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娜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刑法
  • 1篇行为失范
  • 1篇职务犯罪
  • 1篇失范
  • 1篇谦抑
  • 1篇亲告罪
  • 1篇取证
  • 1篇自诉人
  • 1篇网络诽谤
  • 1篇缓刑
  • 1篇缓刑适用
  • 1篇机关
  • 1篇家庭
  • 1篇公安机关
  • 1篇法益
  • 1篇法治
  • 1篇法治化
  • 1篇犯罪
  • 1篇诽谤
  • 1篇风险社会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 2篇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

  • 5篇刘娜
  • 2篇贾宇

传媒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武汉公安干部...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风险社会下的刑法立场被引量:2
2013年
风险刑法从"风险社会"出发,提出刑法应当成为风险控制工具,主张法益保护早期化和刑罚处罚范围扩大化。但是,风险刑法理论自身存在诸多质疑之处。首先,作为其理论来源的"风险社会"并非真实的社会状态,对于风险的理解也存在误区。其次,风险刑法将风险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其立论基础,但是从这两方面并无法推演出风险刑法之主张。再次,预备犯、未遂犯犯罪化以及危险犯的出现并不能反映风险刑法之趋势。最后,风险刑法自身内含与自由保障价值冲突的局限。因此,风险刑法有借"风险社会"之名,扩张刑法范围的嫌疑。我们应当正确认识风险社会所带来的法益变动和社会治理观念变革对刑法的影响,坚守刑法的谦抑立场以回应风险社会的到来。
刘娜
关键词:风险社会风险刑法法益谦抑
劝返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被引量:11
2014年
劝返是一种新生的引渡替代措施,许多外逃人员已经通过劝返的方式回国接受刑事追诉和刑事制裁。由于欠缺法律支撑,劝返的定位和适用条件尚不明确,尤其是劝返承诺和经劝返回国自首认定上争议颇多,在实践中遭遇了重重困境,严重影响了跨国追逃的进展。要解决劝返所处困境,充分发挥其在跨国追逃中的积极作用,劝返法治化是唯一出路。
刘娜
关键词:法治化
“星二代”行为失范的家庭防控
2013年
近年来关于"星二代"的负面新闻屡见不鲜,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造成其行为失范的原因所在。家庭教育作为对人影响最为直接的因素,是造成"星二代"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加强家庭防控是解决"星二代"问题的积极举措。
贾宇刘娜
关键词:行为失范家庭
职务犯罪缓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013年
职务犯罪作为当前的一类高发型犯罪,加之其犯罪主体和所侵害法益的特殊性,一直是我国刑法的重点打击对象。而有关职务犯罪案件的判决结果,也常常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缓刑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的高适用率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争议,有必要对其适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从而"对症下药"。
刘娜
关键词:职务犯罪缓刑
网络诽谤案中自诉人取证之公权力救济被引量:6
2014年
诽谤罪作为亲告罪,采取"告诉才处理"的追诉原则,取证和起诉均由自诉人独自承担,公权力一般不得介入。但是,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诽谤愈演愈烈,而自诉人囿于举证能力之局限,使得其在此类案件中取证陷入困境,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告诉乃论"并非排斥国家追诉,公权力的介入并不会损害自诉制度之价值,在自诉人取证能力不足的境遇下,公安机关应承担起自诉权救济的责任。
刘娜贾宇
关键词:亲告罪网络诽谤取证公安机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