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月
-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功能未知基因C17orf77重组蛋白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体外克隆表达C17orf77重组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初步探索该蛋白的生物学作用,观察其细胞系分布特征。方法以HepG2细胞cDNA为模板,PCR扩增C17orf77目的基因片段,构建pET-32a(+)-C17orf77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IPTG诱导C17orf77重组蛋白表达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以重组蛋白免疫大耳白兔,获得兔抗C17orf77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分析其特异性及检测效价。MTT法观察不同浓度重组蛋白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观察C17orf77蛋白在HepG2、L02、LX2和Jurkat细胞系的表达情况。结果 PCR扩增获得C17orf77基因片段,成功诱导表达了C17orf77重组蛋白。制备了多克隆抗-C17orf77,ELISA检测抗体效价>1∶1280000。不同浓度C17orf77重组蛋白对HepG2细胞无明显增殖促进或抑制活性(P>0.05)。C17orf77蛋白在HepG2、L02、LX2和Jurkat细胞系均有分布。结论利用体外克隆表达的C17orf77重组蛋白可制备效价和特异性均较高的多克隆抗体。HBV感染相关基因C17orf77在体外肝脏的间质和实质细胞,以及CD4+T细胞系(Jurkat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提示该基因可能与HBV感染的致病过程相关。
- 孟雪顾红岩李辉孙月詹永婧张仁雯郝晓花魏红山李兴旺
- 关键词:基因抗体重组蛋白质类
-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3年
- 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系统的重大负担,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是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和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会使潜伏结核感染发病风险增高20倍。HIV和MTb共同作用加速了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病死率高。但是,目前两个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免疫学机制以及疾病的临床特点,尚不十分清楚。文章着重从两个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孙月郜桂菊李兴旺
- 关键词:艾滋病合并结核病
- EV71感染者儿茶酚胺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比较EV71感染所致的各期手足口病患儿血和尿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O)此3种儿茶酚胺(CA)类物质的水平,观察神经系统受累期进展至心肺功能衰竭期此3种CA的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06例,筛选EV71阳性者进行CA检测。将患者分为4组,即手足口出疹期(1期)患儿为A组;神经系统受累期(2期)患儿为B组,其中未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为B1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为B2组;心肺功能衰竭前期(3期)患儿为C组;心肺功能衰竭期(4期)患儿为D组。以同期于本院门诊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组患儿体内C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组患儿DO、NE和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00),C组患儿血浆3种CA水平较A、B1、B2组显著升高(P均=0.000);C组患儿尿液中3种CA水平较A、B1、B2组显著升高(P均=0.000)。C组患儿发病期3种CA水平较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2和0.005),而A组、B1组、B2组发病期仅DO与NE较恢复期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手足口病1期患儿存在神经系统受累的可能。对2期患儿进行CA检测,可以预警病情。3和4期的患儿血浆CA水平较1和2期显著升高,且DO会先于NE和E升高,病程进入4期后,NE与E亦显著升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进入2期患儿的CA水平并无显著影响。
- 费晓方凯李兴旺曾慧慧孙月孟雪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儿茶酚胺酶联免疫吸附法
- HIV/TB合并感染者的现状被引量:11
- 2013年
- 随着艾滋病(AIDS)的流行,古老而传统的疾病结核(Tuberculosis,TB)死灰复燃,重新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AIDS病人由于免疫力下降,成为结核杆菌的易感人群,HIV/TB合并感染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文章就HIV/TB合并感染的特点、全世界HIV/TB合并感染病人耐药结核的流行病学状况、HIV/TB合并感染者易发生耐药结核的原因分析,以及监测耐药结核的方法做一综述。
- 郜桂菊孙月李兴旺
-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
- 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的影像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经病原学证实的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36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2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13例。比较它们的x线胸片及CT影像表现。结果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影像表现不典型,肺内病灶分布广泛,分别为实变11例、胸腔积液11例、纵隔淋巴结病变11例及肺外结核14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灶局限,部分患者仅表现为纵隔淋巴结病变。结论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比例较高,影像表现不典型,常与合并其他感染的影像表现并存。
- 杨钧孙月魏连贵徐云良李兴旺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