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卫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霍英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趋磁螺菌中磁小体链装配相关基因及其功能
- 2011年
- 趋磁细菌(MTB)依赖于体内磁小体结构在磁场中取向,多个磁小体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排列是形成菌体内生物磁罗盘的重要环节.多数趋磁细菌中磁小体成链排列,有效增加了细胞磁偶极矩,从而使菌体表现出在环境磁场中定向的能力.趋磁螺菌M.magneticum AMB-1和M.gryphiswaldense MSR-1中磁小体均沿细胞长轴形成一条磁小体链.通过对相关基因突变体表型的研究,结合对磁小体链形成过程的实时动态观察,人们已初步了解MamJ、MamK和MamA等基因在磁小体链装配和维护过程中的功能.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趋磁螺菌磁小体链装配过程中重要功能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AMB-1和MSR-1中磁小体链装配的差异.
- 解春兰郑平潘卫东
- 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体内磁性物质定位和定量检测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地磁定向是昆虫远距离迁飞定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以迁飞性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虫体内磁性物质定量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MPMS-7型超导量子磁强计检测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体内的磁性物质,并将经普鲁士蓝染色后的虫体超薄石蜡切片于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磁性物质的分布状况,最后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对虫体内的磁性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超导量子磁强计检测发现,仅在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腹部的磁滞曲线有明显闭合现象,证明该部位存在磁性物质;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普鲁士蓝沉淀主要呈点簇状存在于虫体腹部,证明该部位存在铁磁性物质;通过等离子发射光谱检测发现,同一性别长翅型成虫体内铁离子含量显著高于短翅型成虫,且相同翅型雄成虫体内铁离子含量显著高于雌成虫。【结论】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腹部普遍存在铁磁性物质,且不同翅型和性别间磁性物质含量差异显著。
- 颜学宾刘宇新姚亮宇王文肖潘卫东陈法军
- 关键词:褐飞虱翅型性别磁性物质原子发射光谱法
- 趋磁细菌的磁小体结构相关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趋磁细菌的磁小体由双层脂分子包被,膜上含有很多特异性的可溶和跨膜蛋白,在磁小体基质和颗粒间连接中还存在其他结构相关蛋白.趋磁细菌通过对磁小体膜或结构相关蛋白的遗传调控,实现从铁的吸收、氧化和还原—铁氧化体的沉积和成晶—磁小体链的装配和维护等一系列环节,取得了原核细胞中的最高结构水平之一——膜状细胞器结构.趋磁细菌借助磁小体结构对外界磁场(包括地磁场)信号作出响应亦提供了一个磁感受生物物理机制和地磁生物效应的简单模型.
- 潘卫东吕静陈传芳宋涛
- 关键词:趋磁细菌磁小体
- 用于靶向热疗实验的交变磁场系统研制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构建了用于磁颗粒靶向热疗的实验平台并进行了磁小体加热实验。在分析实验要求的基础上,文中首先提出了高频磁场发生装置的设计方案,设计制作了C型磁体,搭建了频率和幅值可调的高频激励源。随后利用自制磁场测量探头对各频率点的磁场强度及其分布均匀性进行测量,对该实验平台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初步评估。最后通过对含有趋磁细菌AMB-1的磁小体和磁流体进行加热实验,证明了磁小体具有较好的产热率和加热效果,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 武丹于阳马秋峰赵武贻胡丽丽吕静潘卫东宋涛
- 关键词:串联谐振比吸收率磁小体
- 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磁铁矿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11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铁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人脑内有生物磁铁矿的存在。磁铁矿是一种含有两种价态铁的铁氧复合物,呈反铁磁性耦合,在AD病人脑中其含量和结构均出现异常,表明磁铁矿在AD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氧化应激可能是磁铁矿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深入研究磁铁矿的形成机制以及调控因素,可以为解析AD的发病机制,以及电磁场生物学效应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 李玥潘卫东宋涛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铁铁蛋白磁铁矿电磁场
- 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机制判别的优化方法
- 2016年
- 研究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机制的常用方法是二次作图法.本文针对二次作图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对顺序机制和乒乓机制下的双倒数速度方程的常系数进行拟合求解,通过比较两种拟合方程下得到的残差平方和判别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通过实例计算证明该优化算法具有可靠性强、计算过程简单的特点,在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机制判别的准确性方面更具优势.
- 魏昭潘卫东宋涛
-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最小二乘拟合优化算法
- 褐飞虱成虫体内磁性物质检测被引量:7
- 2011年
- 地磁定向是昆虫远距离迁飞定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以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为研究对象,利用MPMS-7型号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磁场范围为±4.8mA/m,温度范围为1.9~400K)检测虫体内的磁性物质,明确其体内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褐飞虱长翅型雄成虫整个虫体的温度退磁曲线在T=220K处无明显拐点,磁滞回线无明显闭合现象;长翅型雌成虫及短翅型雌、雄成虫整体磁性物质检测结果与长翅型雄成虫类似,说明利用成虫整体进行磁性物质检测效果不明显。分体段检测时,褐飞虱短翅型和长翅型雌、雄成虫腹部温度退磁曲线在T=220K处有明显拐点,且磁滞回线明显闭合,说明该部位有磁滞(即矫顽力)存在,也即存在着磁性物质;而短翅型和长翅型雌、雄成虫头胸部的磁滞回线无闭合现象,说明该部位无磁性物质存在。褐飞虱虫体内磁性物质的存在为其远距离迁飞过程中实现地磁定向提供了物质基础。
- 解春兰李志毅隋贺潘卫东陈法军
- 关键词:褐飞虱翅型迁飞磁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