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颖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光谱法研究辛伐他汀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荧光光谱、圆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等分子光谱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下,辛伐他汀(Si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Sim对BSA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Sim与BSA结合部位与色氨酸残基的距离r=1.8nm.利用标记药物进行了结合位点的定位,确定了Sim结合位置是BSA的siteⅠ.由圆二、红外及三维光谱可知,Sim对BSA二级结构的改变主要在β-折叠区,在与Sim结合反应过程中,BSA的微环境与构象都发生了变化;同步荧光表明,Sim与BSA的作用部位主要在色氨酸(Trp)残基周围.
- 张红颖陈宁生张文龙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辛伐他汀光谱法
- 光谱法研究杀螟丹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农药杀螟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相互作用的荧光行为,用同步荧光技术和圆二色谱考察杀螟丹对BSA结构影响。实验发现,杀螟丹对BSA有较强荧光猝灭作用,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298K、303K、308K和310 K时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099×104 L/mol、0.805×104 L/mol、0.324×104 L/mol和0.200×104 L/mol,能量转移理论求得二者之间的结合距离是2.5nm;其结合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作用力为主;一些金属离子的存在会影响杀螟丹对BSA的作用;相互作用使BSA的结构发生改变.
- 张颖陈宁生张红颖
- 关键词:杀螟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谱
- 光谱法研究三种药物与BSA/ct-DNA的相互作用
- 血清白蛋白和DNA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大分子,也是最常使用的生物模型,它们在生物体内可起到转运、贮存各种药物等小分子的作用。研究有机小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和DNA的相互作用,对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贮存状态...
- 张红颖
- 关键词:格列齐特小牛胸腺DNA光谱法相互作用
- 文献传递
- 荧光光谱法研究姜黄素铕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用光谱法研究了姜黄素铕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在298,304,308K和310K时,用荧光光谱测定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由结合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推测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主要内在结合力;依据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计算结合距离为2.1nm;同步荧光光谱确定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结构有影响。
- 陈宁生方瑞萍张颖张红颖
- 关键词:姜黄素铕配合物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荧光光谱
- 辛伐他汀和格列齐特与牛血清白蛋白协同作用的光谱法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技术,研究了两种药物辛伐他汀(Sim)、格列齐特(Gli)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对BSA的内源荧光都有猝灭作用,它们共同作用不改变静态猝灭方式。由定位剂竞争实验知,Sim、Gli在BSA上的主要结合部位在siteⅠ。相比较单一的药物,两药物共存使研究目标药物与BSA结合常数减小,血液中游离浓度增大,促进了药物释放,且三元体系中Hill系数均小于1,表明两药物间存在负协同作用。同步荧光结果表明,协同作用对BSA的构象产生影响,使色氨酸残基微环境的极性增强。圆二色谱显示了两药物共存对BSA二级结构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 张红颖陈宁生张文龙蔡为荣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辛伐他汀格列齐特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