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庄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资助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脊柱
  • 2篇病变
  • 2篇病理
  • 1篇凋亡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增殖
  • 1篇针吸
  • 1篇肉瘤
  • 1篇肉瘤细胞
  • 1篇渗漏
  • 1篇髓外
  • 1篇髓外病变
  • 1篇特发性脊柱
  • 1篇特发性脊柱侧...
  • 1篇人骨
  • 1篇人骨肉瘤
  • 1篇肿瘤

机构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作者

  • 7篇周庄
  • 4篇齐典文
  • 3篇张国川
  • 3篇胡彤宇
  • 3篇赵茗
  • 3篇孙涛
  • 2篇刘思源
  • 2篇陈洪义
  • 1篇刘晗
  • 1篇扈文海
  • 1篇张金巧
  • 1篇刘建宁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相关因素分析及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探究
2019年
①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相关因素,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效果。②方法随访了135例行PVP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统计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渗漏的相关因素。对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内骨水泥取出减压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③结果PVP术后骨水泥渗漏49例,渗漏率36.30%;骨水泥渗漏与年龄、性别、病椎节段、骨密度无关(P>0.05)。骨水泥注入量>4.0mL[OR=3.310,95%CI:(0.681~1.264),P=0.001]、压缩率>25%[OR=5.621,95%CI:(0.264~5.619),P=0.001]是导致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21例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患者出现脊髓损伤行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内骨水泥取出减压术,平均手术时间(86.37±15.4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9.22±9.05)mL。随访至术后1年,术后病椎VAS评分由术前(8.24±2.19)分逐渐下降至(1.07±0.24)分,JOA评分由术前(9.15±3.23)分逐渐上升至(15.33±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37、12.071,P<0.05),随访期间无1例出现骨水泥二次渗漏。④结论PV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风险较大,病椎压缩程度、PVP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均影响术后骨水泥的渗漏,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取出渗漏水泥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脊髓神经功能。
王玉涛周庄
关键词:PVP骨水泥
晚期涎腺癌一例
2018年
患者,男性,69岁。主诉:因左侧颌面部疼痛12个月,于当地县医院按牙痛治疗多日不见好转,症状逐渐加重。于2015年1月11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行活检术,病理结果回报:考虑腺样囊性癌,符合鳞状细胞癌(低分化)。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会诊示:(口底)小涎腺来源的癌,部分呈腺样囊性癌形态(见图1)。
赵桂松周庄陈洪义刘思源
关键词:涎腺癌腺样囊性癌晚期颌面部疼痛鳞状细胞癌病理结果
以泊马度胺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髓外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2例被引量:1
2023年
多发性骨髓瘤(mutltiple myeloma,MM)为血液系统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以克隆性浆细胞增殖为主要特点,病灶多局限于骨髓,骨髓瘤细胞一旦累及髓外其他组织和器官,就形成髓外病变(extramedullary disease,EMD),其中骨髓瘤细胞突破骨皮质累及周围软组织,形成骨旁髓外病变(EMD-B);另一部分则通过血液播散至髓外软组织和器官,形成骨外髓外病变(EMD-S)。EMD在初诊MM的发生率为3%~5%,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发生率为6%~20%,并且与初诊EMD患者相比,疾病进展中出现的EMD往往更具侵袭性[1]。本文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应用以泊马度胺为基础的方案治疗2例合并EMD的MM患者资料,参照中国MM诊治指南进行诊断[2-4]。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王君哲刘晗藏美蓉刘建宁周庄齐典文韩萌萌王子怡张鲜张金巧孙丽霞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
β-榄香烯诱导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在骨肉瘤中诱导自噬发生的信号通路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0、10、20、50、100、150μg/ml)的β-榄香烯处理人骨肉瘤143B细胞24、48 h后,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0、20、50μg/mlβ-榄香烯处理143B细胞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使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的分布及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143B细胞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β-榄香烯呈浓度依赖性地显著抑制骨肉瘤143B细胞的增殖,其对143B细胞24 h和48 