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梅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饲粮能氮瘤胃释放同步化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生产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瘤胃能氮释放同步化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生产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采用4×4的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动物为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试验处理为4种瘤胃能氮释放同步化指数(SI)不同的等能、等氮饲粮(饲粮Ⅰ,SI=0.95;饲粮Ⅱ,SI=0.90;饲粮Ⅲ,SI=0.83;饲粮Ⅳ,SI=0.77)。每期试验19 d,其中预试期14 d,采样期5 d,采样期的最后2 d测定氮平衡。试验结果表明:1)瘤胃液pH随饲粮SI值的升高而降低(P<0.05);乙酸、丙酸、丁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氨氮浓度,瘤胃液相体积、稀释速率以及菌体氮外流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2)产奶量、乳蛋白及乳糖产量随着饲粮SI值的升高而增加(P<0.05);乳脂、乳糖、乳蛋白、乳尿素氮含量等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饲粮SI值的升高,乳氮、粪氮排出量升高(P<0.05),尿氮排出量减少,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SI值对饲粮氮表观消化率、饲粮氮泌乳转化效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提高饲粮能氮瘤胃释放同步化程度具有促进菌体蛋白合成,提高乳蛋白产量的效果。
- 李鹏林雪彦苏鹏程刘桂梅艾金涛王中华
- 关键词:泌乳奶牛瘤胃发酵氮平衡
- 牛消化道各段Ⅰ型肽载体(bPepTI)mRNA表达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旨在比较研究牛消化道各段牛Ⅰ型肽载体(bPepTI)mRNA的表达。本研究分别用比较Ct和标准曲线2种相对定量方法和1种绝对定量方法比较牛各段消化道上皮黏膜I型肽载体mRNA的表达量,以了解小肽在牛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位。比较Ct法测定牛各段消化道表达量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数值上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空肠、回肠、盲肠、十二指肠、瘤胃、结肠、皱胃、瓣胃、网胃;标准曲线法结果表明,牛消化道各段bPepTI mRNA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空肠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回肠(P<0.05),回肠表达量与消化道其余组织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织间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绝对定量检测到牛消化道各部位bPepTI mRNA表达量总体差异显著(P<0.05),mRNA拷贝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空肠、瓣胃、网胃、瘤胃、盲肠、十二指肠、回肠、皱胃、结肠,空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瓣胃(P<0.05),盲肠、十二指肠、回肠、皱胃之间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本研究结果,标准曲线法和绝对定量测定牛消化道I型肽载体mRNA表达量更为准确,在牛整段消化道中I型肽载体mRNA在空肠、回肠、瓣胃、瘤胃都有高表达,应是小肽吸收的主要部位。
- 刘桂梅林雪彦苏鹏程王云王中华
- 牛消化道各段I型肽载体(bPepTI)mRNA表达量的比较研究
- 目的:已从牛的消化道上皮分离鉴定了Ⅰ型肽载体,证实牛可以小肽形式吸收氨基酸.还不清楚小肽在牛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分.
方法:本文分别用比较Ct和标准曲线两种相对定量方法和一种绝对定量方法比较了牛各段消化道上皮粘膜...
- 刘桂梅林雪彦苏鹏程王云王中华
- 关键词:消化道信使核糖核酸基因表达量
- 文献传递
- 牛消化道Ⅰ型肽载体(bPepTI)表达定量与真核表达技术研究
- mRNA及蛋白质表达定量技术和真核表达技术是研究牛小肽吸收营养生理意义及bPepTI转运特性的必要技术手段。本研究采用Real TimePCR相对和绝对定量方法测定了牛消化道各段bPepTI基因mRNA的表达量;构建了b...
