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红

作品数:28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仲裁
  • 9篇法治
  • 6篇国际法
  • 4篇商事仲裁
  • 4篇涉外
  • 4篇国际商事
  • 4篇国际商事仲裁
  • 4篇一带一路
  • 3篇仲裁程序
  • 3篇仲裁法
  • 3篇教育
  • 3篇共同体
  • 3篇国际法治
  • 3篇法律
  • 3篇法学
  • 3篇法院
  • 3篇《仲裁法》
  • 2篇意思自治
  • 2篇院校
  • 2篇征求意见稿

机构

  • 28篇上海政法学院
  • 10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28篇刘晓红
  • 4篇冯硕
  • 3篇冯硕
  • 1篇袁小珺
  • 1篇王徽
  • 1篇杨华

传媒

  • 5篇法学教育研究
  • 3篇上海政法学院...
  • 2篇法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上海人大月刊
  • 2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民主与法制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中国审判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法治社会
  • 1篇国际法研究
  • 1篇中国国际私法...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加坡公约》与我国商事调解制度的对接被引量:16
2020年
《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的出台预示着全球商事纠纷解决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新加坡公约》《纽约公约》和《选择法院协议公约》这三部公约将会建构起调解、仲裁、判决的全球执行框架。我国加入《新加坡公约》后将会面对的最大的软肋便是我国商事调解制度的缺位。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商事调解制度,顺利落实《新加坡公约》,我国宜采取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最高人民法院需积极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做好《新加坡公约》的适配工作。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做好公约项下的和解协议的审查、公约的明示保留和利用"一带一路"典型案例制度。通过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达成公约在我国的初步适用。第二步则是通过加入《新加坡公约》倒逼我国商事调解制度的建设。依靠第一步所积累下的经验教训,最终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紧跟世界潮流的中国的商事调解制度。虽然《新加坡公约》会带来某些挑战,但是加入公约可以发展我国的商事调解制度,最终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增添助力。
刘晓红徐梓文
关键词:商事调解司法审查多元化纠纷解决
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0) 第七部分 人工智能法治发展专家访谈 三、上海政法学院对人工智能+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探索——专访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
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新建人工智能法学院蓝皮书:作为全国首所进行"人工智能法学"专业方向本科招生的院校,上海政法学院为何会关注"人工智能法学"这个新专业领域,您能简单介绍一下人工智能法学院的建立目的与过程吗?
刘晓红
文献传递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四十年:制度、理念与方向被引量:23
2018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回顾过去,渐趋统一与走向独立的立法模式转变既反映了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国际私法发展的历史趋势。而兼容并蓄、平衡协调的立法理念也在实现我国国际私法对域外经验和域内实践有机结合的同时,推动了我国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的双轨共进。面向未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国际私法更应乘势而为、稳中求进,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因此,制定一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独立成典的国际私法典是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应然方向和崇高目标。
刘晓红
关键词:国际私法立法
对《仲裁法》修订的“三点”思考——以《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为参照被引量:31
2021年
《仲裁法》的修订需要立足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互动、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统筹推进及公正取向与效率取向的价值平衡展开。《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作为修法的阶段性成果,引出了国内裁决与涉外裁决并轨与否、裁决撤销与不予执行一体与否,以及机构仲裁与临时仲裁共存与否三大争议点。基于修法的立足点和当前的争议点,在完善《意见稿》的过程中应继续坚持仲裁裁决程序性审查标准,保持裁决撤销与不予执行并行存在,以及适时分步引入临时仲裁的基本策略,并以提高中国仲裁公信力、尊重仲裁制度自主性和增强涉外仲裁竞争力为着力点。通过对《意见稿》具体条文的修订,进一步提升《仲裁法》的立法质量。
刘晓红冯硕
关键词:《仲裁法》
国际商事仲裁中机构管理权与意思自治的冲突与协调
2019年
近年来,国际仲裁的效率问题愈发得到各方重视,希望通过规则革新提高国际仲裁效率的呼声也愈发强烈。在提高仲裁效率上,世界主要仲裁机构作出诸多尝试,国际商会仲裁院(ICC)、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以及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SCC)等推出的快速仲裁程序便是其中的代表。但在仲裁实践中,快速仲裁程序也暴露出某些问题。
刘晓红冯硕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仲裁程序意思自治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效率国际仲裁
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0) 第五部分 人工智能法治发展专题报告 六、人工智能法治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证研究
<正>(一)国外关于人工智能与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教育、卫生等行业。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制度、规则、...
刘晓红杨华牛秉儒
文献传递
论国际法视域下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被引量:7
2020年
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背景。而在国际法视域下,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是通过综合利用现有国际法路径,构建顺应国际发展新常态并符合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特色的更为全面的法治体系,以期实现共同繁荣、普遍安全、开放共赢、平等包容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多维目标,这既是国际法和上海合作组织可期的未来,也将是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对国际法的有益发展。
刘晓红冯硕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国际法治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机构管理权与意思自治的冲突与协调——以快速仲裁程序中强制条款的适用为视角被引量:22
2018年
近年来,快速仲裁程序愈发得到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青睐,其体现了对效率这一仲裁价值取向的追求。而在快速仲裁的发展中,强制条款的规定和适用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构管理权的扩张趋势,使其在实践中面临着与仲裁协议及其背后的仲裁意思自治的冲突。就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意思自治而言,其体现了仲裁最重要的基本价值是对仲裁与诉讼的界分,并要求法院对仲裁保持礼让。同时,意思自治也有推动仲裁归入国家法秩序的价值。而随着仲裁的发展,国际商事仲裁中意思自治的内涵也产生了扩展。国际化令意思自治内涵日渐丰富,所以对国际仲裁应采取更为宽松的司法监督以区别于国内仲裁。同时,商事化让意思自治趋于类型化并要求司法监督着重把握其外观与形式。快速仲裁程序条款与仲裁协议本质上统归于意思自治,两者之间的不一致也被当事人选择快速仲裁程序时通过意思自治所消解。因此,在协调机构管理权与意思自治的关系上,各方应在尊重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完善规则,实现机构管理权扩张下效率的提高与公正的保证。
刘晓红冯硕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仲裁机构意思自治
论友好仲裁的裁决权力来源及运用被引量:2
2020年
自2014年4月以来,我国内地多家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先后规定友好仲裁制度,但至今并无相关案例。与依法仲裁相比,友好仲裁的裁决空间及弹性更大,故其裁决权力必须源自当事人的特别授权,仲裁庭在运用友好仲裁权力的过程中应当兼顾法律规则的适用和个案衡平的考虑,只有在适用严苛的法律规则会导致个案裁决结果明显不公时,仲裁庭才有权调整法律规则的适用。当事人选择友好仲裁,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不会因为仲裁程序的发生而破坏双方长期的合作与交易关系,故裁决结果是否公正尤其重要,仲裁庭应避免直接引用公平、诚信原则等抽象衡平原则作出裁决,而应围绕个案裁决结果的公正性进行充分说理,充分展现仲裁公信力,以完成友好仲裁的裁决任务。
刘晓红向磊
关键词:仲裁庭友好仲裁仲裁规则仲裁程序权力来源衡平原则
国际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机制的多维宅善路径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导致全球陷入空前的危机,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全球治理面临严峻考验。在国际法视域下,如何调和各国在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上的矛盾?如何界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帮助义务?如何选择相对弹性灵活的治理工具以达到治理效果最优?这都是改革全球卫生治理体系需要思考的问题,完善公共卫生治理机制的路径可从多维度开展。
刘晓红
关键词:全球治理公共卫生安全国际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