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俊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1篇多相流
  • 1篇压力脉动
  • 1篇统计分析
  • 1篇中压
  • 1篇流态化
  • 1篇流体力学
  • 1篇聚结
  • 1篇计算流体力学
  • 1篇搅拌
  • 1篇搅拌流化床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化扬子...

作者

  • 3篇王嘉骏
  • 3篇冯连芳
  • 3篇张永俊
  • 2篇顾雪萍
  • 1篇柏基业
  • 1篇韩颖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化工设备与管...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搅拌流化床的研究与应用
2013年
传统流化床中引入搅拌构件具有促进流态化、强化传热、防止颗粒粘结结块等优点,在干燥、造粒、聚合等物理及化学过程显示出优越性,工业应用前景广阔。搅拌桨形式、搅拌转速等操作条件对流化特性和传热过程影响显著,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可以为搅拌流化床的设计放大和过程强化提供依据。
柏基业张永俊韩颖王嘉骏冯连芳
关键词:搅拌流化床计算流体力学
黏性颗粒流态化的气固流动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黏性颗粒间存在较强的范德华力、液体桥力、静电力等黏附力作用,在流态化时易发生聚团现象,影响流化床的正常操作.连续介质模型、离散颗粒模型和拟颗粒模型用于研究颗粒聚团流态化行为时各有优缺点.基于欧拉方法的连续介质模型无法具体描述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拉格朗日法则能从颗粒微观受力、颗粒碰撞、聚团流动等多尺度研究黏性颗粒的流态化特性.但受限于巨大的运算量,离散颗粒模型模拟的颗粒数有限,拟颗粒模型目前仅适合处理纳微尺度问题.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基于拉格朗日法的黏性颗粒流动模型应用前景广阔.
张永俊王嘉骏顾雪萍冯连芳
关键词:流态化
气固搅拌流化床中压力脉动特性被引量:8
2016年
气固搅拌流化床反应器可用于黏结性聚合物颗粒的流态化过程,流化床中通气湍动与搅拌的相互作用关系仍不明确。通过压力脉动的统计分析、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分析,考察了搅拌桨型式和搅拌转速对流态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搅拌转速和搅拌桨型式对床层压力影响较小,但对压力脉动影响显著。搅拌流化床中搅拌与通气湍动对流态化共同作用,双层锚式桨、框式桨等小桨叶面积的搅拌桨在较高转速条件下能强化流态化过程,与普通流化床相比具有更小的气泡尺寸和压力脉动,搅拌可抑制气泡聚并、破碎气泡,维持床层均匀流态化;而新型具有大桨叶面积的自清洁桨的搅拌作用强烈,在较高的转速下易形成桨叶前方的颗粒堆积和桨叶后方的气体短路等非正常流化现象,适宜于中等转速的操作条件。
张永俊王嘉骏顾雪萍冯连芳
关键词:流化床压力脉动统计分析多相流聚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