- 刘桂梅
- 关键词:原核表达
- 文献传递
- 全混合日粮饲喂泌乳奶牛群摄入养分偏离的原因分析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泌乳奶牛群摄入养分偏离的原因分析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0个高产牛群,每个牛群采样5 d。采取牛群TMR及剩料样品,进行养分分析和颗粒分级评定,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记录产奶量,取奶样测乳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养分、颗粒的变异系数与牛群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30个牛群饲喂的TMR产奶净能(NEL)和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微生物蛋白质(MCP)、瘤胃非降解蛋白质(RUP)、瘤胃能氮平衡(RENB)、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DCPSI)、钙(Ca)含量分别为6.56 MJ/kg和16.22%、35.71%、21.38%、77.84 g/kg、92.15 g/kg、14.77 g/kg、104.04 g/kg、1.43%,其中高于配方目标的指标有NDF(1.94%)、Ca(0.57%)、RUP(5.03 g/kg)、RENB(6.95 g/kg),低于配方目标的指标有CP(-0.36%)、ADF(-1.54%)、NEL(-0.12 MJ/kg)、MCP(-7.71 g/kg)、DCPSI(-2.12 g/kg)(正值表示提高,负值表示降低)。观测期内,RUP[(16.26±7.10)%]、MCP[(22.78±13.38)%]、RENB[(64.29±34.29)%]3种养分的变异系数大于10%,其他养分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长、中、短、细4类颗粒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78±9.25)%、(9.12±7.86)%、(6.00±4.00)%、(11.15±9.62)%。回归分析表明,TM R养分和颗粒度变异影响产奶量和乳成分,NEL变异系数每升高1个百分点,产奶量下降3.662 kg/d;长颗粒变异系数每升高1个百分点,产奶量下降0.124 kg/d,乳脂率升高0.012%。结果提示,TMR饲喂泌乳奶牛摄入养分因投料不准确、加工质量不稳定、搅拌不均匀、挑食等与配方养分产生差异。TMR加工质量稳定性影响到产奶量和乳成分,其中NEL、DCPSI、RENB的变异影响产奶量,长颗粒变异影响产奶量和乳脂率。
- 李继伟林雪彦王云胡志勇刘桂梅吴志强王中华
- 关键词:全混合日粮挑食混合均匀度
- 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肢蹄健康的影响
-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对泌乳早期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肢蹄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60头正处在泌乳早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采用区组试验设计的方法.选择4组进行试验的奶牛A、B、C和...
- 张鹏苏鹏程林雪彦王云刘桂梅王中华
- 关键词:奶牛饲料生物素泌乳期
- 文献传递
- 单一必需氨基酸调控乳蛋白合成机制的研究
-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不仅是蛋白质合成的底物,而且能够作为生物信号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调节。为研究必需氨基酸(EAA)通过细胞内信号途径调控乳蛋白合成的机制,本文以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为材料,系统研究了1...
- 刘桂梅
- 关键词:必需氨基酸乳蛋白
- 奶牛日粮氮泌乳转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12年
- 本研究旨在对部分生产牛群的日粮氮泌乳转化效率进行测定,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奶牛日粮氮泌乳转化效率的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牛场实地调查的方法,对7个规模奶牛场的18个牛群的日粮氮泌乳转化效率进行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8个牛群产奶量分布为6.00~28.40kg.d-1,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布为11.47%~18.34%。对18个牛群氮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氮摄入量分布为185.72~653.00g.d-1.头-1,粪、尿、乳粗蛋白氮排出量分别占到摄入量的25.58%~42.73%、25.04%~74.65%和12.26%~27.99%;日粮真蛋白氮摄入量分布为160.06~582.20g.d-1,粪、尿、乳真蛋白氮排出量分别占到摄入量的24.10%~43.18%、29.17%~75.54%和10.77%~30.98%。粪、尿排出氮占摄入粗蛋白氮比例与产奶量呈负相关,乳分泌氮占摄入粗蛋白比例与产奶量呈正相关。摄入粗蛋白泌乳转化效率主要受日粮CP水平、DMI和产奶量的影响,由18个牛群测定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MNECP(%)=36.96-1.45CP(%)-0.83DMI(kg.d-1)+1.11产奶量(kg.d-1),R2=0.87。用已发表的21组数据对该方程进行了检验,实测值与预测值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奶牛日粮粗蛋白泌乳转化效率的分布在12.26%~27.99%,真蛋白为10.77%~30.98%;日粮蛋白泌乳转化效率主要受产奶量、日粮CP含量和DMI的影响,其中与产奶量呈正相关,与CP含量和DMI呈负相关。
- 艾金涛苏鹏程林雪彦王云刘桂梅王中华
- 关键词:泌乳奶牛氮效率乳蛋白
- 饲粮过瘤胃胆碱添加量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过瘤胃胆碱添加量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胎次、预产期、体重、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处理为每头牛的饲粮中每天添加0、30、60或90g过瘤胃胆碱(氯化胆碱含量分别为0、7.5、15.0、22.5g)。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5d。试验结果表明,补饲过瘤胃胆碱对奶牛的产奶量、乳糖和乳真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乳脂率随着过瘤胃胆碱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在添加量为30和60g/d时达到较高水平,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过瘤胃胆碱对血浆中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β-羟丁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有提高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趋势(P>0.05)。添加过瘤胃胆碱降低了血浆非酯化脂肪酸含量(P=0.05),以添加量为60g/d时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P<0.05)。本试验结果显示,泌乳早期奶牛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有提高肝脏脂肪输出能力的作用,可将更多的脂肪酸分配到外周体组织代谢,进而促进乳脂合成和降低脂肪在肝脏沉积的风险。
- 丁文静王云林雪彦苏鹏程刘桂梅王中华
- 关键词:奶牛添加量乳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