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航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辐射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相色谱
  • 1篇小鼠
  • 1篇龙胆
  • 1篇模型建立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军区联勤...

作者

  • 2篇王四旺
  • 2篇赵航
  • 1篇张雅
  • 1篇谢艳华
  • 1篇贺中民
  • 1篇涂宏海
  • 1篇郭倩倩

传媒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鼠低剂量辐射损伤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对小鼠低剂量辐射损伤模型进行初步研究并筛选敏感检测指标。方法:实验分7组,1组为正常组,其余6组用XHA600直线加速器射线照射,每组取一部分小鼠于照射后2、4、8、16h测定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含量;测定小鼠肝脏和脾脏重量及其组织中的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剩余小鼠于4周后观察骨髓切片中血细胞变化。结果:照射后4h测定血常规,发现累积辐射0.4Gy组小鼠RBC有降低趋势,WBC、HGB显著降低,PLT显著升高;肝脏、脾脏的湿质量显著降低;小鼠肝脏组织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SOD的活力显著降低;4周后小鼠骨髓细胞的病理改变与单次照射剂量相关,单次较大剂量(如0.6Gy)照射对骨髓细胞影响较大,在4周观察期不能自身恢复,而多次累积照射对骨髓细胞病理改变较小。结论:小鼠低剂量辐射损伤模型的最佳造模剂量为累积照射0.4Gy即每次照射100mGy,间隔一天,连续照射4次。
赵航贺中民涂宏海王四旺谢艳华
关键词:低剂量模型建立小鼠
苦龙胆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苦龙胆酯苷质量浓度的HPLC方法,研究苦龙胆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雄性SD大鼠,尾静脉注射苦龙胆酯苷6.25,12.5和25mg·kg^-1,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色谱柱为Woburn Stam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内标为胡黄连苷Ⅰ,检测波长为260nm,应用药代动力学软件DAS 2.0拟合房室模型,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和数据分析。结果在选定的条件下,苦龙胆酯苷和胡黄连苷Ⅰ峰形良好,二者峰面积比值与苦龙胆酯苷血药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线性范围在0.114-114μ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为101.1%-106.2%,稳定性的RSD均小于3%。大鼠尾静脉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在6.25-25mg·kg^-1范围内,药物的最大血药质量浓度(Cmax)或进入体循环的药量(用AUC表示)的变化与给药剂量的改变不成正比。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适用于苦龙胆酯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郭倩倩张雅赵航王四旺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