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维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深度学习的口腔颌面部CT图像金属伪影消除与临床验证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通过训练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模型,构建一种用于消除CT图像金属伪影的神经网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影像科就诊患者的CT资料,共纳入1000例无伪影CT数据和620例金属伪影CT数据,包含充填体、冠类、钛板钛钉类、托槽类、金属异物类5种。将400例金属伪影CT数据和1000例无伪影CT数据用于仿真合成,构建出1000对配对的模拟金属及伪影图像和模拟金属图像(每种200对)。在保证5种金属伪影数据相等的情况下,将整个数据集随机(计算机随机)分为训练集(800对)和测试集(200对),前者用于训练GAN模型,后者用于评估GAN模型性能。定量评价测试集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和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SSIM)。用训练好的GAN模型对剩余的220例临床病例颌面部CT图像金属伪影进行消除,并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分别使用改良利克特量表对消除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测试集中充填体、冠类、钛板钛钉类、托槽类和金属异物类伪影消除的RMSE值分别为0.018±0.004、0.023±0.007、0.015±0.003、0.019±0.004、0.024±0.008(F=1.29,P=0.274),SSIM值分别为0.963±0.023、0.961±0.023、0.965±0.013、0.958±0.022、0.957±0.026(F=2.22,P=0.069),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名评价者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2,对于220例临床病例,改良利克特量表的总体得分为(3.73±1.13)分,整体消除效果较满意。充填体、冠类、钛板钛钉类、托槽类和金属异物类的改良利克特量表得分分别为(3.68±1.13)、(3.67±1.16)、(3.97±1.03)、(3.83±1.14)、(3.33±1.12)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4,P=0.145)。结论本项研究构建的CT图像金属伪影消除GAN模型,可有效去除金属伪影的干扰,提升图像质量。
- 曾维周善洛郭际香汤炜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颅颌面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虚拟重建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颅颌面肿瘤在切除后会造成骨质结构的缺失或错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因此后续重建手术尤为重要。而颅颌面骨复杂的解剖结构以及狭小的视野使得重建过程变得复杂和困难。虚拟手术计划为颅颌面骨重建提供了客观的设计过程与先验手术的机会,而如何获得一个正确的术前虚拟参考模型是术前计划的关键。目前的虚拟重建包括镜像、插值法、可变形模板和逐层重建等方法,其本质都是在剩余骨质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或参考正常人生理结构来获取额外信息完成缺损重建。深度学习将虚拟重建问题理解为形状的补全任务,实现了重建过程的(半)自动化。本研究回顾现有颅颌面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虚拟重建方案,按照方法学提供了全新的分类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
- 熊宇韬张雨楠曾维刘灿汤炜
- 关键词:颅颌面肿瘤骨缺损计算机辅助外科
- 阻生牙拔除术后椎前间隙感染1例
- 2024年
- 椎前间隙位于咽后壁和椎体之间,上至鼻咽、下通胸腔、左右横贯,感染至此可迅速扩散。拔牙术后感染是牙拔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但是拔牙术后椎前间隙感染国内尚少见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阻生牙拔除术后椎前间隙感染病例,患者为21岁女性,局部麻醉下拔除28、38,术后第7天自觉呼吸困难,影像学检查提示颌面颈部及上纵隔感染,经广泛切开引流及抗感染治疗后顺利出院。本病例强调了拔牙术后椎前间隙感染的潜在生命安全威胁,旨在为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提供参考。
- 叶立曹钰彬曾维罗强刘磊潘剑
- 关键词:阻生牙拔除术咽后壁切开引流纵隔感染
- 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三):方法学评价与报告规范
- 2024年
- 针对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本文总结了其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并简要介绍QUADAS-AI和改良的QUADAS-2工具。此外,总结了此类研究的报告规范,并简要介绍人工智能研究报告清单以及口腔医学人工智能研究清单。
- 高歌崔馨心曾梦雨曾维郭际香张韬汤炜刘畅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系统评价高压氧及其相关疗法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疗效。方法按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高压氧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9月,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高压氧及其相关疗法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疗效的所有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照预先设置的纳入排除标准对论文进行选择、收集资料和偏倚风险评价。提取高压氧及其相关疗法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疗效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系统分析,如遇异质性大时,则采用敏感性分析。最后通过漏斗图定性判断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Meta分析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7个队列研究。Meta分析显示:高压氧结合手术抗菌药物治疗和单纯手术抗菌药物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6,95%CI:0.86~1.58,P>0.05);高压氧和抗菌药物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3,95%CI:0.63~1.09,P>0.05);高压氧和抗纤维化药物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07,95%CI:0.00~155.86,P>0.05);高压氧疗法单用或复合使用与其他治疗方法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67~1.19,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高压氧治疗不能代替手术抗菌药物治疗,作为辅助疗法不能增加其疗效,单独应用高压氧疗法不优于抗菌药物和抗纤维化药物甚至安慰剂,但抗纤维化药物的有益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 殷荫曾维敬伟汤炜郭维华
-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META分析恶性肿瘤手术药物治疗
- 虚拟咬合板在咬合重建中的应用
- [目的]重建伴有严重咬合紊乱的颌面部骨折患者咬合关系[方法]分别获取特定层厚或精度的头颅CT数据及牙列CBCT数据,导入计算机,重建出三维模型,然后融合两个模型,获取新的高精度的三维颌面部重建图像.根据骨折情况确定截骨线...
- 曾维李鹏周忠伟田卫东汤炜
- 关键词:咬合关系
- 数字化虚拟咬合关系量化研究
- 研究目的:分析虚拟咬合关系的量化参数用于辅助手术重建咬合关系研究方法:分别获取特定层厚或精度的头颅CT数据及牙列CBCT数据,导入计算机,重建出三维模型,然后配准两个模型,这样在CT数据建立的坐标系可以用于CBCT牙列数...
- 曾维汤炜
- 关键词:咬合
- 文献传递
- 数字化技术在额瓣修复全鼻缺损中的应用
- 目标:探索数字化技术在个性化、精确化额瓣修复全鼻缺损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研究中心基础人脸数据库对全鼻缺损患者病例进行个性化检索,配准,评价相似性,将相似度较高患者的数字化模型与缺损病例患者模型进行融合,选取缺损范围...
- 曾维田卫东汤炜
- 关键词:数字化额瓣鼻缺损
- 文献传递
- 数字化虚拟咬合关系量化研究
- <正>目的:分析虚拟咬合关系的量化参数用于辅助手术重建咬合关系方法:分别获取特定层厚或精度的头颅CT数据及牙列CBCT数据,导入计算机,重建出三维模型,然后配准两个模型,这样在CT数据建立的坐标系可以用于CBCT牙列数据...
- 曾维姚洁田卫东汤炜
- 文献传递
- 不报告偏倚风险评价工具ROB-ME中文解读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介绍不报告偏倚(证据缺失偏倚)风险评价工具ROB-ME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制订背景、适用范围、相关信号问题以及决策路径等。ROB-ME工具具有逻辑清晰、细节完善、操作简便、适用性良好等优点,在评价不报告偏倚风险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可为临床研究者提供权威参考,值得推广和应用。
- 邓湘金胡玉鹏高歌刘伟曾维陈金龙汤炜刘畅
- 关键词:发表偏倚数据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