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萍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6篇心肌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梗死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预后
  • 3篇电图
  • 3篇动脉介入
  • 3篇心病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心脏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术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20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20篇张晓萍
  • 7篇马琳
  • 4篇杨清波
  • 2篇焦丽萍
  • 1篇刘彦君
  • 1篇牛少辉
  • 1篇杨鹏伟

传媒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感染、炎症、...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 10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CU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CCU收治的57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感染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将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机械通气、入院心功能(Killip分级)、留置导尿管、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梗死部位和吸烟史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可能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CCU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79例CCU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现院内感染51例,感染发生率为8.8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共26例,占50.98%;51例感染病人送检标本55份,共检出41株病原菌,检出率为74.55%;检出病原菌最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占29.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糖尿病史和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吸烟史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紧密联系,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CCU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吸烟史。
周桂玲张晓萍马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120例为心衰伴肺部感染组,选取同期我院肺部感染患者120例为肺部感染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结果心衰伴肺部感染组CHE为(3898.33±2195.43)U/L,CHE异常率为75.83%,BNP为(6753.79±7492.85.43)ng/L;肺部感染组CHE为(5303.43±2154.54)U/L,CHE异常率为46.67%,BNP为(2145.93±2044.53)ng/L;对照组CHE为(8137.38±1864.75)U/L,CHE异常率为5.83%,BNP为(94.54±65.43)ng/L。心衰伴肺部感染组CHE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CHE异常率和BNP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伴肺部感染组CHE水平与BNP水平呈负相关(r=-0.314,P<0.05)。生存患者CHE异常率为67.06%(57/85),死亡患者为97.14%(34/3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降低,为评价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陈艺娜张晓萍
关键词: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血清胆碱酯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住院的冠心病PCI手术患者154例。术前采取静脉血标本检测MPV,根据中位MPV值分为低MPV组(MPV<9.5 fl)和高MPV组(MPV≥9.5fl)。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绘制出研究对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PV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高MPV组PLT明显低于低MPV组,而PDW、P-LCR均高于低MPV组(P<0.05)。术后随访1年,高MPV组总MACE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PV组(P<0.05);患者术前MPV与PDW、P-LCR存在正相关,与PLT存在负相关(r=0.612、0.913、-0.306,均P<0.05)。高MPV是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46,95%CI:1.097~2.179)。血浆中MPV预测冠心病PCI手术患者1年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95%CI:0.4641~0.869;P<0.05),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68%。结论在接受PCI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MPV是1年随访期MACE的预测因子,有助于PCI术前进行风险分层以及辅助冠心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马琳张晓萍周桂玲牛少辉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体积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预后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检测的临床意义
2007年
张晓萍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临床预后APE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发晕厥12例分析
2007年
张晓萍
关键词: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晕厥无创检测冠心病
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6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16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反复局部溶栓治疗。结果165例病人经治疗1周后治愈58例,好转102例,治愈好转率97%。其中病程超过7d者23例,治愈好转率83%。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反复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且对病程超过1周者,也可考虑溶栓。
张晓萍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局部溶栓
心脏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和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心脏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7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中不同类型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合并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与无传导阻滞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的不同。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中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30.5%。②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中,下壁组明显高于前壁组;而前壁组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下壁组。③合并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其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无传导阻滞组。结论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与心肌梗死部位有关,可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对临床预后有重要影响。
张晓萍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脏传导阻滞预后死亡率
艾司洛尔联合卡维地洛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炎症反应、免疫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联合卡维地洛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HR)、左心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2015年12月—2019年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1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硬币投掷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卡维地洛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艾司洛尔静脉滴注联合卡维地洛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心排血量(CO),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HO-1)、血浆脂联素(APN)、CD3^(+)、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LVEF、SV、CO、HO-1、APN、CD3^(+)、CD4^(+)、CD4^(+)/CD8^(+)、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HR、LVDD、CD8^(+)、IL-6、TNF-α、ICAM-1、hs-CRP、MDA、NO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80%(5/51例),对照组为16.00%(8/50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4,P>0.05)。结论:艾司洛尔联合卡维地洛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降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且可进一步调节HO-1、APN等因子改变,有利于病情转归。
马琳张晓萍
关键词:艾司洛尔卡维地洛血红素加氧酶1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双腔起搏治疗对急性下壁心梗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双腔起搏治疗对急性下壁心梗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清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接受双腔起搏治疗的急性下壁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观察组)、健康者(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脑钠肽及心肌肌钙蛋白指标水平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分析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LVEF)与二尖瓣舒张早期的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的峰值流速(A)(E/A)及Sra的相关性。结果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脑钠肽及心肌肌钙蛋白指标水平虽然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E/A、LVEF及Sra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术前1d的水平,术后3个月除上述指标的水平更加显著增加后,LAEF水平较术前1d亦显著增加,而LAVmin及LAVmax水平较术前1d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Sr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双腔起搏对急性下壁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血清脑钠肽和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改善心功能。
陈艺娜张晓萍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脏传导阻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血清脑钠肽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亢2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张晓萍杨清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