平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有限元分析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总结我院收治的9例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本组9例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25~67岁,平均47.6岁.术后感染、慢性骨髓炎伴内固定... 杨天府 李韬 刘洋 王文岳 雷鸣鸣 汪金平基于华西分期分型诊治体系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脱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脱位华西分期分型诊治体系(Hua Xi-knee dislocation and multiple ligament injury,HX-KDMLI)开展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2020年9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6例(36膝)KDMLI患者临床资料。男24例,女12例;年龄21~62岁,平均45.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重物砸伤8例,运动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机器切割伤2例。病程1~9周,平均3.6周。术前患者根据HX-KDMLI进行评估:急性期20例、陈旧期16例;脱位分型:HX-Ⅰ-A型3例,HX-Ⅰ-P型1例,HX-Ⅲ-L型10例,HX-Ⅲ-M型13例,HX-Ⅳ-S型4例,HX-Ⅴ-F型3例,HX-Ⅴ-T型2例。患者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35例,后抽屉试验阳性31例;内翻应力试验阳性19例,外翻应力试验阳性23例。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8例、D级22例。基于分期分型评估结果,选择关节镜下、开放或关节镜联合开放手术修复重建韧带,骨折解剖复位固定。术后采取循序渐"激"康复原则进行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2个月,患肢肌力均恢复至Ⅴ级,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能达到伸直0°、屈曲120°以上;影像学复查示膝关节无明显不稳,骨折均愈合,修复及重建的韧带连续性及张力好,关节对位对线好。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均阴性;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5例,内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2例,外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2例,其余患者均为阴性。术后12个月,膝关节IKDC分级:A级9例、B级19例、C级5例、D级3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28,P=0.000)。IKDC、Lysholm、Tegner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X-KDMLI能指导KDMLI治疗方案的制定,并获得较好疗效。 黄锡豪 李韬 赵廷崴 李俊樵 李箭关键词:韧带修复 韧带重建 肩关节运动损伤门诊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统计近5年本院门诊肩关节运动医学疾病的疾病谱,分析其潜在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运动医疗团队中所有肩部门诊及病房服务患者相关信息数据,共计纳入患者1708例。其中同一患者以最终门诊的诊断或手术确诊的主要诊断为准,剔除复查诊断与其他关节的相关数据。采用Excel及SPSS 22.0软件对收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由运动医疗团队进行诊断。在纳入的1708例肩部患者中,平均年龄(50.34±13.76)岁,其中女性占57.55%。纳入患者中肩袖损伤发生率最高,为45.78%;其次为冻结肩(20.67%)和复发性脱位(8.08%);再次为SLAP/肱二头肌腱炎(5.15%)。在所有患者中初次诊断欠准确共计63例,其中最常见的被误诊疾病为冻结肩和肩袖损伤,误诊例数分别为26例(41.27%)和21例(33.33%)。结论肩关节疾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中肩袖损伤和冻结肩最为常见;国人的肩痛流行病学可能与国外有明显的差异,如冻结肩比例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人群。但是该结论尚需要大量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进行验证。 李韬 牟可凡 熊燕 李棋 陈刚 付维力 李箭 唐新关键词:肩关节 流行病学特点 疾病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