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忠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科创伤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究骨科创伤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骨科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86例骨创伤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时间指标。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指标上,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创伤患者的过程中,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 吴煌李永忠
- 关键词:骨科创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孤立性Lisfranc韧带损伤诊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孤立性Lisfranc韧带损伤越来越常见于运动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虽然目前影像学检查技术突飞猛进,但是由于该疾病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临床上漏诊的例子还是屡见不鲜,一旦因漏诊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会造成患足疼痛难耐、肿胀明显,严重者甚至会致残。为了保障Lisfranc关节的功能,为了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临床医师必须及早地做出诊断,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此疾病诊疗方面仍然存在争议,笔者详细概述了孤立性Lisfranc韧带损伤的解剖特点及损伤机制,孤立性Lisfranc韧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刘乾勇李永忠
- 关键词:跖跗关节影像学
- Wnt3a蛋白诱导BMSC定向分化并促进大鼠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整体层面观察Wnt3a诱导BMSCs定向分化并促进大鼠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的过程。方法选取清洁级SD大鼠80只,雄性,3周龄,体重40~50g。全骨髓贴壁分离法获取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所获取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为干细胞。体外扩增后分为对照组及Wnt3a组,对照组用普通DMEM培养基培养,Wnt3a组以DMEM+Wnt3a信号通路激动剂Wnt3a(终浓度为200μg/L)培养。分别通过q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相关标志物的表达,验证Wnt3a在体外对B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并利用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BMSC与Wnt3a联合应用对创面修复的促进作用。结果 RT-PCR的结果显示,Wnt3a组在加入Wnt3a激动剂培养7d以后,BMSCs的干细胞相关分子Klf4,Oct4表达水平相比对照组有相应下降(0.732±0.048,0.591±0.097,倍比数,P<0.001),证实BMSCs发生了相应的分化行为。其中NG2、VEGF、CD31及α-SMA在Wnt3a组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01)。整体动物水平,BMSC+Wnt3a联合应用组大鼠创面愈合率、肉芽组织形成及评分、创面成熟度及再血管化程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RT-PCR结果显示代表创面修复所需关键细胞的标志物(NG2、VEGF、CD31及α-SMA)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体外及体内实验证实,利用Wnt信号途径激动剂的经典蛋白Wnt3a与BMSC共培养,能够提高干细胞活性,发挥其再生特性,并能够诱导前者定向分化为皮肤修复相关的关键细胞,因而加速肉芽组织重建和再生,最终促进创面愈合,为临床上BMSCs移植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
- 曹华平叶涛李永忠喻璐闵华
-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蛋白定向分化创面修复
- IL-17RA特异性核酸适配子诱导实验性关节炎小鼠滑膜细胞分化方向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特异性核酸适配子对实验性关节炎小鼠滑膜巨噬细胞(Mφ)和滑膜成纤维细胞(FLS)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切除小鼠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建立创伤性实验性关节炎的小鼠模型,检测IL-17RA特异性适配子RA10-6在体外对Mφ和FLS表型及功能的影响。结果一定剂量的RA10-6作用小鼠滑膜巨噬细胞以后,可以升高细胞分化簇CD206分子表达水平,降低CD16/32分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促进巨噬细胞的人精氨酸酶1酶活性,同时对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CD163,树凝素-1分子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A10-6的作用下,小鼠滑膜巨噬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0显著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呈一定程度增加,但是增幅没有白细胞介素-10明显,而白细胞介素-12显著降低。RA10-6作用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以后,可以升高CD248分子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CD90.5,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适配子对细胞尿苷二磷酸葡糖脱氢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呈促进作用;在RA10-6的作用下,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趋化因子配体2、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RA特异性适配子RA10-6通过诱导滑膜巨噬细胞表型改变,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关节炎的进程。
- 吴煌李永忠李冬青陈亮
- 关键词:适配子白细胞介素-17骨关节炎
- 习惯性踝关节扭伤患肢步态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踝关节扭伤(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是临床较常见的慢性下肢损伤,主要与解剖异常、运动失当、既往踝关节损伤处理不当、创伤性关节炎等有关[1]。CAI中约90%以上为外侧副韧带损伤,占运动损伤的20%~40%[2],其中30%的患者可能因未接受制动等保守治疗而转为CAI[3]。CAI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恢复患肢解剖力线、改善下肢功能为主。三维步态分析是近年兴起的研究步行规律的检查方法。
- 王思乐吴煌王涛李玉莲叶涛李永忠
