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斌

作品数:9 被引量:211H指数:6
供职机构: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站
  • 2篇智能变电站
  • 2篇距离保护
  • 2篇故障定位
  • 2篇过负荷
  • 2篇变电
  • 2篇变电站
  • 1篇单相
  • 1篇单相接地
  • 1篇单相接地故障
  • 1篇电流
  • 1篇电流互感器
  • 1篇电网
  • 1篇信息共享
  • 1篇硬件
  • 1篇有源
  • 1篇在线监测
  • 1篇在线监测与诊...
  • 1篇在线检测
  • 1篇智能分布式

机构

  • 9篇国电南瑞科技...
  • 4篇国网电力科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作者

  • 9篇宋斌
  • 2篇周华良
  • 2篇李辉
  • 2篇宋斌
  • 2篇万洛飞
  • 2篇李志坚
  • 1篇唐成虹
  • 1篇刁东宇
  • 1篇檀永
  • 1篇汪世平
  • 1篇胡钰林
  • 1篇安林
  • 1篇李友军
  • 1篇侯明国
  • 1篇吴海
  • 1篇饶丹
  • 1篇邹志杨
  • 1篇潘书燕
  • 1篇沈健
  • 1篇杨志宏

传媒

  • 5篇电力系统自动...
  • 2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电力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研制及其关键技术被引量:37
2019年
分布式线路故障诊断系统作为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位置定位服务的关键产品,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际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安装的线路监测终端、监测运维中心站和移动终端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故障诊断服务系统。阐述了产品与系统的关键实现方案,并提出了基于监测终端的供能及其管理、高速采样及同步、时间同步及坐标定位、行波启动及识别处理技术,基于监测运维中心站的双机冗余和数据安全隔离、测距和故障识别、GIS信息与微气象服务技术以及移动终端App安全服务等自主关键技术。所述系统产品顺利通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组织的测试与认证并在西部特高压交流1 000 kV输电线路上挂网运行,取得了稳定可靠运行的实际效果。
周华良宋斌宋斌宋斌刁东宇夏雨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系统故障定位
具有防过负荷误动的距离保护新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事故潮流易造成线路传统距离保护III段误动的隐性故障问题,详细研究了过负荷和故障在Uφcosφφ和电压序分量相位等电气特征差异,提出了一种具有防过负荷误动的距离保护III段新方法。此方法包括两部分:基于Uφφcos(φφφ+90°-φline)<0.5UNN的全相过负荷与相间故障识别方法;基于电流不对程度、ARG(U·φ2/U·0)和ARG(U·φ1/U·0)的非全相过负荷与单相接地故障识别方法。介绍了具有防止过负荷误动的距离保护III段实施方案,并通过了RTDS仿真试验验证。
李辉宋斌许捷陈兴松
关键词:距离保护过负荷单相接地故障
有源配电网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实现方法被引量:63
2015年
对现有的馈线自动化(FA)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针对有源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节点配置方法和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高速通信处理机制的智能分布式FA实现方法。该方法结合功率方向保护元件与智能分布式对等网络(peer to peer)的通信特点,既满足了有源配电网FA的需求,又降低了故障处理过程对终端间通信信息的依赖问题;还提出了通道异常的后备处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越级跳闸。基于以上智能分布式FA实现方法,结合IEC 61850标准化建模技术及GOOSE高速信息交互技术,采用双核CPU平台设计研制了新型智能配电终端装置。该装置可快速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目前,该装置已在全国多个重点工程中投入运行。
唐成虹杨志宏宋斌朱亚军
关键词:馈线自动化分布式电源
一种基于拖尾电流识别的失灵保护实现被引量:12
2017年
当断路器跳开后,电流互感器(CT)二次侧产生的拖尾电流延长了失灵电流元件的返回时间,有可能造成断路器失灵保护误动作。目前工程上多采用增加失灵保护动作延时来躲避拖尾电流影响,但这会增加断路器真正失灵时失灵保护的动作时间,偏离了继电保护的快速性特点。基于拖尾电流和非拖尾电流在波形特点上的差异性,对拖尾电流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一经识别出拖尾电流,立即闭锁失灵保护,消除拖尾电流对失灵保护产生的不利影响。利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对基于拖尾电流闭锁的失灵保护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拖尾电流闭锁的失灵保护能准确识别断路器跳开后的拖尾电流,在故障电流条件下不拒动,在拖尾电流条件下不误动,动作行为可靠。
