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封彩云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降水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吸湿
  • 3篇吸湿性
  • 3篇播撒
  • 3篇值模拟
  • 2篇气溶胶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晚年
  • 2篇污染
  • 2篇南海季风
  • 2篇南海季风爆发
  • 2篇雷达
  • 2篇环流
  • 2篇季风
  • 2篇季风爆发
  • 2篇大尺度
  • 2篇大气环流
  • 1篇云量

机构

  • 8篇成都信息工程...
  • 5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5篇中国气象局成...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四川省气候中...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3篇封彩云
  • 5篇余莲
  • 4篇王式功
  • 3篇郭学良
  • 1篇崔洋
  • 1篇谢晨波
  • 1篇华维
  • 1篇胡顺星
  • 1篇杨德保
  • 1篇郑佳锋
  • 1篇尚可政
  • 1篇文小航
  • 1篇于杰
  • 1篇李小兰

传媒

  • 4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教育进展
  • 1篇自然科学
  • 1篇第27届中国...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第二届全国大...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污染大气环境下云和降水形成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化发展会引起显著的大气环境改变,如大气成分组成、大气层结状况、地表及边界层结构等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否会引起区域大气水循环过程的改变,是国际上的热点研究问题。由于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
封彩云
关键词:气溶胶
北京地区卷云特性的激光雷达探测
卷云对地气辐射收支平衡有重要影响。基于一台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于2012年4月11日~12月31日在北京地区的观测资料,反演得到了卷云的云结构特征、光学厚度和有效激光雷达比。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卷云的平均高度在8 km左右,...
季承荔陶宗明胡顺星车慧正于杰封彩云谢晨波刘东钟志庆苑克娥曹开法黄见周军王英俭
关键词:卷云激光雷达光学厚度
吸湿性粒子的播撒浓度对降水的影响
本文利用北京2005年6月25日08时的探空资料,通过改进的NCAR气块模式模拟了不同播撒浓度下,大尺度吸湿性粒子(2.5-10μm)对对流性暖云降水粒子生成及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撒浓度的增加,毛毛雨水含量峰值出...
封彩云郭学良王式功
关键词:降水过程
下垫面类型数据对四川一次降水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2024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下垫面对西南地区暴雨的影响,本文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WRF-ARW (V3.9.1版),利用WRF自带的MODIS陆面数据和全球30米精细地表覆盖产品(GLC_FCS30-2020)数据,对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敏感性试验,通过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从动力作用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分析不同陆面数据对此次降水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1) 此次降水过程是在槽前西南气流、西南低涡以及低空急流加强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大巴山地区,降水带呈东北–西南走向,降水强中心出现在四川东北部。2) 两个实验均较好地模拟了此次降水过程。两个模拟的结果在降水水平分布上均偏强、偏西,在时间演变上降水量级更强,峰值持续时间也更长。GLC的模拟结果更加接近观测数据,优化了降水模拟。3) 动力场上,GLC数据模拟出了更弱的辐合,导致了更小垂直速度,在动力抬升方面优化了降水模拟。4) 水汽条件上,近地面水汽含量分布与下垫面类型分布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降水区附近,GLC数据集模拟出更少的水汽含量、更弱的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辐合,减小了模拟的降水量,在水汽条件方面优化了降水模拟。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underlying surface on heavy rainfall in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this paper uses the non-hydrostatic mesoscale numerical model WRF-ARW (version 3.9.1). Using MODIS land surface data provided by WRF and the global 30-meter refined land cover product (GLC_FCS30-2020), a numerical sensitivity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a heavy rainfall event that occurred in the Sichuan Basin. Through meteorological diagnostic analysis, the simulation of this rainfall process using different land surface data wa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dynamic effects and moisture condition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is precipitation process is caused by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he southwest airfl