- 关键词: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损伤三维步态分析下肢功能下肢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
- 中药外洗方合康复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常见的老年退变性疾病,具有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特点,主要与滑膜、软骨变性,关节下骨及半月板等结构破坏有关,后期新骨甚至游离体形成,导致疼痛、畸形、关节弹响及行走障碍[1]。KOA在60岁以上的发病率约为20%[2]。原发性患者病因不明确,继发性者可能与先天性关节畸形、既往创伤、其他内科疾病等相关[3]。疼痛是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因素[4],尤其对于KOA患者来说,疼痛发作时可以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和影响患者情绪[5]。笔者临床应用发现中药外洗方合康复锻炼可以显著改善KOA患者的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状况,现报道如下。
- 叶涛王思乐林华李玉莲李永忠喻璐胡华明吴煌闵华
- 关键词:康复锻炼中药外洗方关节弹响关节畸形退变性疾病游离体
- 关节镜半月板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治疗有效率、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指标水平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关节镜半月板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治疗有效率、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因半月板损伤引起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治疗方式,其中43例选择常规保守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3例选择关节镜半月板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SS膝关节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VAS评分、HSS评分、TNF-α水平进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经治疗后的VAS评分、HSS评分及TNF-α水平均得到了改善,研究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TNF-α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半月板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炎症反应,提升膝关节功能。
- 吴煌李永忠李永忠李冬青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关节镜VASTNF-Α
- 外泌体与Wnt3a联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及定向分化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外泌体(exosome)联合Wnt3a蛋白刺激机体内源性干细胞归巢并定向分化后促进大鼠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过程。方法常规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外泌体,将外泌体联合Wnt3a蛋白作用于间充质干细胞,运用Western blot及qRT-PCR方法检测血管形成相关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明确外泌体联合Wnt3a蛋白在体外对B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随后,制作大鼠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模型,组织创面注射外泌体和Wnt3a蛋白,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及qRT-PCR方法观察外泌体联合Wnt3a刺激机体内源性干细胞后产生的干细胞归巢效应,并对创面愈合率进行分析,以观察该联合方案对组织创面的修复效果。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BMSCs比较,Exosome+Wnt3a组中Klf4、Oct4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周细胞标记物NG2、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VEGF和CD31、血管平滑肌细胞标志物α-SMA的mRNA表达均升高,证实BMSCs产生分化。在大鼠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模型中,Exosome+Wnt3a组大鼠伤口创面在第16天愈合率达(93.05±2.72)%,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肉芽组织和伤口成熟度评分结果显示,Exosome+Wnt3a组在术后第11天的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且第9天出现了大量的新生血管,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260±1.821)个/mm^2 vs.(8.484±1.291)个/mm^2,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大鼠组织创面成熟血管数量在外泌体联合Wnt3a治疗后明显多于假手术组[(28.536±1.882)个/mm^2vs.(4.712±1.883)个/mm^2,P<0.01]。结论外泌体及Wnt3a蛋白可定向诱导BMSCs分化,促进成熟肉芽组织沉积,加速创面血管形成,进一步促进组织创面修复,为临床上慢性创面的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叶涛李永忠付爱华曹华平喻璐胡华明刘晓雯林华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WNT3A归巢定向分化
- 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半月板Ⅲ度损伤的患者于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缝合术后2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于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关节镜半月板损伤Fast-Fix缝合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25.4岁。手术患者30例(共34个Ⅲ度损伤的半月板)中男20例,女10例。病程3周~1年,平均6个月。撕裂类型均为纵裂及层裂,撕裂部位位于红区12个半月板,红白区22个半月板。13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根据Barrett标准评价半月板临床愈合情况,并用IKDC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临床愈合率为82.4%,6个半月板愈合失败。IKDC评分,术前(39.59±1.99)分,术后(80.32±1.98)分;Lysholm评分,术前(39.91±1.82)分,术后(82.53±2.15)分;Tegner评分,术前(3.03±0.67)分,术后(6.68±0.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t-Fix缝合半月板安全有效,术后2年临床疗效良好。
- 李永忠喻璐林华吴煌
-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