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小霞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邓小平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现代...
  • 2篇生态性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2篇小康
  • 1篇道理
  • 1篇奠基
  • 1篇多样性
  • 1篇心理
  • 1篇整体性
  • 1篇致富
  • 1篇人民
  • 1篇人生价值观
  • 1篇生态视角
  • 1篇生态视域
  • 1篇升华
  • 1篇十六大
  • 1篇视域

机构

  • 7篇南平师范高等...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

  • 7篇何小霞
  • 2篇武夷樵
  • 1篇张振

传媒

  • 2篇南平师专学报
  • 2篇前沿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年份

  • 2篇2005
  • 5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发展:从“硬道理”到“第一要务”
2004年
改革开放中 ,为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 ,全面启动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深刻变革。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将发展贯穿于党执政的全过程。发展 ,从“硬道理”到“第一要务” ,使中国实现了社会的基础性变革和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完成了对旧体制的解构和确立了科学发展观 ;
何小霞
关键词:道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邓小平十六大全过程
把握现代化发展要求 实现指导思想升华——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2004年
在改革开放中 ,为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 ,全面启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然而 ,市场经济又强化了单纯经济增长观念的影响。面对“第二次现代化”的挑战和现代化深入发展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发展邓小平理论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小康社会建设中 ,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何小霞武夷樵
试析我党对传统小康思想的突破与飞跃被引量:1
2004年
从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出发 ,我党在科学地承接了传统小康理想的同时 ,又与时俱进加以了创新与发展 ,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小康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与质的飞跃。正是这些飞跃 ,开启了中国人民脱贫致富的热情与智慧 ,也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为中国美好的明天构画了一幅美丽的图景。
何小霞
关键词:小康脱贫致富人民
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毛泽东的奠基到邓小平的开拓
2004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使以社会主义为制度选择实现现代化成为必然选择。但由于中国社会与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差别,又使毛泽东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困惑。邓小平把现代化融入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开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何小霞武夷樵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
生态视域中的现代化建设被引量:1
2005年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这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应是一个生态性的平衡发展过程。在以生态性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中,追求现代化的生态性已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因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论从内在要求还是时代趋势看,都应走一条复合型的生态平衡发展道路。
何小霞
关键词:生态性整体性
生态视角下的文化发展被引量:4
2005年
生态性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以生态性为重要内容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中,追求文化生态性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体现自身的生态价值、符合生态原则、具备生态功能,创造文化发展的优良环境。
何小霞
关键词:文化生态性多样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创新
2004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现代化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文化的变革创新不仅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且引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现代化的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我们必须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化,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优势。
何小霞张振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人生价值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