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璇

作品数:23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玉米
  • 6篇图像
  • 6篇霉变
  • 5篇红外
  • 4篇毒素
  • 4篇图像采集
  • 4篇曲霉
  • 4篇曲霉毒素
  • 4篇近红外
  • 4篇黄曲霉
  • 4篇黄曲霉毒素
  • 4篇光谱
  • 3篇喂料
  • 3篇近红外光
  • 3篇近红外光谱
  • 3篇红外光
  • 3篇红外光谱
  • 3篇安全检测
  • 3篇波长
  • 2篇底座

机构

  • 2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美国农业部

作者

  • 23篇褚璇
  • 13篇赵昕
  • 11篇王伟
  • 10篇姜洪喆
  • 9篇王伟
  • 8篇赵立婷
  • 8篇袁莹
  • 6篇贾贝贝
  • 6篇兰辉
  • 4篇彭彦昆
  • 4篇张楠楠
  • 3篇刘伟
  • 1篇郭浪花
  • 1篇王博
  • 1篇张录达
  • 1篇刘伟
  • 1篇王伟

传媒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国奶牛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红外光谱和特征光谱的山茶油掺假鉴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5
2017年
山茶油素有"东方橄榄油"美誉,实现掺假山茶油的鉴别具有重要实用价值,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掺有葵花油的山茶油进行检测。分别以1%,5%,10%为梯度制备掺假比例不同的山茶油样品,并根据掺假比例将其分为A组(0%~5%)和B组(6%~10%)共11个样品,C组(15%~40%)6个和D组(50%~100%)6个样品。将每个掺假样品充分混匀后再分为9份,依次采集其1 000~2 500nm范围的吸收光谱,共获得207条光谱曲线。每组样品的光谱数据按2∶1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经去除首尾噪声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降维,并利用前四个主成分建立了鉴别山茶油不同掺假等级的主成分-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训练集与验证集的总体判别准确率分别达96.38%和94.20%;进一步,通过对前四个主成分的载荷系数的分析,并结合原始光谱,提取建模过程中权重较大的波长并解析其化学含义,最终确定出五个特征波长:1 212,1 705,1 826,1 905及2 148nm,以此波长重新建立近红外特征光谱山茶油掺假等级判别模型,对训练集与验证集的总体判别准确率也达到了94.20%和92.75%。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和特征光谱均能够较好实现山茶油掺假等级的鉴别,同时所建立的近红外特征光谱模型也为设计相应的掺假山茶油实用便携式检测仪器提供了理论基础。
褚璇王伟赵昕姜洪喆王伟刘声泉
关键词:山茶油掺假检测近红外光谱技术支持向量机
高光谱最优波长选择及Fisher判别分析法判别玉米颗粒表面黄曲霉毒素被引量:23
2014年
黄曲霉毒素是广泛存在于玉米中且具有剧毒的一种代谢产物,以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署(USDA-ARS) Toxicology and Mycotoxin Research Unit提供的2010年先锋玉米为研究对象,验证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可行性。以甲醇为溶剂制备四种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溶液,并将其逐一滴在等量的4组共120粒玉米颗粒表面,以未处理的30粒洁净玉米作为一组对照样本,将大小、形状相似的150个样品随机分为训练集103个,验证集47个;对获取的400~1000 nm波段范围内的高光谱图像,先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 ,SNV)预处理,然后引入基于 Fisher判别最小误判率的方法选择最优波长,并以所选波长作为Fisher判别分析法的输入建立判别模型,对玉米颗粒表面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进行识别,最后对模型判别正确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选取四个最优波长(812.42,873.00,900.36和965.00 nm )时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对训练集与验证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7.4%和80.9%。该方法为含黄曲霉毒素玉米颗粒便携式检测仪器的开发,以及对田间霉变玉米自然代谢产生毒素的检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褚璇王伟张录达郭浪花Peggy FeldnerGerald Heitschmidt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
一种霉变粮食快速在线检测筛选系统
本发明涉及粮种安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霉变粮食快速在线检测筛选系统。该检测筛选系统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喂料机构、输料机构,图像获取机构、图像检测机构以及筛选机构,用图像获取机构对经过输料机构的粮食颗粒进行图像采...
王伟褚璇刘伟袁莹张楠楠彭彦昆
文献传递
谷物霉菌的高光谱成像辨识方法和霉变玉米籽粒检测方法研究
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组成复杂。谷物因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淀粉等营养成分,是霉菌生长的良好基质。因霉菌作用,谷物霉变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也威胁到了人畜的生命健康。霉变谷物的及时检...
褚璇
关键词:霉菌玉米籽粒
文献传递
基于DSP的农田精准变量施肥控制器的设计
化肥对农民的增产增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大国,但近年来逐年过量化肥的施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步凸现,因此开发一种因地制宜、按需施肥的施肥控制方法和施肥控制器十分重要,以实现根据相应地块需肥信息,将N、P...
王伟褚璇彭彦昆
关键词:TMS320LF2407A电机控制速度检测
文献传递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和支持向量机的霉变玉米检测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霉变玉米进行检测。运用波数范围在12 000~4 000 cm^-1的FTNIR系统进行不同霉变程度样品光谱信息的采集,并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利用原光谱数据,以主成分分析(PCA)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作为输入,选用径向基函数(RBF)作为SVM核函数,并运用网格划分寻优法寻得的最优参数C、γ,所建立的分类模型最佳。SVM分类模型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93.3%和91.7%,对独立样品集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7.8%,表明基于FT-NIR和SVM进行霉变玉米的检测是可行的。
袁莹王伟褚璇喜明杰
关键词:霉变支持向量机玉米
便携式霉变玉米颗粒检测辅助装置以及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霉变玉米颗粒检测辅助装置及检测装置,便携式霉变玉米颗粒检测辅助装置包括:暗箱;所述暗箱中设置有水平放置的玉米托盘,所述玉米托盘用于盛放待检测的玉米颗粒;所述玉米托盘上设置有行列分布的孔洞,每个孔...
王伟兰辉褚璇赵昕姜洪喆贾贝贝赵立婷刘声泉
文献传递
挤奶机器人及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挤奶机器人是新兴的高端奶业机械设备,近20年来国外挤奶机器人发展迅猛,已具有很高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进程,挤奶机器人将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国内挤奶机器人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国外现有挤奶机器人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并形成能够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挤奶机器人的分类、结构、功能、工作流程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姜洪喆褚璇赵昕王伟兰辉
关键词:挤奶机器人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鸡肉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全球的鸡肉产量和消费量逐年上升,鸡肉品质已成了消费者的重点关注对象。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无损、快速、环保以及实时的检测技术,目前已快速发展成为一种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的新方法,在肉品检测方面也展现出极大的分析和应用潜力,近年来,已有较多国内外研究探讨了其在鸡肉品质检测方面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对近红外检测技术在鸡肉颜色、p H值、持水力、剪切力及化学成分预测方面的定量分析,肉品动物来源、鸡肉产地溯源及品质等级划分的定性分析以及其他相关方面检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应用近红外检测各品质指标的研究现状,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基于分析总结对今后近红外光谱分析在鸡肉品质检测应用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姜洪喆王伟杨一褚璇赵昕
关键词:鸡肉品质指标近红外光谱
一种便携式食用油掺假快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食用油掺假快速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样品固定平台机构、信息采集机构与外壳,所述信息采集机构和所述样品固定平台机构前后依次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底座形成的暗室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信息...
王伟褚璇姜洪喆赵昕贾贝贝兰辉赵立婷刘声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