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 作品数:24 被引量:245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血管介入治疗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在我院施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的5例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平均64mL,β-HcG术后明显下降,术后14d下降至较低水平,术后1~2个月阴道超声复查子宫下段瘢痕处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微创、高效、可重复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浩马奔余莉萍邓玲红吕军
- 关键词: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卡铂
-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的解读
- 2024年
- 宫腔镜手术是黏膜下肌瘤微创保守性的一线治疗方案,随着宫腔镜技术的推广普及、作为一种普遍开展的常见病手术类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于2023年10月22日颁布了《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管理规范》(T/CMCHA 002-2023)团体标准。旨在为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的技术、管理、实施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该标准对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的医疗机构、团队人员、设备和环境提出了标准化要求。同时,该标准还规范了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的临床技术标准,包括手术技术、培训制度、结果评价和质量控制管理等。本文对该团体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与建议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及应用标准、规范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魏莉张浩谭欣邓姗黄秀峰冯力民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黏膜下肌瘤
- 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性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治疗宫颈妊娠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卡铂介入灌注化疗治疗子宫颈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施行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50mL,β-HCG术后前3d明显下降趋势,术后第5天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5例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术后第7天宫颈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使用卡铂灌注和栓塞治疗宫颈妊娠取得良好肯定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 张浩马奔余莉萍邓玲红吕军曾北蓝
- 关键词:宫颈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卡铂
- 宫颈癌术前动脉化疗的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及临床结局被引量:55
- 2006年
-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前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的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及临床结局,探讨二次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1999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例菜花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介入治疗),化疗药物卡铂(CBP)300mg/m2、博来霉素(BLM)45mg,应用药物总量的2/3进行灌注、1/3药物溶于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mm)中进行栓塞;术后全部病例按以下时间:1、9、24、48h,7、16d及行根治术时观察癌灶的肉眼变化并取材进行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观察。结果(1)介入治疗后肉眼观察癌灶在早期呈紫黑色,中期呈灰白色烂肉状,晚期部分病例病灶完全消失,未消失的癌灶质地变硬。(2)介入治疗后1h在电镜下即可见癌细胞早期缺氧表现。(3)介入治疗后9h在光镜下可见癌细胞出现结构松散,24h癌细胞出现核固缩,48h见明显坏死,16~21d残存的癌细胞出现形态异常。(4)介入治疗后16~21d对Ⅱa期2例(2/2)、Ⅱb期13例(13/13)、Ⅲa期2例(2/2),Ⅲb期1例(1/2)共18例患者成功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结论宫颈癌组织介入治疗后出现明显的变性坏死,残存的癌细胞被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二次治疗的合适时机为介入后14~21d;介入治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
- 刘萍陈春林曾北蓝马奔张浩
- 关键词:宫颈肿瘤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 介入治疗在产后出血妇科肿瘤的基础临床研究
- 陈春林刘萍马奔余莉萍吕军梁立治刘佩鸣方艺川王锦江曾北蓝雷蔚华张玉洁张浩黄志红何燕
- 该研究将先进的实验研究与大样本的病例观察相结合对产后出血妇科肿瘤进行了系统的基础临床研究。在国内首次证实:1、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后子宫肌层呈非连续性坏死,面积小于1/4;2、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被栓塞后卵巢动脉、旋髂动脉等向...
