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星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胸透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计数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化应激指标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指标
  • 1篇射线
  • 1篇石化厂
  • 1篇彗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计数
  • 1篇免疫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职业病...

作者

  • 4篇邓棋霏
  • 4篇肖勇梅
  • 4篇刘学星
  • 3篇邓娜
  • 3篇张雪
  • 3篇马小菊
  • 2篇陈雯
  • 2篇张波
  • 2篇陈丽萍
  • 1篇王庆
  • 1篇黄明
  • 1篇杨爱初
  • 1篇李道传
  • 1篇邢秀梅
  • 1篇张茜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苯和甲苯混合暴露对石化工人血清免疫指标及miRNA-146a,-15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石化工人短时间混合暴露低浓度苯系物对免疫效应及相关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招募40名石化工人,收集其班前班后血样检测血清IgA、Ig G、IgM,IFN-γ、IL-1β、IL-2、IL-8、TNF-α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146a,-155,并检测工人作业期间个体苯系物水平。结果:根据外暴露检测结果将工人分为苯暴露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苯暴露组甲苯检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苯暴露组Ig G显著降低(P<0.05);苯和甲苯对IL-1β与TNF-α的下降有交互作用(P<0.05),但不影响miRNA的表达;miRNA-146a和miRNA-155对TNF-α的降低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低浓度苯和甲苯短期混合暴露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且可能受到细胞因子相关miRNA的调控。
张茜梁博萱邓娜刘学星邓棋霏张波张雪马小菊肖勇梅
关键词:甲苯免疫效应
健康大学生一次X线胸透所致遗传损伤及修复效应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索一次X线体检胸透对健康成年人的遗传损伤效应及持续时间,为进一步评估医用X射线检查的健康风险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定组研究方法招募16名在校大学生,检测X线前后氧化应激水平及γ-H2AX表达变化,采用胞质阻滞微核试验、全血彗星实验法,观察胸透前1 h、胸透后1 h、15 d、2个月、7个月志愿者外周血细胞的遗传损伤及修复情况。结果 16名志愿者接受胸透的平均有效剂量为(1.55±0.53)mSv(0.99~3.16 m Sv),胸透前后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5);与胸透前相比,γ-H2AX的表达在胸透后1 h迅速上调(P<0.05);胸透后1 h及2个月后微核率及三个彗星参数(TI,TM,OTM)显著升高(P<0.05)。广义估计方程回归在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提示随着体表入射剂量的升高,微核率及OTM值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有效剂量每升高一个单位,彗星指标OTM升高0.333个单位,微核率升高1.094个单位(P<0.05)。结论一次X线胸透即可引起健康人氧化应激水平升高,造成遗传损伤,且所致的DNA损伤修复时间可能需大于两个月,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
刘学星邓娜张雪马小菊彭靖郭虹雨邓棋霏肖勇梅
关键词:X射线氧化应激指标健康大学生
彗星尾部DNA含量对苯接触工人血细胞数量变化的预测
2017年
目的 探讨彗星尾部DNA(TailDNA)含量能否预测苯接触工人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于2011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50名某石化厂男性接苯工人,采集研究对象肘静脉血和尿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彗星试验、苯巯基尿酸(SPMA)和尿肌酐浓度检测.分别以尿SPMA及TailDNA对人群进行分组,追踪其后3年的血常规资料,分析研究对象血细胞数量变化趋势.结果 低SPMA组工人不同年份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均明显低于高SP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TailDNA组2014年血小板(PLT)计数明显高于2012年(P<0.05),而高TailDNA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间高TailDNA组RBC计数均低于低TailD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ailDNA组WBC计数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β=-0.113,P<0.05),低TailDNA组WBC计数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ilDNA可能用于预测苯接触人群血细胞数量变化规律.
梁博萱刘学星陈丽萍杨爱初黄明邓棋霏陈雯肖勇梅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
MicroRN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混苯的交互作用对石化厂工人DNA损伤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
[目的]探讨microRN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mirSNP)及其与混苯的交互作用对石化厂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取广东省某两家大型石化企业2011-2012年参加健康体检的102...
邓娜刘学星陈丽萍邢秀梅李道传王庆张波张雪马小菊陈雯肖勇梅邓棋霏
关键词:遗传易感性DNA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