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良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冻土
  • 2篇接触面
  • 2篇结构接触面
  • 1篇挡土
  • 1篇挡土墙
  • 1篇地表沉降
  • 1篇动土压力
  • 1篇循环剪切
  • 1篇应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隧道
  • 1篇隧道开挖
  • 1篇特性试验
  • 1篇体应变
  • 1篇土拱效应
  • 1篇土力学
  • 1篇土压力
  • 1篇墙顶
  • 1篇黏土
  • 1篇黏性土

机构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盐城工学院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6篇王国良
  • 5篇杨平
  • 3篇孙厚超
  • 1篇石泉彬
  • 1篇刘德稳
  • 1篇赵联桢
  • 1篇刘涛
  • 1篇孙薇薇

传媒

  • 2篇岩土力学
  • 1篇森林工程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冻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剪切损伤模型被引量:24
2016年
抗剪强度和压缩体应变是冻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指标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对冻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分析至关重要。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多功能冻土-结构接触面循环直剪系统,开展了冻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性能及变形规律的试验研究,采用损伤力学理论,基于等应变分布假设、零弹性域假设、弹性应变无耦合假设,选择不可逆性体应变与最大不可逆性体应变的比值作为损伤因子,建立了用于描述冻土与结构接触面剪切行为的抗剪强度与压缩体应变损伤模型。通过相关试验对建立的损伤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准确、合理的。
杨平赵联桢王国良
关键词:冻土接触面抗剪强度
人工冻结砂土与结构接触面冻结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为探究人工冻结砂土与结构接触面冻结强度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揭示冻结强度形成机制,利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冻土直剪仪开展冻结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冻结砂土与结构接触面冻结强度受接触面温度、法向应力、粗糙度等因素影响显著;冻结强度均随接触面温度降低而增大,其中极限冻结强度随接触面温度降低而线性增大,残余冻结强度随接触面温度变化呈现持续稳定、先波动后稳定及循环波动3种典型规律;冻结强度均随法向应力增大而增大,其中极限冻结强度与法向应力关系符合莫尔–库仑定律,残余冻结强度随法向应力变化呈现同样3种典型规律;冻结强度均随粗糙度增大而增大,其中极限冻结强度与粗糙度满足对数函数关系,残余冻结强度曲线波动式循环周期随粗糙度增大而增大。进一步揭示接触面冻结强度形成机制,并对残余冻结强度呈现黏滑现象作出合理解释。通过接触面冻结强度多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给出极限冻结强度与接触面温度、法向应力、粗糙度的经验公式,可用于预测极限冻结强度值。
石泉彬杨平王国良
关键词:土力学影响因素接触面
考虑流固耦合的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数值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分析。非降水开挖方式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共同作用,详细分析隧道周边地层和超前预支护加固区的主要土体特性对地表沉降及隧道结构体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非降水开挖时,地表沉降、隧道拱顶下沉、隧道底部位移随着渗透系数比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速率也随之渗透系数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超前预支护加固区渗漏部位的渗透系数比的增大,隧道顶部区域加固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小,两侧加固、底部加固和全部区域加固引起的地表沉降接近;地下水位变化时,超前预支护加固区周边地表沉降随着下渗总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速率也随着下渗总流量的增大而减小。此结论对富水地区采用非降水开挖隧道时的地表沉降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改进超前预支护和隧道排水工程的施工设计。
孙厚超王国良杨平
关键词:流固耦合沉降
冻黏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单剪力学特性试验被引量:18
2015年
为了解在荷载作用下,接触界面层发生的力学响应区别于冻土和结构材料本身力学特性,使用新研制的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力学试验仪,比较系统地研究人工冻黏土与粗糙钢板接触界面层单调剪切力学特性。分别从宏观和细观2个角度出发,分析冻土界面层的基本力学特性和受力变形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法向荷载增大,接触界面的峰值剪应力、稳定剪应力、初始剪切劲度也增大,接触界面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呈线性关系,可用摩尔-库仑准则来描述;冻土颗粒的剪切位移随冻土深度增大而减小,同一冻土深度内,剪切位移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粗糙度的结构接触界面层变形特性基本相似,试验条件范围内接触界面层厚度为0.5~3.5 mm;界面层变形可分为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上滑移变形和受结构约束的冻土剪切变形两部分;结构面粗糙度、冻土温度和法向应力等因素对接触界面层的力学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孙厚超杨平王国良
关键词:力学特性冻土剪应力
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多数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研究未考虑土拱效应和仅考虑砂土影响的现状,对考虑土拱效应的黏性土挡土墙被动土压力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黏性土下的侧向被动土压力系数;用应力状态法求解出了绕墙顶转动下的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竖向平均应力及土压力合力及作用点,并结合算例研究了不同土拱效应对被动土压力的影响及不同计算方法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土拱效应的影响,挡土墙被动土压力呈上大下小非线性分布;随着参数δ/φ的增大,土拱效应增大,挡土墙作用点高度逐步下降。
王国良刘涛钱明孙薇薇刘德稳
关键词:黏性土被动土压力土拱效应
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被引量:31
2014年
在天然冻土区或人工冻土工程中存在着大量冻土与结构物接触界面层问题,目前有关此类接触界面层力学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手段缺乏。为此,在已研制大型多功能冻土-结构接触面循环直剪系统DDJ-1基础上,改制冻土剪切盒,凸出冻土试样界面层,研发微变形测量系统,组成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力学试验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实现不同边界条件下接触界面的力学特性试验,而且能测量和分析接触界面层不同位置的冻土体位移,分析研究不同冻土温度、不同结构粗糙度、不同法向荷载作用下界面层冻土体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再现冻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的力学变形行为,可为系统开展冻土-结构接触界面层的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孙厚超杨平王国良
关键词:冻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