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电机原理及拖动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4
- 2015年
- 电机原理及拖动是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相关专业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外部教学环境的改善、理论教学的规划与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考核方式的优化等方面提出相关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具体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贾旭梁雪张羽
- 关键词:教学
- 含DG的馈线电压分布特性仿真实验设计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分布式发电(DG)的接入对于馈线电压的影响,在建立负荷模型和馈线电压分布模型的基础上,针对DG对电压的3个影响因素:接入数量,接入位置和注入容量,分别设计了3组仿真实验,结论是:多DG将总容量分散于多点可以使馈线电压更为平滑和稳定,DG的接入位置越接近线路末端对馈线电压的影响越大,DG对电压的支持作用与其注入容量成正相关。
- 梁雪孙秋野贾旭张羽
-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电压分布
- 微电网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平台搭建被引量:5
- 2015年
- 为适应电力行业对电气相关专业毕业生能力的要求,提高我校电气工程领域实践教学水平,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实验室管理及运行的实际情况,首先提出了"四层领导,逐层听命"的管理模式,和该实验室的每名实验技术人员被要求掌握该领域所有课程的教学制度;然后分析了微电网实验室能够完成的实验内容和微电网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给出了微电网实验平台的初步建设方案。微电网实验室的建设在拓宽电气专业实验教学范畴的同时,向社会输送在微电网及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工作领域颇具竞争力的人才。
- 梁雪李鸿儒张伟宏张冰
- 关键词:微电网
- 含PV的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仿真实验设计
- 2018年
- 在建立电压灵敏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光伏电压稳定性判据。利用电压灵敏度的特性曲线和稳定性判据,对光伏配电网电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针对接入数量与注入容量对电压灵敏度的影响,设计了2组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光伏发电装置接入数量的增多,电压的稳定程度随之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光伏发电装置的注入容量将提高电压的稳定性;但如果对PV的容量不加限制,将适得其反。
- 梁雪李鸿儒王彦婷
- 关键词:配电网电压灵敏度光伏发电
- 发展开放式电力系统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 2020年
-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结合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实验中心自身实际,秉承“强化教学内涵”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电力系统实验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意义。建立了以“形成团队、强调特色、激发潜能”为建设目标的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以教研结合为引擎,开发了智能电网领域先进的实验内容。新的教学模式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方法的同时,为社会输送在智能电网工作领域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
- 梁雪梁岩丁泽宇
- 关键词:教研结合电力系统智能电网
- 智能微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分析
- 由于传统的配电网络并不能够允许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且分布式电源本身也会对馈线的稳态电压、供电电能质量和继电保护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微电网应运而生。微电网作为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接口,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系统内...
- 梁雪
- 关键词:微电网负荷建模电压分布电压灵敏度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高校实验队伍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5
- 2017年
- 结合东北大学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实验技术人员考核评价指标,修订了实验技术人员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了积极实践。在体系中强调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既注重对年轻实验人员的激励和鼓励作用,又注意发挥老实验人员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对全面提高实验队伍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 张羽李鸿儒梁雪
- 高校实验室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机制的探索被引量:2
- 2016年
- 结合我校实验中心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创立与建设,对传统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打造校企双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升教师水平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内容陈旧、管理落后等问题,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科前沿领域。促使教师改变原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与内容,积极开阔视野,提升自身水平。逐步形成了适应学科发展和实验科学规律的实验教学体系。
- 李茂晖吴传平张羽鲍艳梁雪
- 关键词:实验教学校企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