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贝氏体塑料模具钢SDP1热变形再结晶行为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贝氏体塑料模具钢在大截面汽车模具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该钢种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是热变形环节的再结晶。以实际生产中典型设备采用的热变形参数范围为依据,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贝氏体塑料模具钢SDP1在典型变形参数下的再结晶规律。最终得到了在0.0015 s^-1变形速率下,850℃时静态再结晶和1100℃时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
- 李娜张铮
- 关键词:塑料模具钢再结晶热变形晶粒度
- 大截面非调质预硬塑料模具钢FT600与SDP1相变特性的对比研究
- 2018年
- 以FT600及SDP1两种大截面非调质预硬化塑料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膨胀仪、扫描电镜和XRD等手段分析讨论了合金成分、冷却速度等对两种试验钢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T600成分基础上,通过降Si增Mn的合金优化设计,SDP1钢的贝氏体临界冷速可降低至0. 015℃/s,在试验冷速范围内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均低于5%,因此空冷就可获得均匀的组织,其硬度均匀性也优于FT600钢。通过充分发挥Mn和Si等廉价合金元素的作用,SDP1钢更适合于制造更大截面尺寸的非调质预硬化塑料模具。
- 李娜闵永安吴晓春
- 关键词:相变特性模具钢大截面贝氏体
- 两种贝氏体塑料模具钢的相变与残余奥氏体被引量:1
- 2015年
- 将两种塑料模具钢FT600和FT600mod奥氏体化后,以连续冷却或等温方式,获得贝氏体组织.随后分别在350,580,700℃下进行回火,研究了Si,Mn元素微调后贝氏体组织及残余奥氏体转变情况.对两种贝氏体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宏观硬度、残余奥氏体含量、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FT600钢的基础上降Si增Mn得到了FT600mod钢,其贝氏体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大幅降低;FT600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回火,其转变机制不同;FT600mod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较少,组织稳定,更适用于非调质工艺处理.
- 李娜闵永安张铮吴晓春
- 关键词:贝氏体回火
- 大截面预硬型718MOD塑料模具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洛氏硬度计、冲击及拉伸等方法对截面尺寸为510 mm×1 320 mm的大型预硬态718MOD塑料模具钢模块进行了力学性能检测,测定了该钢的CCT曲线,并对模块不同部位进行了成分分析与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718MOD钢合理的成分设计使其临界冷速小于0.015℃/s,且模块成分均匀;模块边部组织是回火索氏体,1/8与1/4处是回火马氏体+回火贝氏体,心部为回火贝氏体,中部最大截面硬度差为3.8 HRC;模块力学性能优良,边部的强韧性最好,心部组织中的粗大碳化物与宽大铁素体片条导致其韧性降低。
- 肖鹏张铮李娜吴晓春
- 关键词:合金成分显微组织强韧性
-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学术表征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教学学术概念的提出,使大学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本章在详细分析工程训练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训练教学学术的概念,具体分析了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学术的内涵,初步探讨了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学术水平表征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训练课程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论。
- 郑艺付铁马树奇丁洪生高党寻李娜
- 关键词:教学学术教学质量
- 贝氏体塑料模具钢SDP1热压缩流动应力及晶粒度的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为了掌握贝氏体塑料模具钢SDP1的热变形规律,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进行了850、1000、1150℃变形温度和0.0015、0.015、0.15 s^-1变形速率下的热压缩实验,分析了不同参数下钢的流动应力和晶粒尺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在晶粒尺寸控制中起关键作用,在0.0015 s^-1和1000℃条件下得到最小平均晶粒直径。建立了SDP1钢热压缩流动应力本构方程,其热变形激活能为283.5 kJ/mol。
- 张铮李娜
- 关键词:塑料模具钢热压缩变形温度应变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