h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8.89μg/ml和18.48μg/ml;143B细胞经20、50μg/mlβ-榄香烯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43±0.99)%和(19.21±0.82)%,明显高于0μg/mlβ-榄香烯组(6.87±1.02)%;且其细胞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0μg/mlβ-榄香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0、50μg/mlβ-榄香烯处理骨肉瘤143B细胞48 h后,细胞质内的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多,其LC3-Ⅱ/LC3-Ⅰ表达水平较0μg/mlβ-榄香烯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榄香烯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p-AKT和p-mTOR的表达,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结论β-榄香烯可以诱导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还可以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激活细胞自噬。
赵茗周庄齐典文孙涛郭昶志赵桂松马天晓刘思源胡彤宇张国川
关键词:Β-榄香烯增殖凋亡自噬骨肉瘤细胞
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对骨盆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同轴穿刺在骨盆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我科行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的骨盆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随访其后续的诊治情况。以手术后病理结果和(或)临床随访(至少为6个月)作为穿刺病理的评价标准,以评价活检在鉴别病变是否为恶性的表现。而且,分析穿刺结果对治疗方案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62例,男29例,女33例,平均54(12~84)岁。其中,最终诊断经手术病理确诊者41例,随访确诊者21例。穿刺活检在鉴别病变是否为恶性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00%,95%,100%,80%。所有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例,均为穿刺后局部血肿形成。本组共有35%(22/62)的患者穿刺前后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18例穿刺前拟行手术切除,穿刺后改行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方式发生变化,穿刺前拟行广泛切除,穿刺后仅行病灶刮除或清理术。结论 CT引导下同轴穿刺在骨盆病变术前诊断中,尤其在良恶性病变鉴别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而且安全性好。可为制订正确的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齐典文陈洪义高丽赵茗周庄郭昶志孙涛胡彤宇张国川
关键词:CT骨盆
坐位下Halo架头环牵引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价值
2019年
目的:探讨术前Halo架头环牵引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分期矫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8月肥城矿业中心医院收治的12例严重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9-18岁,平均(13.4±8.8)岁。所有患者在行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前均接受Halo架头环牵引治疗,术后随访时间1-2年。采用站立位全脊柱正位相X线片测量Cobb角度评价脊柱侧弯后凸程度,并对牵引前后及矫形术后效果、肺功能、动脉血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牵引前相比,冠状面Cobb角从术前101.3°±19.5°改善至牵引后69.1°±11.8°及术后47.4°±9.9°。术后随访FVC%由牵引前37.5%±13.8%上升至48.5%±8.1%,血浆白蛋白水平由牵引前(30.4±8.5)g/L小幅升高至(39.4±7.2)g/L。比较牵引前后患者主弯Cobb角、肺功能、动脉血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Halo架头环牵引对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有明显改善,在提高分期矫形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畸形矫正效果。
王玉涛周庄赵得军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肺功能矫形
发生骨相关事件的股骨转移瘤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股骨转移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和齐鲁医院诊治的股骨转移瘤患者160例,按股骨转移部位分为三组:股骨近端组、股骨干组和股骨远端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转移部位、病理性骨折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21例股骨转移瘤患者,男性72例,女性49例,中位年龄58岁(22~87岁),其中50~69岁患者居多。原发肿瘤来源前三位依次为肺(49.6%)、肾(14.9%)和未知来源肿瘤(12.4%)。发生病理性骨折33例(27.3%),诊断明确后保守治疗35例(28.9%),活检后选择保守21例(17.4%),手术治疗65例(53.7%)。股骨近端组77例(63.6%)、股骨干组33例(27.3%)、股骨远端组11例(9.1%)。股骨干组发生病理性骨折比例最高(42.4%),股骨近端组次之(23.4%),股骨远端组最低(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2,P<0.05)。股骨远端组囊内切除比例最高(71.4%),股骨干组次之(55.0%),股骨近端组最低(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31,P<0.05)。股骨近端组关节置换重建比例最高(75.7%),股骨远端组次之(33.3%),股骨干组最低(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30.223,P<0.001)。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方式及原发肿瘤类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转移瘤导致病理性骨折发生率较高,大多应手术治疗。股骨近端转移瘤以关节置换为主,骨干和远端以骨水泥内固定为主。
孙涛郭昶志齐典文胡彤宇赵茗周庄扈文海张国川
关键词:股骨肿瘤转移流行病学病理性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