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峰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矩形通道内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强化传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在矩形翼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在矩形通道内,通过试验比较了矩形翼和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分别在Re相同和阻力损失相同的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纵向涡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效果.结果表明:与矩形翼相比,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效果更好,而阻力系数没有明显增加;在阻力损失相同的条件下,矩形翼和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传热增强率小于在Re相同时的传热增强率.
- 闵春华孔祥飞董江峰齐承英
- 关键词:纵向涡发生器流动特性强化传热
- 矩形通道内纵向涡发生器作用下流场的PIV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PIV系统对矩形通道内布置纵向涡发生器时的二次流结构进行了测量,并与光通道的流动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组合翼、辅翼的布置位置和布置方式对流动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光通道入口附近,由于地球自转作用空气产生整体旋转运动,随着流动的进行,旋涡强度减弱,最后形成多个小旋涡.与光通道相比,纵向涡发生器产生的旋涡强度及影响范围均明显增加.在距纵向涡发生器较近的地方,形成角涡,随着流动的进行,角涡逐渐消失,最后形成一个较大旋涡.组合翼产生的二次流结构与矩形翼相似,但二次流和角涡强度均增加.辅翼背风布置优于迎风布置.
- 闵春华杨立新齐承英董江峰
- 关键词:PIV纵向涡发生器流场测试
- 纵向涡流动结构对换热影响机理的可视化研究
- 人类不仅在努力开发新能源,而且还在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与实践,因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即减少能源消耗,利用被动式强化换热技术以其结构简单,无需外加动力等优点,逐渐成为了强化换热的主流趋势之一。
...
- 董江峰
- 关键词:强化传热纵向涡可视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