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菲
- 作品数:1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山水知音感伯牙——论清代满汉诗人觉罗舒敏、舒其绍的情谊被引量:1
- 2017年
- 清代嘉庆时期的满族八旗贵胄公子觉罗舒敏与年长三十五岁的汉族普通官吏舒其绍因相同的流放遭遇,情感上的相互慰藉,才学诗情上的惺惺相惜,在遥远的西域结成了忘年交。二人诗集中的大量交游、唱和之作是二人友情的最好见证。这些诗作既是二人相互交流学习、表达情谊的产物,亦为他们在西域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印记。
- 姚晓菲
- 《竹叶亭杂记》中的新疆记载述评
- 2015年
- 清代桐城名士姚元之一生并未践履新疆,但其所著笔记《竹叶亭杂记》中却有近二十条有关新疆的记载,涉及政治、民俗、物产等多个方面。它们或源于姚元之编撰官书时所见的第一手资料,或耳闻于徐松——这一曾对新疆亲历考证的同年好友的讲述,这些记载不但使人增广见闻,而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认识价值等。
- 姚晓菲
- 关键词:史料价值
- 论明清笔记中西域资料的文学文献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明清笔记中所散杂的西域资料不但具有重要的校勘、补漏辑佚等价值,有助于对西域文献的研究;而且其中所载录的一些西域人物形象,亦丰富了文学作品的人物画廊,极富文学价值。本文主要在《明清笔记中的西域资料汇编》基础上对此予以探讨。
- 姚晓菲
- 满族西域诗人觉罗舒敏与《适斋居士集》
- 2017年
- 觉罗舒敏是闽浙总督伍拉纳第三子,受父牵连,年仅十九岁即被流放伊犁,三年后乃还。所作四卷《适斋居士集》,大多记载了舒敏流放西域期间的生活、感怀、交游等,是对清代新疆社会生活及诗人心路历程的最直观的现场记录。作为现存有诗作的清代满族西域流人诗人,舒敏的这些诗作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且有助于我们了解嘉庆时伊犁满族流人的思想、心态及文化活动信息。
- 姚晓菲
- 关键词:满族
- 20世纪王熙凤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03年
-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写得最活的一个典型人物。民国初,索隐派曾以简单比附的方式探讨这一复杂形象。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学者们开始以反映论研究凤姐。“文革”时期,凤姐成了一个被扭曲的形象;王朝闻撰写于此时的专著《论凤姐》却是一个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开始以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探讨这一形象,提出了一些诸如她是“代表着未来的新人的典型”等新的看法。这一时期对凤姐的研究呈现出千姿百态之势。
- 姚晓菲
- 关键词:《红楼梦》文学研究索隐派性格王熙凤形象
- 谁解其中味——论凤姐和宝玉的关系及其在表现主题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在曹雪芹的笔下,与宝玉同台演出并在文中起着支柱和统领作用的人物其实是凤姐。凤姐与宝玉,一个赞其才,一个赏其情;一个是闺阁中的领袖,一个是闺阁中的良友,他们呼吸相通、命运与共,都是具有"空灵"之性的人物。他们的"灵"性在现实的具体表现为:情与才。曹雪芹在文中有意地处处显露二人的特殊关系,目的就是通过这两个核心人物来体现他的创作意图。在《红楼梦》中,他对以凤姐为代表的众女儿的才华予以歌颂,对"情痴"宝玉推崇、爱护女儿的做法更予以颂扬。但处于末世的他们,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悲剧。
- 姚晓菲
- 关键词:宝玉凤姐主旨
- 琅邪王氏书法艺术论
- 2010年
- 作为两晋南朝最大的文艺世家,琅邪王氏在书法方面具有极高造诣。其书家之多,成就之高,可谓书法史上的奇迹。他们对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他们在书法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乃是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姚晓菲吴玉霞
- 关键词:琅邪王氏书法两晋南朝
- 胡适红学的基本观点及意义
- 2012年
- 从建立红学考证新方法、确立曹雪芹的著作权及对其家世进行考证、创立《红楼梦》版本学、坚持"自叙传"观点、对《红楼梦》的评价及对后四十回的研究五个方面,对胡适红学研究进行综合的梳理与评述,以期初入红学界的研究者们,更深刻地了解20世纪新红学的奠基人———胡适在红学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及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大影响。
- 姚晓菲
- 关键词:新红学自叙传
- 《红楼梦》人物形象描写成就研究综述被引量:6
- 2006年
- 20世纪《红楼梦》艺术形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对于曹雪芹的典型观、人物形象所取得的总体成就、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的“特性”及各种特殊类型典型的塑造,如“第三者”、“过场人物”、“陪衬人物”、“严父”、“慈母”及“僧尼”等都有研究。同时,对于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动作语言描写以及各种艺术手法技巧也进行了研究。甚至有人研究了绘画、戏曲、诗词和医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这为我们正确理解《红楼梦》提供了借鉴。
- 吴玉霞姚晓菲
- 关键词:红楼梦
- 明代笔记中有关西域的记载及价值论略被引量:2
- 2014年
- 文章认为,明代笔记中散杂着大量有关西域的记载,这些文献虽零散琐碎,却内容丰富,是作者最直观的认识与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认识价值和文学价值,为人们了解更为丰富的西域历史社会风情,提供了有血有肉的纪闻资料,是了解古代西域的又一重要窗口。同时以明代笔记为切入点,对散见于其中的有关西域的记载及其价值作一探讨。
- 姚晓菲
- 关键词: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