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参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规范化治疗病房的创建,探索临床药师应用"合作药物治疗管理(collaborative drug therapy management,CDTM)"工作模式在CINV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9年8月,福建省立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始构建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CDTM化疗患者无恶心呕吐管理工作模式,对首次接受化疗患者的CINV进行全面管理,通过建档、制订个体化止吐方案,提供药学监护、用药教育等方式,参与患者CINV的治疗。收集2019年6—12月就诊于我院肿瘤内科患者的信息,比较CDTM模式实施前后肿瘤化疗患者CINV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30例初诊为肿瘤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其中CDTM模式实施前(2019年6—7月)34例,CDTM模式实施后(2019年8—12月)96例。与CDTM模式实施前比较,临床药师采用CDTM模式后,患者的CINV总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高中度致吐风险患者的CINV发生率明显降低;另外,患者的呕吐功能性生活指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CDTM工作模式,可在CINV规范化治疗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目的评价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软件对两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结果显示非布司他组血尿酸浓度达标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别嘌醇组(61.83% vs 42.45%),且呈剂量相关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低于别嘌醇组(52.84% vs 53.04%)。结论非布司他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别嘌醇。
目的:基于中国卫生服务体系角度评价丁苯酞对比安慰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经济性。方法:基于丁苯酞的Ⅲ期对照试验和已发表的文献数据构建Markov模型,模拟患者终身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ICER),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检验模型的不确定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组患者比安慰剂组患者在多获得0.28个QALYs的同时成本增加了2750.66元,ICER值为9700.31元/QALY,小于0.5倍人均GDP,丁苯酞组患者比安慰剂组治疗缺血性卒中更具有经济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对模型结果影响程度最大的4个因素分别是mRS3-5状态的首次住院成本、mRS0-2状态的首次住院成本、贴现率和mRS0-2状态的效用值。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丁苯酞组患者比安慰剂组患者在NIHSS评分4~7、8~14和15~253个亚组中的ICER值分别为16430.66、3146.91和9745.38元/QALY,均小于0.5倍人均GDP。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丁苯酞相较于安慰剂方案在0.5倍人均GDP的阈值下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98%。丁苯酞在NIHSS评分4~7、8~14和15~253个亚组中具有经济性的概率分别为84%、97%和87%。结论:在我国0.5倍人均GDP的意愿支付值之下,丁苯酞在接受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再灌注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