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韩壮

韩壮

作品数:53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攻关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蛋白
  • 12篇细胞
  • 11篇骨折
  • 10篇基因
  • 9篇肉瘤
  • 9篇免疫
  • 9篇骨肉瘤
  • 7篇脊索
  • 7篇脊索瘤
  • 7篇关节
  • 5篇缺损
  • 5篇组织化学
  • 5篇细胞瘤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巨细胞
  • 5篇巨细胞瘤
  • 5篇骨巨细胞瘤
  • 4篇蛋白表达
  • 4篇异体

机构

  • 4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1篇沈阳市第一人...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解放军第20...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辽宁省人民医...
  • 3篇沈阳市中心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沈阳市苏家屯...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沈阳机车车辆...
  • 1篇沈阳市骨科医...
  • 1篇辽中县人民医...

作者

  • 52篇韩壮
  • 19篇吕刚
  • 9篇王敏
  • 6篇徐先立
  • 5篇张涛
  • 5篇陈鹏
  • 5篇姜彦多
  • 5篇富伟能
  • 4篇孙传海
  • 4篇杨震
  • 4篇郭栋
  • 4篇薛海鹏
  • 4篇邓博雅
  • 3篇张学
  • 3篇王太一
  • 3篇华凯
  • 3篇崔军
  • 3篇周晓枢
  • 3篇李奇志
  • 3篇赵伟

