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健

作品数:47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水利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泥沙
  • 10篇淤积
  • 9篇水库
  • 8篇悬移质
  • 7篇排沙
  • 6篇河床
  • 6篇长江
  • 5篇泥沙淤积
  • 5篇排沙孔
  • 5篇河道
  • 4篇悬移质泥沙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水库淤积
  • 4篇水沙
  • 4篇河工
  • 4篇河工模型
  • 4篇河流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行走式
  • 3篇悬移质浓度

机构

  • 44篇长江科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6篇李健
  • 25篇杨文俊
  • 23篇金中武
  • 7篇王军
  • 6篇吴华莉
  • 6篇姚仕明
  • 5篇周银军
  • 4篇刘小斌
  • 4篇马秀琴
  • 4篇李志晶
  • 4篇朱帅
  • 4篇毕胜
  • 3篇陈锦
  • 3篇魏国远
  • 3篇黄建成
  • 3篇惠钢桥
  • 3篇黄仁勇
  • 3篇周若
  • 3篇江耀祖
  • 3篇曹慧群

传媒

  • 6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人民长江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文
  • 1篇中国水利
  • 1篇泥沙研究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2014第六...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兼顾床面稳定和快速排水的河工模型排水系统及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床面稳定和快速排水的河工模型排水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属于河流动力学、河流模拟领域。本发明在一般河工模型底部设置渗管、流量计及阀门,在需要将模型存水排干时可通过渗管将常规的纵向尾门排水改为垂向渗管排水。这样...
周银军卢金友姚仕明吴华莉王军金中武邓彩云闫霞李志晶周若刘小斌周森李健程传国马秀琴
水下封闭式渠道淤沙高效输移装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封闭式渠道淤沙高效输移装备,包括排沙管道、由连接件并排捆绑的多个拉沙腔体、引水进入拉沙腔体的进水口,拉沙腔体上游末端处通过渐变段与进水口相连,拉沙腔体下游末端处通过下游端连接渐变段与排沙管道相连,进水口...
杨文俊胡晗杨伟李健谢学伦毕胜
文献传递
泥沙颗粒分析法在岷江下游河段河床质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泥沙颗粒分析是泥沙研究中的基础工作,可为河流演变、水生态环境及地质地貌等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对当前的泥沙颗粒分析方法进行了分类,并评价了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归纳总结了各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应用泥沙颗粒分析工具GRADSTAT对岷江河床采样的泥沙样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岷江河床质分选很差,沿程粒径减小,由于上游水库拦截泥沙作用,下游的河床质中细颗粒成分较多。
李健杨文俊金中武
关键词:泥沙颗粒分析河床质
长江科学院河流专业研究进展综述——以《长江科学院院报》30年来发表的论文为例
2014年
以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在《长江科学院院报》上的论文为基础,概述了近30 a来紧密结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长江河道治理方略等方面开展的有关长江河流泥沙、河道治理及河流模拟研究的主要工作成果。可见,30 a来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在长江泥沙运动基本规律、河流动力学的学科交叉发展、河流物理模型基础理论、河流数学模型基本方法以及典型河段治理工程经验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为长江河道治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还需更进一步探索长江流域宏观泥沙问题、深入研究长江流域细观泥沙问题、突出长江河道与湖泊的综合治理等,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更大范围和更高目标的治江事业。
范北林李健周银军
关键词:长江流域河流泥沙河道治理河流模拟
沙坑局部含沙水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分析了FLUENT流体商业软件用于河流动力学问题研究的难点和可行性,应用混合物模型对存在矩形沙坑的河道分清水和含沙水流2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水沙耦合计算模式的混合物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河道中的水沙两相流输移现象;泥沙相对流体的动量影响明显,且降低了收敛速度;泥沙会抑制水流的内部紊动。沙坑内部拐角处会形成涡旋的次生流,造成向上游的溯源冲刷和下游的淤积。
李健金中武杨文俊
粒子轨迹跟踪模型在香溪河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应用三维动力学模型ELcirc及粒子轨迹跟踪模型模拟2007年9~10月三峡库区支流香溪河的水流及水藻颗粒的输移.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水体倒灌入香溪库湾产生的回流使藻类颗粒向上游运动造成了水华爆发.此三维粒子轨迹跟踪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水华过程,所得结论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李健姜晓明王兴奎李丹勋
关键词:环境水力学水华
水库泥沙淤积对西藏扎拉水电站运行影响试验研究
为了分析西藏玉曲河扎拉水电站运行后水库泥沙淤积对电站取水发电产生的影响,基于扎拉电站整体河工模型试验成果,对扎拉电站运用50年水库泥沙淤积过程,泄水建筑物及电站引水口前泥沙淤积分布、淤积高程,电站过机泥沙特性进行了试验研...
黄建成王军李健吴华莉
关键词:水电站水库泥沙淤积规律
河流动力学极值原理与熵理论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总结分析河流极值原理和熵理论的发展历史,得出结论:阻碍河流变分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主要问题是是否将河流系统作为开放系统和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意见上的分歧,说明了必须把河流系统当作开放系统来研究,而不同的约束条件则对应不同的极值理论(最大能耗或最小能耗原理),两种极值理论之间并不矛盾。重点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河流极值原理最新研究成果,指出进一步的极值理论研究应该着重考虑泥沙参与河床塑造的作用机理,由该理论推导出的河流演变公式中的各项都要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李健杨文俊
关键词:极值原理开放系统平衡状态
一种原位实时测量悬移质浓度和级配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实时测量悬移质浓度和级配的装置,包括铅鱼、安装于铅鱼内的测量单元及与测量单元连接的计算机,所述测量单元包括照相机、微缩镜头、激光器、反射镜、鲍威尔棱镜、柱面凸透镜、折射镜组、超声水深仪、供电单元,所述照...
杨文俊李丹勋陈启刚李健王兴奎
长江上游河流悬移质泥沙长期输移量计算式
长江上游流域内的河流水量与输沙量差异较大,且水量与输沙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也有很大悬殊(可达数个量级)。本文将基于长江上游的45个水文站的实测数据,采用水沙幂函数关系式法(Qs=aQb),获取各站多年的拟合系数a和b,并建...
李健陈步青金中武
关键词:水沙关系长江上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