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莉
- 作品数:39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应用流式细胞术探讨大肠癌细胞DNA倍体类型与预后的关系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细胞DNA倍体类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125例大肠癌术后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块进行DNA含量分析。结果 异倍体肿瘤占63.2%(79/125),二倍体肿瘤占36.8%(46/125)。二倍体肿瘤的DNA含量明显低于异倍体肿瘤;二倍体肿瘤的G_0/G_1期细胞数明显高于异倍体肿瘤,而S、G_2M期细胞数则明显低于异倍体肿瘤。大肠癌DNA倍体类型与病人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性别、病理分级,Dukes分期等均无明显关系,但与病人的预后有明显的关系:二倍体肿瘤病人的五年生存率为76.8%;非二倍体肿瘤病人的五年生存率为23.9%,二者经统计学处理的极显著差异(P<0.01)。在同一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中,也显示同样的结果。结论 大肠癌DNA倍体性的分析可以作为判定病人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是对Dukes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级的一个极有价值的补充指标。
- 吴瑾李晓莉于雁宁小明
- 关键词:大肠癌流式细胞术DNA
- 奈西雅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奈西雅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作用及毒副作用,并与欧必亭对比。方法 对72例病人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成奈西雅组36例和欧必亭组36例,对各种恶性肿瘤均给予五日化疗方案。方案中大部分含有顺铂,其余含有表阿霉素。在化疗的1、3、5日化疗前给予止吐药物,观察1~7日止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在1、3、5日给止吐药时,奈西雅的止恶心、止呕吐有效率高于欧必亭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2、4日奈西雅组止恶心呕吐有效率高于欧必亭组,但P>0.05,在6、7日奈西雅组止恶心有效率显著高于欧必亭组(P<0.05);虽然在6、7日两组止呕吐有效率P>0.05,但奈西雅组明显高于欧必亭组;而且,奈西雅组的副反应更轻微,尤其是腹胀,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欧必亭组(P<0.05)。结论 在临床五日化疗方案中,仅在第1、3、5日化疗前应用奈西雅即能起到很好的止恶心呕吐作用,且疗效优于同样价位的欧必亭。止恶心,呕吐有效率高,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
- 李晓莉田启英吴瑾
- 关键词:化疗恶心呕吐奈西雅副作用
-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观察非铂类药物吉西他滨(健择)和多西紫杉醇(泰索帝)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NSCLC给予健择1000mg/m2,d1,d8,静脉滴注30min,泰索帝75mg/m2,d1,静脉滴注,28d为一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全组40例可评价疗效,无CR,PR14例,总有效率为35%(CR+PR),SD30%(12/40),PD32.5%(13/40),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疾病进展时间为7.2个月;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5/40)和12.5%(5/40)。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下降有13例(32.5%),Ⅲ~Ⅳ度血小板下降有7例(17.5%);非血液学毒性表现为恶心及呕吐,Ⅰ~Ⅱ度有30例(75%),无Ⅲ~Ⅳ度恶心及呕吐;口腔粘膜炎有14例(35%),便秘有20例(50%),几乎所有患者均脱发。结论:吉西他滨和多西紫杉醇联合对于晚期NSCLC疗效较理想,不良反应较低,经过防治可以耐受,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意义,是可以替代铂类药物的有效方案。
- 董海鹰陈公琰李晓莉
- 关键词: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非小细胞肺癌化学疗法
- 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董海鹰陈公琰李晓莉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拓扑替康复发顺铂CANCER男性肿瘤
- E3泛素连接酶FBXL5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泛素化修饰是蛋白质降解的信号,调节体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途径之一,密切参与细胞周期、信号转导、DNA修复、免疫反应、一录调控等。泛素化修饰中的泛素连接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泛素化修饰被3种关键酶共同介导,其中E3泛素连接酶介导活泛素分子从结合酶E2转移到底物,不同的泛素连接酶靶向不同的底物蛋白,决定泛素化修饰的特异性,故E3连接酶于泛素化修饰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
- 贺景超李晓莉
- 关键词:REPEATE3泛素连接酶恶性肿瘤
- TIP30和 VEGF -C 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TIP3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SCL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SCLC原发灶中TIP30和VEGF-C的表达。结果68例SCLC组织中TIP30和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35/68)、54.4%(37/68)。 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吸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30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VEGF-C与TIP30表达呈负相关。 TIP30表达阳性SCLC患者的DFS和OS较长。相反,VEGF-C表达阳性SCLC患者的DFS和OS较短。 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IP30和VEGF-C表达是SCLC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1)。结论 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TIP30阴性和VEGF-C阳性表达的SCLC患者预后差。
- 李晓莉高伊娜李建慧王艳颖马玉彦
- 关键词:TIP3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
- 纵隔原发恶性淋巴瘤(附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崔淑珍贾素文李晓莉李桃贤贺晓慧高会尤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细胞型上腔静脉综合征喉返神经小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
- FGFR1和IGF1R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0例肺鳞癌术后患者的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GFR1、IGF1R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肺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FGFR1、IGF1R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92%(135/260)、55.4%(144/260),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2.5%(13/40)、30.0%(1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吸烟、淋巴结转移有关,IGF1R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5)。FGFR1、IGF1R蛋白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21个月、38.48个月,均低于阴性表达者的42.55个月、42.51个月(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GFR1、IGF1R表达及淋巴结转移为肺鳞癌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 FGFR1、IGF1R均参与了肺鳞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二者均为肺鳞癌的不良预后指标,并有望成为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 周永芳王萌闫安李晓莉
- 关键词:肺鳞癌
- IGF-1R和IRS-1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究其在肺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6例肺鳞癌组织与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GF-1R、IRS-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IGF -1R 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表达率分别为54.07%和32.5%,IRS-1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其表达率分别为38.21%和70%,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GF-1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IRS-1的表达与肺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 IGF-1R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IGF-1R阴性表达组患者,IRS-1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IRS-1阴性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 IGF-1R与IRS-1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125,P<0.001)。结论 IGF-1R、IRS-1都参与了肺鳞癌的发生、发展,且IGF-1R为独立预后因子。
- 刘亚楠陈莉娜张静周永芳李晓莉
- 关键词:IGF-1RIRS-1肺肿瘤鳞癌
- E-选择素及其配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05年
-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研究表明: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均存在细胞黏附分子及其介导的黏附行为的改变.其中,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造成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的重要环节.E-selectin是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中的一员,在激活的内皮细胞表达,其配体SleX、SleA存在于肝癌、食道癌、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两者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E-selectin及其配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赵艳滨李晓莉
- 关键词:肿瘤关系E-选择素器官特异性转移内皮细胞表达肿瘤侵袭转移选择素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