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全明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质量检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航天支撑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炭复合材料
  • 1篇信息化
  • 1篇英文
  • 1篇质量成本控制
  • 1篇烧蚀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碳纳米管增强
  • 1篇炭纤维
  • 1篇组织和力学性...
  • 1篇纤维取向
  • 1篇力学性能
  • 1篇连接件
  • 1篇螺栓
  • 1篇螺栓连接
  • 1篇螺栓连接件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 1篇降本增效

机构

  • 4篇质量检验中心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高全明
  • 3篇李克智
  • 2篇郭领军
  • 2篇王杰
  • 1篇宋强
  • 1篇兰逢涛
  • 1篇强琪
  • 1篇李贺军
  • 1篇李照谦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管理观察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炭布叠层穿刺C/C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被引量:15
2012年
以炭布叠层穿刺结构作为预制体,通过热梯度化学气相沉积(TCVI)工艺,制备了C/C复合材料,并沿不同纤维增强方向加工出C/C复合材料螺栓。考虑到机械加工对C/C复合材料性能的损伤,提出了C/C复合材料螺栓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模具,对所制备连接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并利用偏光显微镜(P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C复合材料螺栓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螺栓具有较好的抗拉和抗剪能力,沿平行于炭布X-Y面方向(xy向)加工的C/C复合材料连接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螺柱的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分别为52.3 MPa和49.8 MPa,圆柱销剪切强度为52.2 MPa。
王杰李克智郭领军李贺军李伟高全明李照谦
关键词:螺栓力学性能
密度和纤维取向对炭/炭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0
2010年
采用不同的预制体和致密化方法制备了密度不同的5种炭/炭复合材料(密度范围1.77g/cm3~1.85g/cm3)。用氧-乙炔焰对试样进行了烧蚀试验,并用SEM表征了烧蚀后材料的形貌。结果表明:烧蚀后,与乙炔焰成30o角的纤维变成楔形,而与火焰平行的纤维变成直径为3.5μm~4.5μm的针状,针状纤维更易被火焰烧蚀而钝化。部分宏观孔(直径为1.0mm~1.26mm)、针状微孔及界面裂纹等缺陷处更易被烧蚀而变成烧蚀坑。包裹纤维的沥青炭层由于热解炭基体的不连续而出现了严重的剥蚀。高密度材料(1.85g/cm3)具有良好的抗烧蚀性能。
Shameel Farhan李克智郭领军高全明兰逢涛
关键词:炭纤维烧蚀
浅析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质量成本控制
2010年
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是当今企业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质量成本控制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一些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高全明
关键词:降本增效信息化
碳纳米管增强YAST微晶玻璃连接C/C复合材料与LAS陶瓷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增强YAST(Y2O3-Al2O3-SiO2-TiO2)微晶玻璃中间层的方法,以期改善LAS陶瓷/C-C复合材料接头的力学性能。实验中,采用原位生成碳纳米管和直接加入碳纳米管2种方法,制备出具有不同含量碳纳米管的中间层粉体,并将这些玻璃粉体作为中间层对C/C复合材料与LAS陶瓷进行热压连接。利用SEM、XRD等测试手段对接头的断口形貌、断口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碳纳米管在微晶玻璃基体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其中间层断面具有明显的碳纳米管拔出现象,且无明显的贯穿性裂纹,其接头的平均剪切强度达到26.07 MPa。
强琪李克智高全明宋强王杰
关键词:碳纳米管C/C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