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伯伟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壁
  • 1篇导管治疗
  • 1篇修补术
  • 1篇修补术后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穿孔
  • 1篇术后
  • 1篇外营养
  • 1篇胃十二指肠
  • 1篇胃十二指肠穿...
  • 1篇细胞
  • 1篇纳米
  • 1篇梗阻
  • 1篇SIRT1
  • 1篇
  • 1篇DR
  • 1篇HEPG2细...
  • 1篇肠穿孔
  • 1篇肠梗阻
  • 1篇肠梗阻导管

机构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2篇向国安
  • 2篇贺轲
  • 2篇夏正林
  • 2篇段小鹏
  • 2篇黄睿
  • 2篇何景亮
  • 2篇李伯伟
  • 1篇李立恒
  • 1篇张锦前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IRT1基因敲低增强HepG2细胞对单壁碳纳米角的敏感性
2017年
目的:探讨SIRT1基因敲低增强HepG2细胞对单壁碳纳米角(Single-Walled Carbon Nanohorns,SWNHs)的敏感性。方法:通过在HepG2细胞中建立过表达和敲低SIRT1的细胞株,流式细胞检测不同SIRT1表达水平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SWNHs对HepG2细胞进行处理,CCK-8法评估HepG2细胞对SWNHs的敏感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探索SIRT1影响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获得低表达si-SIRT1和高表达p LV-SIRT1细胞株,发现si-SIRT1组细胞周期阻滞,并且有(14.94±1.22)%细胞出现凋亡,HepG2组和p LV-SIRT1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3±0.34)%和(4.49±0.34)%,si-SIRT1组与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1基因敲低增强HepG2细胞对SWNHs的敏感性,低表达si-SIRT1组的数据显示,低浓度SWNHs10在24 h后si-SIRT1-HepG2细胞的活性下降到(43.22±2.21)%,而最大剂量SWNHs40在48 h后si-SIRT1-HepG2细胞的活性下降到(2.02±0.13)%,与对照组(HepG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Western-blotting验证,si-SIRT1组的P53表达增高,其相关下游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7也出现高表达。结论:通过敲低SIRT1后HepG2细胞周期阻滞,对SWNHs的敏感性显著增强,SWNHs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治疗肝癌的新方法。
贺轲黄睿夏正林段小鹏何景亮李伯伟张锦前向国安
关键词:SIRT1HEPG2
DR引导下肠梗阻导管治疗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瘘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估在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引导下应用肠梗阻导管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包括常规保守治疗和DR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降钙素原相关感染指标下降至正常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白蛋白水平、胃肠瘘愈合时间、腹腔引流量、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结果:25例胃十二指肠瘘患者均治愈,非手术治疗治愈22人,早期辅助性手术3人。12例患者采用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相关感染指标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3.3±1.1)、(5.1±0.8)、(4.3±1.0)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7)d,白蛋白水平住院期间平均为(35.2±3.0)g/L,腹腔引流量为(182±20)m L/d,胃肠瘘愈合时间为(10.3±1.5)d,上述指标优于常规保守治疗。长期随访显示远期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DR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肠外营养对腹腔镜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后瘘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贺轲李立恒夏正林黄睿段小鹏何景亮李伯伟向国安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肠内肠外营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