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 稀氧燃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4
- 2011年
- 针对铜火法精炼存在的燃料消耗高、废气排放量大等问题,我们开发出一种稀氧燃烧新技术,并应用于金隆生产实际,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并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原理与应用情况;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
- 黄永峰陈延进王彤何建平
- 关键词:阳极炉节能铜
- 含铜物料的闪速冶炼方法
- 本发明属于铜冶炼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铜物料的闪速冶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含铜物料经脱水和破碎处理后和铜精矿以0.5%~2%的质量比例混合,然后干燥至混合物料的含水率≤0.3%;(2)将混合物料投入闪速熔炼炉...
- 文燕梁海卫黄辉荣邹辉谢剑才何建平张良标
- 文献传递
- 金隆转炉高冷料率生产实践被引量:7
- 2013年
- 转炉吹炼是自热反应过程,通过加入冷料来调节炉内热平衡,同时作为产量的重要补充。金隆公司经过3次挖潜改造,熔炼系统矿铜产能350kt/a,电解产能达到450kt/a,转炉冷料处理量成为经济技术指标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金隆转炉高冷料率生产实践与炉寿命等经济技术指标的优化。
- 何建平
- 关键词:铜冶炼转炉炉寿命
- 铜终点在线监测系统对转炉吹炼终点判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转炉吹炼终点判断对整个火法冶炼过程至关重要,过吹、欠吹都会对产品质量、周期控制造成重大影响,前期的终点判断完全由炉长个人经验判断。研究开发一套铜终点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造渣期炉内PbO和PbS强度采集和分析、造铜期内烟气中SO_2浓度采样分析、吹炼过程中熔体温度监测以及吹炼过程仿真预测,帮助炉长判断造渣期及造铜期终点,避免了转炉过吹、欠吹对生产的影响,保证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初步实现了铜转炉吹炼过程智能控制。
- 范进军何建平刘奇谢中建
- 关键词:转炉铜吹炼在线监测
- 高强度节能型铜冶炼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 宋修明赵荣升陈卓徐志峰吴华峰戴升弘刘安明汪卫东余磊吴文明何建平黄辉荣艾元方盛放程宾
- 该项目属有色金属冶金技术领域。闪速溶炼、转炉吹炼是世界主流火法炼铜工艺,分别约占总产能的50%、85%。随着铜冶炼强度不断提高,传统工艺暴露出精矿反应效率降低、高温炉体蚀损加剧、吹炼效能匹配不足、高硫烟气制酸困难等问题,...
- 关键词:
- 关键词:铜冶炼强化熔炼
- 金隆闪速炉炉体冷却系统改进与实践被引量:1
- 2018年
- 金隆闪速炉初始设计精矿处理量44万t,目前已达到130万t以上。随着精矿处理能力的加大,以及受原料市场精矿S/Cu比的不断提高,炉体反应塔、三角区、沉淀池顶与侧墙等部位热负荷不断提升,维持炉体系统的高负荷生产与热平衡的炉体冷却系统成为历次改造的工作重点。本文介绍了金隆闪速炉自投产后炉体冷却单元的改进与优化。
- 何建平谢剑才黄辉荣
- 关键词:闪速炉
- 一种竖炉防撞炉壁及竖炉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竖炉防撞炉壁及竖炉。竖炉防撞炉壁包括若干个弧形腔体,弧形腔体上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出口,每个弧形腔体依次固定安装在竖炉炉壳内且每个弧形腔体之间焊接连接形成环形防撞炉壁,每个弧形腔体上设置的冷却介质进口和...
- 左延治吴文明黄永峰翟朝平何建平
- 文献传递
- 稀氧燃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针对铜火法精炼存在的燃料消耗高、废气排放量大等问题,我们开发出一种稀氧燃烧新技术,并应用于金隆生产实际,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并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原理与应用情况;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
- 黄永峰陈延进王彤何建平
- 关键词:阳极炉节能铜
- 文献传递
- 一种铜冶炼保温溜槽装置
- 本发明提出一种铜冶炼保温溜槽装置。该装置包括等腰梯形钢结构基础,在钢结构基础的两侧和底部用耐火料和高铝砖砌筑的砌筑层,放置在砌筑层上的U形预制件,预制件和砌筑层之间的空隙使用捣打料填充实形成填充层,盖在溜槽两侧的盖板,插...
- 何建平王彤檀冰范进军
- 文献传递
- 提高铜转炉吹炼炉数生产实践被引量:3
- 2015年
- 转炉吹炼炉次是转炉工序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完成35万t挖潜改造后,转炉工序采用3H2B作业方式,转炉炉次低,成为产能挖潜的瓶颈。通过对生产过程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生产实践证明:通过技术进步与操作优化,金隆转炉吹炼炉数由2013前的平均6.0炉/日提高到7.0炉/日以上。
- 何建平
- 关键词:铜转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