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利雯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测井
  • 3篇储层
  • 2篇油气
  • 2篇油气勘探
  • 2篇油气勘探开发
  • 2篇自然伽马
  • 2篇自然伽马测井
  • 2篇密度测井
  • 2篇勘探
  • 2篇勘探开发
  • 2篇含煤
  • 2篇含煤性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密度
  • 1篇油层
  • 1篇油层识别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层
  • 1篇油田
  • 1篇镇泾油田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6篇陈利雯
  • 4篇赵永刚
  • 3篇张松扬
  • 2篇李保华
  • 1篇温伟
  • 1篇李功强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勘探地球物理...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Bayes判别法在麻黄山西探区油层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勘探实践证实麻黄山西探区的砂岩粒度对储层的物性和含油性有较大的控制作用。利用麻黄山西探区宁东2,3,4,5区块的岩心薄片数据研究了砂岩粒度与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建立了Bayes判别函数,达到了利用测井资料自动识别岩性粒度的目的,经与岩心分析资料对比,用该方法确定的砂岩岩性粒度的正确率达到90.7%,不仅扩大了测井资料的应用范围,而且使得测井资料划分岩性更趋精细。
陈利雯张松扬赵永刚李保华
关键词:测井响应特征
麻黄山西探区油水层自动识别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麻黄山西探区区域地质特征,分析和确定了该区块不同井区的视油柱高度,并从常规测井物理参数的特征出发,分析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参数,确定了用GR、DEN、RT、RT/R0、Rxo/RT及POR(D-N)的特征值来构建该区Bayes自动判别函数,并引入不同井区的视油柱高度来进行限定,以此实现在不同井区自动判别含油性的方法。判别结果与测试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其解释符合率达87.1%,取得了较明显的应用效果。
赵永刚陈利雯
关键词:含油性
一种含煤性测井敏感参数评价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煤性测井敏感参数评价方法,属于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所述方法基于煤心刻度测井,以自然伽马测井值、密度测井值结合灰岩地层密度测井平均值,提取并建立含煤性测井快速评价指标,并形成解释模式。本发明方法实现了...
张松扬陈利雯龚劲松王晓畅张爱芹李军苏俊磊
文献传递
一种含煤性测井敏感参数评价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煤性测井敏感参数评价方法,属于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所述方法基于煤心刻度测井,以自然伽马测井值、密度测井值结合灰岩地层密度测井平均值,提取并建立含煤性测井快速评价指标,并形成解释模式。本发明方法实现了...
张松扬陈利雯龚劲松王晓畅张爱芹李军苏俊磊
文献传递
镇泾油田长8_1段储层测井相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利用镇泾油田37口井的岩心资料和EMI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来确定岩性相标志特征,系统地对长81段储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建立了地质-测井的沉积微相模式,在单井沉积微相分析、对比和多井连井剖面对比图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相相标志物的层次结构分析法和沉积体系分析法,结合测井相分析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区沉积相及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绘制了延长组长81段油层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从而划分出有利的油气富集区,为油田合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功强赵永刚陈利雯
关键词:镇泾油田沉积微相测井相
储层综合特征参数预测大牛地气田盒3段产能被引量:3
2009年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砂岩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气层的特点,应用测井综合特征参数对盒3段储层的低孔、低渗及含气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构建了气层类型的标准;在与气层实测无阻流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高、中、低产能的判别标准;选择对产能预测贡献大的比值参数与实测无阻流量进行拟合,得到了无阻流量的预测公式。现场验证表明,该技术对识别储层的产能高低具有快速、简便、实用、可信的特点。
陈利雯赵永刚李保华温伟
关键词:大牛地气田晚古生代砂岩测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