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静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图像
  • 2篇图像质量
  • 2篇肝癌
  • 2篇DSA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血栓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瘘
  • 1篇脂肪坏死

机构

  • 5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新华通讯社

作者

  • 7篇白庚申
  • 4篇印建国
  • 4篇宋锦文
  • 4篇刘晓红
  • 3篇杨艳
  • 3篇李中华
  • 3篇张强
  • 1篇吕铮
  • 1篇石新霞
  • 1篇陈蕊丽
  • 1篇方燕燕
  • 1篇马娅琼
  • 1篇王志宏
  • 1篇贾雄
  • 1篇黄刚
  • 1篇王莉莉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一种DSA新分型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的DSA表现和以分流速度为基础的新分型方法及其在栓塞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分流速度将中晚期肝癌动-静脉分流分为3型,即:快速型、慢速型和中速型。对32例肝癌合并动-静脉分流患者经DSA检查进行分型,选择相应的栓塞材料进行栓塞封堵治疗。结果 32例中,快速型6例(19%),慢速型16例(50%),中速型10例(31%)。23例(72%)一次封堵成功,4例(13%)二次封堵瘘口消失,3例(9%)因分流口较大,同时伴有门静脉癌栓,未行封堵,2例(6%)因分流口较多且分散仅行部分分流口封堵及栓塞化疗。32例中20例DSA同时显示合并门静脉癌栓(与CT所示相符),超声仅检出16例;栓塞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栓塞术前DSA检查可准确显示动-静脉分流和癌栓情况,以分流速度快慢为依据的分型法简便、实用,在栓塞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宋锦文杨艳刘晓红王志宏印建国李中华贾雄白庚申
关键词:肝癌
左锁骨下动脉瘤并左肺上叶支气管瘘1例
2012年
患者女,43岁。于2007年6月在锄地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咯血,颜色鲜红并有血凝块,约500ml左右,当时无头晕、冷汗、心慌,乏力等症状,未作任何处理咯血自行停止。同年11月-2008年05月30日上述症状间歇性发作,且渐频繁,发作时咽部异物感,咯血后仅感头晕,无其它明显不适。
白庚申印建国陈蕊丽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动脉瘤血管造影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性介入治疗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综合性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并就相关临床资料和并发症进行总结。方法收集2000年8月-2010年8月DVT患者196例,先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行髂股静脉造影明确血栓部位与程度。196例中,放置下腔静脉滤器185例,髂静脉支架21例,采用经导管溶栓、扩张球囊破栓。若球囊对狭窄部扩张疗效较差,则植入支架,196例中36例髂总静脉植入支架。对髂、股静脉开口闭塞者行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根据溶栓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如团注法、滴注法和双路法。结果 185例滤器放置成功率为100%,留置导管时间3~11 d,平均6.8 d。治愈136例,明显有效4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8%。结论采用综合性介入治疗技术治疗下肢DVT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印建国刘晓红石新霞白庚申张强宋锦文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下肢介入治疗
低剂量CT不同剂量扫描对肺部图像质量研究及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
目的:评价CT(computed tomography)不同扫描剂量对离体猪肺正常组织结构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比较常规剂量和低剂量图像在三维重组图像中的图像质量有无差异;对比不同X线剂量CT引导下肺穿刺CT图像质量有无差异...
白庚申
关键词:CT扫描图像质量
肝癌合并动静脉/门脉分流的DSA分型与栓塞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肝癌合并动静脉/门脉分流的DSA分型及介入栓塞封堵治疗方法。方法:32例肝癌合并动静脉/门脉分流经DSA检查分型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分流速度将其动静脉分流分为3型:①快速型;②慢速型;③中速型,选择相应的栓塞材料进行栓塞封堵治疗。结果:快速型6例,慢速型16例,中速型10例。23例(72%)一次封堵成功,4例(13%)二次封堵瘘口消失,3例(9%)因分流口较大,同时伴有门静脉癌栓,未行封堵术,2例(5%)因分流口较多且分散,只进行了部分分流口封堵及栓塞化疗。32例中20例DSA同时显示合并门静脉癌栓,超声仅检出16例。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栓塞术前DSA检查可准确显示动静脉/门脉分流和癌栓情况,采用分流速度分型法简便、实用并对栓塞治疗有良好指导作用。
杨艳宋锦文印建国李中华刘晓红张强白庚申
关键词:肝癌动静脉门脉分流栓塞治疗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丰乳术后乳腺X线征象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丰乳术后乳腺的X线征象。方法对15例自体脂肪移植丰乳术后患者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观察其X线征象。结果 15例患者30例次乳房X线摄片中,3例次乳房无明显异常征象(非同一患者),27例次乳房后间隙及腺体后部散在类圆形低密度区,其内密度同脂肪密度,27例次中,4例次腺体后缘与脂肪交界处移行不自然。23例次腺体后缘受压前移,显示"占位"效应,其中16例次乳房后间隙内见1~3个大小不等油脂性囊肿形成,并有2例次(同一患者)乳房后间隙内散在颗粒状钙化,11例次乳房内多发等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晰。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后,乳腺X线表现有其特征性,尤其是液化坏死后形成油脂性囊肿并伴有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可完全与乳腺癌钙化征象鉴别,乳腺X线摄影表现也可评价丰乳效果。
杨艳吕铮宋锦文李中华刘晓红张强白庚申方燕燕
关键词:乳腺颗粒脂肪脂肪坏死X线征象
基于低剂量高分辨率CT扫描探究不同管电流对离体猪肺标本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肺部图像具备优良空间分辨率可通过高分辨率CT获得,它在诊断肺部疾病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由于大剂量辐射的存在,使受检者的身体伤害增加。近年来,低剂量HRCT是一种新兴的优化扫描参数的新方法,在图像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通过管电流的降低来使辐射的剂量大幅度降低。
白庚申黄刚常飞霞马娅琼王莉莉
关键词:图像质量管电流身体伤害受照剂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