- 关键词:
- 关键词:介入治疗产后出血妇科肿瘤治疗性栓塞成形术子宫动脉栓塞术
- 输卵管妊娠432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3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研究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平均年龄27.3岁。432例中,未婚未育患者182例,占42.1%;已婚未育103例,占23.8%;已婚已育147例,占34.1%。首次妊娠32例,占7.4%,2次妊娠88例,占20.4%,3次105例,占24.3%,3次以上妊娠207例,占47.9%;既往有1次异位妊娠史者52例,占12.0%,两次18例,占4.2%,两次以上者5例,占1.2%;既往有明确盆腔炎性疾病史者357例,占82.6%。352例手术治疗患者,妊娠发生在间质部13例,占3.7%,峡部51例,占14.5%,壶腹部257例,占73.0%,伞部26例,占7.4%。【结论】输卵管妊娠绝大多数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既往盆腔疾病史、孕次和婚育情况均与输卵管妊娠发生密切相关,未婚未育和多次妊娠者较易发病。人工流产、未婚先孕和盆腔炎症均是输卵管妊娠的诱发因素。
- 朱秋云邓玲红张浩
- 30例妇科良性疾病介入治疗的辐射剂量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测量在子宫动脉栓塞术中介入医生(术者、第一助手)及患者各部位所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其分布规律及防护特点.方法应用热释光测量法对30例妇科子宫良性疾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辐射剂量进行测量.医生选择眉心、前臂等多个部位测量防护前后剂量;患者选择眉心、阴道后穹隆等多个部位测量剂量.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时医生所受X线辐射剂量防护前最高为左前臂,平均值为(0.071±0.022)mGy,防护后最低为后背,平均值为(0.010±0.003)mGy;屏蔽率为66.73%~78.30%.患者所受X线辐射剂量最高为骶尾部,平均(328.80±20.45)mGy,卵巢剂量平均(96.98±54.36)mGy.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中介入医生所受X线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而且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有效减低辐射剂量.患者辐射剂量亦在安全范围内,不致引起卵巢损伤.
- 马奔陈春林刘萍曾北蓝张浩
- 关键词:子宫良性疾病子宫动脉栓塞术妇科良性疾病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
- 雷公藤内酯醇对荷卵巢癌大鼠的抑瘤效应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P)用于荷卵巢癌大鼠的抑瘤效应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皮下注射卵巢癌细胞后得到荷卵巢癌大鼠,分为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低剂量TP组、中剂量TP组、高剂量TP组。药物干预后测定肿瘤的质量和体积、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的表达量、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TP组大鼠的肿瘤质量与体积、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组织内PTEN、ST7L、Bax、TIMP1、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以及外周血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P剂量越大,肿瘤质量与体积、外周血中IL-4、IL-17、TGF-β1的水平越低,肿瘤组织内PTEN、ST7L、Bax、TIMP1、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以及外周血中IFN-γ、TNF-α的水平越高。结论:TP用于荷卵巢癌大鼠具有显著的抑瘤效应,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增加抑癌基因表达并调节抗肿瘤免疫应答。
- 张浩马犇程杨
- 关键词:卵巢癌雷公藤内酯醇荷瘤鼠抑癌基因免疫应答
- 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宫颈妊娠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在宫颈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停经45~92天的宫颈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MTX或卡铂灌注化疗加栓塞术,术后观察不同时间的病灶大小、血HCG值变化及结局。结果:14例行一次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1例行2次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后血HCG值均明显下降,病灶大小与血HCG值变化无关。14例安全行清宫术,1例因清宫术再出血行第2次灌注加栓塞。结论:子宫动脉灌注加栓塞能够迅速、有效杀灭胚胎,制止宫颈妊娠出血,使血HCG值快速下降,降低清宫时的风险,是治疗宫颈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在化疗药物的选择、清宫时机的把握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 马奔吕军曾北蓝张浩陈春林刘萍
- 关键词:宫颈妊娠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对189例AM患者行UAE治疗,术前1个月及术后1、2、3、6、12、18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随访观察痛经、月经量的变化。结果(1)随访情况:UAE术后具有完整随访资料者168例,随访率88·9%,平均随访时间(50±15)个月。9例患者因痛经治疗无效或复发等原因而切除子宫。(2)痛经症状的变化:168例患者中,159例术前有痛经症状,UAE治疗后131例(82·4%,131/159)为临床有效,28例(17·6%,28/159)为临床无效,8例(5·0%,8/159)复发。AM合并和未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痛经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9%(39/42)、78·6%(92/11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型和弥漫型AM患者的痛经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4%(75/91)、82·4%(56/6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经量的变化:在168例患者中,93例为月经量过多,UAE术后78例月经量恢复正常,10例出现月经量过少,1例出现暂时性闭经,2例月经量无变化,2例出现月经稀少;74例为月经量正常,术后57例月经量无变化,15例出现月经量过少,2例出现子宫性闭经;1例为月经量过少的患者,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结论UAE治疗AM具有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 陈春林刘萍曾北蓝马奔张浩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