万洛飞李志坚宋斌龙锋赵瑞辰
关键词:失灵保护电流互感器波形识别RTDS
就地化装置硬件外特性的在线监测与诊断方法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电力二次就地化装置运行维护面临的新要求和挑战,从就地化装置硬件外特性的角度出发,系统性地分析了典型就地化装置的交流量输入接口、供电电源输入接口、光纤通信通道、开关量输入回路、工作指示灯,以及装置外部环境状态等电气与物理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在线监测与诊断方法。根据就地化装置硬件外特性的诊断结果,构建了硬件接口状态判据矩阵,形成了典型的故障诊断结果。
周华良汪世平宋斌汪世平宋斌宋斌
关键词:在线监测状态矩阵
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控制装置的研制被引量:14
2016年
站域保护控制装置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全站的模拟量、开入量、开出量的全景信息共享获取,实现全站的保护和控制功能。文中重点介绍了基于全站功能集成的站域保护控制装置的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针对变电站改建和扩建带来的模型升级和功能扩展问题,采用"搭积木"组合方式实现智能电子设备能力描述(ICD)模型的灵活扩展,采用平台软件与应用软件模块解耦方式实现功能的可灵活裁剪。文中应用哈希算法对网络流量进行抑制,提出基于合并单元采样序号自学习调整秒脉冲宽度的方法,以及采用单一数据源失步不闭锁保护的方法。同时,提出基于全站主接线拓扑结构闭锁的简易母线保护、合闸于故障的加速保护和变压器死区保护联跳各侧的保护方案,优化装置的后备保护功能。通过对装置的动模、数据流量等测试结果表明,站域保护装置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要求,证明其在智能变电站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李志坚潘书燕宋斌王寅丞甘云华万洛飞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信息共享网络风暴
智能变电站测控与同步相量测量集成装置研制被引量:4
2016年
不同设备的集成化及优化整合是智能变电站长远发展的方向。在分析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与同步相量测量功能构成及共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测控与同步相量测量功能融合的技术方案,并研制样机。详细介绍装置软硬件架构,分析装置开发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深入讨论带外干扰下提高装置测量精度的方法,并对融合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实验测试表明装置测量精度满足测控与PMU相关规范的指标要求。
沈健宋斌张道农檀永侯明国张敏何永君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测控相量测量单元
一种距离保护Ⅲ段防过负荷误动的方法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传统距离保护Ⅲ段不能正确识别过负荷和故障的问题,详细研究了过负荷和故障情况下电流不对称度、Ucosφ和电压相位变化等电气特点的特征差异,提出了一种识别过负荷和故障的新方法。此方法基于电流不对称度、故障处电弧电压与系统中最低电压的差异以及电压相位变化,不仅实现了对称过负荷与各种故障的识别,而且通过比较不对称过负荷和单相高阻接地时电压相位变化差异解决了不对称过负荷和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的识别技术难题。通过RTDS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既可有效防止对称和不对称过负荷时距离保护Ⅲ段误动,又能够保证在各种故障时可靠开放距离保护Ⅲ段。
李辉宋斌胡钰林李友军
关键词:过负荷
继电保护相关二次回路的在线状态检测技术被引量:70
2014年
详细分析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关键技术,并对交流二次回路、开关量输入二次回路、断路器操作二次回路等继电保护相关重要二次回路的状态在线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交流二次回路的在线状态检测,提出了对其交流输入量及对比参照量进行分析的解决方案,并针对单重化、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分别提出了交流二次回路在线状态检测的具体方案;对于开关量输入二次回路的在线状态检测,提出了利用微机保护对某些类型的开入量进行异常检测的方案;对于断路器二次操作回路的在线状态检测,设计了具体的状态检测电路,详细分析了基于双继电器接点串联方法进行跳合闸出口接点可靠性检测的方法。
叶远波孙月琴黄太贵陈玉兰王正航宋斌
关键词: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状态检修在线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