传媒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实用乡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局解手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骨下骨厚度及固定对兔膝关节软骨下骨移植后软骨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研究兔膝关节软骨下自体骨移植后软骨下骨厚度及固定对软骨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耳白兔74只。其中 10只分为I、II两组 ,每组 5只 ,分别建立保留不同软骨下骨厚度的膝关节软骨下大块骨缺损的动物模型 ,术后 1周测量软骨下骨残留厚度。另 6 4只建立动物模型后 ,采用立柱式自体髂骨移植。按保留软骨下骨厚度及术后是否固定随机分为A、B、C、D 4组。A、B组采用I组模型 ,C、D采用II组模型 ,A、C组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6 0°位固定 ,4周解除固定 ,B、D组未固定。于术后 12周取材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 ,对关节软骨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I组平均残留软骨下骨的厚度为 1.42mm ,1周时软骨下骨未发生坏死。II组软骨下骨平均残留厚度为 0 .86mm ,1周时全部软骨下骨发生坏死。A、B组 12周时软骨面无 1例塌陷 ,A组 6 .2 5 %的软骨发生退变 ,B组 12 .5 %的软骨发生退变。C、D组 12周时仅 1例关节软骨面塌陷 ,C组 18.7%的软骨发生退变。D组 43.7%的软骨发生退变。经 χ2 检验 ,B组与D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C组与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关节软骨下骨移植时过多刮除软骨下骨将引起软骨下骨缺血坏死 ,增加软骨退变的发生率。术后固定对关节软骨退变无显著性影响。
李建军吕刚金成壁韩壮黄东辉李栋
p27^(KIP1)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研究骨巨细胞瘤中 p2 7KIP1 的表达 ,探讨其与骨巨细胞瘤发生病理分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4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 p2 7KIP1的表达。结果 :p2 7KIP1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呈明显相关。 p2 7KIP1在 40例骨巨细胞瘤中总表达阳性率为 45 .0 % (18/40 ) ,其中 、 级为 5 7.1% (16 /2 8) , 级为16 .7% (2 /12 ) ,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p2 7KIP1蛋白在 级骨巨细胞瘤表达阳性率较 、 级明显减低 ,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分级有意义 ,可作为诊断、分级和预后判定的指标之一。
韩壮王敏吕刚范广宇姜彦多
关键词:P27^KIP1蛋白骨巨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p73蛋白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意义
2003年
目的:研究p73蛋白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28例骨肉瘤和4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73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50.0%,骨巨细胞瘤为30.0%,对照组骨软骨瘤表达阳性率为20.0%。经统计学处理骨肉瘤与骨软骨瘤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骨巨细胞瘤与骨软骨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巨细胞瘤中I~Ⅱ级阳性率为17.9%,Ⅲ级阳性率为58.3%,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73在骨肉瘤及Ⅲ级骨巨细胞瘤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其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骨肉瘤诊断和骨巨细胞瘤Jaffe分级的辅助指标之一。
王刚陈鹏韩壮王敏姜彦多
关键词:P73蛋白骨肉瘤骨巨细胞瘤
p18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p18蛋白在骨巨细胞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2例骨巨细胞瘤标本p18蛋白进行检测,并与20例骨软骨瘤标本作对照。结果p18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的阳性率为61.9%,骨软骨瘤中阳性率为3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x2=5.52,P<0.05)。结论p18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恶性度相关,在骨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华凯李荣文郭庆升张世斌吕刚韩壮
关键词:肿瘤抑制基因骨巨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前后联合入路重建带及重建钢板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通过与重建钢板比较,探讨前后联合入路采用重建带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符合选择标准的39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重建带内固定(试验组),19例重建钢板内固定(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骨折类型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重建钢板及重建带塑形次数及塑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VAS评分、髋关节功能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复查X线片,参照Matta标准测量骨折移位距离以评价骨折复位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塑形次数、塑形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为12-29个月,平均21.1个月;对照组12-27个月,平均20.5个月。两组术后7 d及6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6个月时低于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髋关节功能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为(15.950±1.504)分,与对照组(15.895±1.62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0,P=0.913)。术后试验组骨折移位(0.750±1.070)mm,对照组为(0.842±1.068)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9,P=0.789)。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试验组愈合时间为(16.10±2.07)周,对照组为(15.84±2.1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2,P=0.07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采用重建带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疗效与重建钢板相似,但术中塑形次数及时间以及X线透视次数少。
陈林张伟时珂韩安平周晓枢韩壮
关键词:髋臼骨折复杂骨折前后联合入路重建钢板
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因及蛋白表达与软骨肉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探讨MMP 7基因表达与软骨肉瘤发生的可能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 ,对 2 4例软骨肉瘤患者的肿瘤和瘤旁正常组织的MMP 7基因转录本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2 4例软骨肉瘤组织中MMP 7基因mRNA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MMP 7在软骨肉瘤和瘤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MMP 7mRNA在软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软骨肉瘤中MMP 7蛋白表达阳性百分比为 66.7% (16/2 4) ,瘤周正常组织为 2 9.2 % (7/2 4)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MMP 7蛋白在软骨肉瘤中表达增高。结论 MMP
韩壮吕刚陈鹏原银栋邓博雅赵伟
关键词:软骨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多聚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p15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p15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骨肉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2例骨肉瘤中p15的表达;结果:p15蛋白在22例骨肉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4.5%,而20例骨软骨瘤中阳性率为15.0%。骨肉瘤p15蛋白表达与骨软骨瘤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3,P<0.01)。结论:p15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度相关,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韩壮吕刚西中海华凯何忠野陈铁
关键词:骨肉瘤P15蛋白免疫组化方法
化学法去细胞神经的制备及异体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用化学方法制备大鼠去细胞神经,异体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评价再生神经和靶肌肉功能重建的效果。方法将SD大鼠坐骨神经用体积分数3%Triton X-100溶液和40g/L脱氧胆酸钠溶液进行处理。光镜下对比观察坐骨神经化学处理前后轴突、髓鞘和膜管结构的组织学变化。将25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细胞神经移植组(10只)、自体神经移植组(10只)和正常对照组(5只)。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切除1cm坐骨神经干,两组分别用去细胞神经和自体神经桥接修复坐骨神经缺损。术后每2周测量各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12周测量各组神经传导速度(NCV)、胫骨前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恢复率和肌力恢复率。结果去细胞神经的髓鞘及轴突清除彻底,神经膜管结构保存完整。正常对照组术后2,4,6,8,10,12周SFI(-1.7±5.9,-0.3±2.5,0.8±4.1,-1.4±3.6,-2.5±5.7,-2.1±3.2)明显优于自体神经移植组(-94.3±3.7,-90.1±4.1,-63.7±7.8,-51.9±8.2,-48.8±8.6,-44.3±10.5)和去细胞神经移植组(-97.1±5.3,-91.2±6.1,-70.6±5.5,-60.4±6.2,-58.2±10.2,-56.4±8.0)(P〈0.01)。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6,8,10,12周SFI优于去细胞神经移植组(P〈0.05)。正常对照组NCV[(61.6-4-8.1)m/s]、CMAP恢复率[(98.7±5.9)%]和肌力恢复率[(101.8±6.6)%]均明显高于去细胞神经移植组[(22.3±4.7)m/s、(40.3±9.2)%、(43.8±9.3)%]和自体神经移植组[(29.0±5.5)m/s、(52.5±10.6)%、(54.34-10.5)%](P〈0.01)。自体神经移植组NCV、CMAP恢复率和肌力恢复率高于去细胞神经移植组(P〈0.05)。结论运用化学法可以获得理想的去细胞神经,用去细胞神经异体移植可以修�
徐先立韩壮薛海鹏郭栋杨震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再生
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研究p7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 30 .0 % ,对照组骨软骨瘤表达阳性率为 2 0 .0 % ,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p73在骨巨细胞瘤Ⅰ~Ⅱ级组表达阳性率为 17.9% ,Ⅲ级组为 5 8.3% ,二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p73在Ⅲ级骨巨细胞瘤中表达明显增高 ,提示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并可作为骨巨细胞瘤Jaffe分级的辅助指标之一。
韩壮王敏吕刚张学姜彦多孙传海崔军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免疫组化P73蛋白基因表达
ERCC1 rs11615多态性与骨肉瘤预后之间的关系
目的 研究ERCC1 rs11615多态性与骨肉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目前已发表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根据95%可信区间的OR值来评估二者间的关系.结果 在所有四种遗传模型中,T vs.C:OR=2.04,95...
孙卢浩然韩壮
关键词:META分析骨肉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