单松林封彩云
关键词:下垫面数值模拟
污染条件下播撒吸湿性物质对云和降水的影响
本文利用NCAR的气块模式研究了在污染条件下播撒不同尺度的吸湿性物质对暖云初始云和降水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暖云过程中,播撒0.1-1μm的粒子所生成的初始滴谱分布的峰值数浓度最小,但总的数浓度最大,滴的尺度小,谱宽较...
封彩云郭学良王式功
关键词:气溶胶粒子播撒降水
不同资料同化对四川一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评估中尺度模式同化常规地面、探空和雷达径向风等不同观测资料对四川暴雨预报性能的影响,以2020年6月14—18日四川一次暴雨过程为例,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和GSI(Grid Point 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同化系统,对常规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别和同时进行循环同化,开展数值模拟试验,定性和定量地对比分析三组同化试验的降水模拟效果。结果表明:WRF模式结合GSI同化系统对此次暴雨有较好的模拟。针对21 h累积降水模拟,同化常规观测资料较好地改善了暴雨雨带的走向和暴雨的落区;同化雷达资料对降水强度、暴雨范围和小到中雨预报表现较好,小到中雨的ETS评分平均提升0.05;同时同化两种资料对大雨的ETS、POD、FAR和BIAS评分都有改善。针对半日累积降水预报,同化雷达资料对降水趋势的模拟表现最好,同化包括雷达资料的试验对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改善。针对3 h累积降水预报,同化试验对降水演变均有改善,同化雷达资料表现最好。模式对夜间降水的模拟普遍优于白天,同化试验的改善时段也主要集中在夜间,同化常规资料表现显著。综合21 h、半日和3 h累积降水预报评分结果,同时同化多种资料的降水预报效果不绝对优于仅同化一种资料的降水预报,但至少优于一种资料同化的降水预报评分结果。
文影封彩云余莲
关键词:资料同化数值模拟雷达资料暴雨
近几十年青藏高原热源影响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本文对近几十年关于青藏高原热源、西南地区降水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热源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和时间阶段性。不同来源和时间长度的资料,对热源计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对于夏季热源的结论都比较一致。2)西南川渝地区的降水,在川西高原、云南中部以北高海拔地区年总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而在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丘陵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的减少和增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明显。3)青藏高原热源与西南地区降水之间有明显的关联。但对于不同热源区对于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研究较少。
余莲封彩云李小兰崔洋
关键词:青藏高原热源
中国北方水汽与云和降水的关系被引量:24
2009年
利用中国35°N以北地区1961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58个探空站逐日高空观测资料以及地面观测的逐日总云量、低云量、降水量资料,分析了42a来中国北方各区水汽质量分数的变化特征,水汽质量分数与总云量、低云量以及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逐区讨论了水汽质量分数与总云量、低云量和降水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地区42a水汽质量分数有微弱的增加;水汽质量分数与云量、降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水汽质量分数与云量、降水量的相关中,平均水汽质量分数与低云量、降水量的正相关最显著;云量与降水量的相关中,低云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最显著.这三种相关的季节变化特征均为春季最显著,秋、夏季次之,冬季最弱.沙区的各相关系数均低于非沙区的,说明荒漠化对空中水资源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沙尘暴多发的春季,这一影响就更显著了.
封彩云王式功尚可政杨德保文小航
关键词:云量降水量荒漠化
吸湿性粒子的播撒浓度对降水的影响
本文利用北京2005年6月25日08时的探空资料,通过改进的NCAR气块模式模拟了不同播撒浓度下,大尺度吸湿性粒子(2.5-10μm)对对流性暖云降水粒子生成及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撒浓度的增加,毛毛雨水含量峰值出...
封彩云郭学良王式功
关键词:降水
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大气环流的输送异常Ⅱ:能量输送异常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偏早年和偏晚年能量输送差异。结果表明:1)E-P通量输送区域性明显,高层200hPa和低层850hPa,高原西侧、中国中东部和中太平洋辐散偏强,高原主体、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辐合偏强;中层500hPa,基本都是辐散偏强或是辐合偏弱。2)E-P通量垂直结构差异明显,早年高原南侧高层辐合异常偏弱,中纬度中高层和高纬度低层辐散异常偏弱;早年中低纬度中高层西风异常减速,高纬度高层西风异常加速。3)高层温度场在西伯利亚、中国地区、北太平洋地区是异常偏暖,在中国东南部和俄罗斯中东部异常偏冷;中层和低层的分布相似,与高层刚好相反。高度场差异分布一致,早年在西伯利亚和北太平洋为高度场异常偏高,而在中国中南部、俄罗斯中东部和赤道中太平洋为高度场异常偏低;海温异常偏暖和偏冷的区域与850hPa温度场的分布非常一致。
封彩云余莲
关键词:南海季风E-P通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