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振宁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表面工程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乳糖
  • 2篇乳糖酶
  • 2篇羧甲基纤维素
  • 2篇纤维
  • 2篇聚电解质
  • 2篇聚电解质复合...
  • 2篇固定化
  • 2篇复合物
  • 1篇电池
  • 1篇电解质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凝胶电解质
  • 1篇染料敏化
  • 1篇染料敏化太阳...
  • 1篇咪唑
  • 1篇纤维素
  • 1篇敏化
  • 1篇敏化太阳能电...
  • 1篇壳聚糖
  • 1篇固定化酶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作者

  • 3篇陈振宁
  • 2篇张锐
  • 1篇马英梅
  • 1篇吴晓宏
  • 1篇赵慨
  • 1篇戴晓峰
  • 1篇方桂珍
  • 1篇王艳萍

传媒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林业生物质化...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对乳糖酶的固定化研究
以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固定化乳糖酶,优化了固定化条件,分析了固定化酶的性能。结果表明:向0.5g羧甲基纤维-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的酶液2 mL,固定...
张锐陈振宁方桂珍马英梅戴晓峰
关键词:纤维素聚电解质复合物乳糖酶固定化酶
文献传递
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对乳糖酶的固定化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固定化乳糖酶,优化了固定化条件,分析了固定化酶的性能。结果表明:向0.5 g羧甲基纤维-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的酶液2 mL,固定9 h;再加入体积分数为0.5%的戊二醛,交联3 h时,固定化效果最好,酶活力为0.023 5 U/g;固定化酶最适反应温度50℃,pH值为7,游离酶的最适温度为30℃,pH值为9;固定化酶的pH值稳定性优于游离酶,热稳定性低于游离酶;重复使用3次时,稳定性较好;固定化米氏常数(Km)为0.705 1 mmol/L,较游离酶有所减小,表明底物与固定化酶亲和力增加,利于酶促反应进行。
张锐陈振宁方桂珍马英梅戴晓峰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乳糖酶固定化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凝胶电解质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为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电解液的稳定性,对凝胶电解质进行了研究.以1,2-二1甲基-3-丙基咪唑碘(DMPII)作为I-源,以3-甲氧基丙腈作为溶剂,以偏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合物(P(VDF-HFP))作为胶凝剂,N-甲基苯并咪唑作为添加剂,制备了凝胶电解质.结果表明,随着电解质中DMPII量及碘量的增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P(VDF-HFP)的质量分数为5%、DMPII及I2的浓度分别为0.8 mol/L及0.04 mol/L时,制备的凝胶电解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最高,在100 mW/cm2的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取得开路电压0.703 V,短路电流密度11.81 mA/cm2,填充因子0.618,总的光电转换效率5.13%.
陈振宁赵慨吴晓宏王艳萍
关键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凝胶电解质光电转化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