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军

作品数:42 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放疗
  • 13篇肿瘤
  • 11篇调强
  • 11篇宫颈
  • 11篇宫颈癌
  • 10篇适形
  • 9篇适形放疗
  • 8篇调强放疗
  • 8篇三维适形
  • 8篇三维适形放疗
  • 8篇术后
  • 8篇淋巴
  • 7篇细胞
  • 7篇化疗
  • 7篇鼻咽
  • 7篇鼻咽癌
  • 6篇淋巴结
  • 6篇淋巴结转移
  • 6篇宫颈癌术
  • 6篇宫颈癌术后

机构

  • 41篇佛山市第一人...
  • 5篇苏州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42篇蒋军
  • 25篇黄荣
  • 14篇曾晓红
  • 14篇周菲菲
  • 9篇何瀚
  • 8篇陈默
  • 8篇梁少强
  • 6篇闵燕飞
  • 6篇邹育超
  • 6篇何瀚
  • 6篇廖珊
  • 6篇胡学锋
  • 6篇张利文
  • 4篇卢秋霞
  • 4篇黄国森
  • 3篇林力
  • 3篇李莉
  • 3篇张宁
  • 3篇刘冬生
  • 3篇何翰

传媒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现代医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护理研究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放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放化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前与实施临床路径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路径共三个,评价指标包括:①治疗适应症;②放疗方式;③放疗剂量;④顺应性;⑤放化疗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适应症把握严格,治疗相对规范;放疗方式中常规放疗占42%,常规+适形占17%,全程适形占41%;剂量50~60Gy,平均为52.3Gy;顺应性较好;放化疗反应血象和放射性食管炎与对照组相似(Х^2=1.22,P〉0.05和Х^2=0.589,P〉0.05),但放疗后气促较对照组明显降低(Х^2=8.241,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适应症把握不严,治疗欠规范;放疗方式中常规放疗占85%,常规+适形占6%,全程适形占9%;放疗剂量随意性较大,46~70Gy,平均为67.5Gy;顺应性差。结论实施食管癌临床路径能够规范治疗,降低毒副作用,提高医疗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黄国森蒋军黄泽黎
关键词:食管癌
生马铃薯汁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生马铃薯汁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放射性肠炎病人和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天早餐前30 min嘱病人空腹饮用生马铃薯汁150~200 mL,病情严重者睡前再饮1次。治疗后15 d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病人和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60例放射性肠炎病人,总有效率为97%,其中29例(97%)急性放射性肠炎病人饮用生马铃薯汁后起效,起效中位时间为3 d,无病人发生不良反应;29例(97%)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饮用生马铃薯汁后起效,起效中位时间为7 d,有4例病人产生胃部不适,但均自行缓解。[结论]饮用生马铃薯汁对治疗放射性肠炎具有一定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彭素姜蒋军邹舒倩
关键词:放射性肠炎疗效
宫颈癌术后旋转拉弧适形和调强及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通过宫颈癌术后旋转拉弧适形放疗(Rapid Arc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Rapid Arc-SBRT)、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技术的对比研究,比较应用不同外照射技术时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剂量均匀度指数(homogeneity index HI)和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的差异,以及PTV与其周围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受照剂量的差异,为3种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剂量学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1-01-01-2011-12-31在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放疗科住院的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Rapid ArcSBRT、IMRT和3D-CRT计划设计,计算靶区HI、CI、最大受照剂量(PTV Dmax)、最小受照剂量(PTV Dmin)、平均受照剂量(PTV Dmean)和OAR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MRT和Rapid Arc-SBRT在靶区CI及在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均优于3D-C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pid Arc-SBRT计划在PTV Dmean方面要明显优于IMRT和3D-C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股骨头的V20,Rapid Arc-SBRT计划要明显优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受照射V20、V30、V40,IMRT计划要明显优于Rapid Arc-SB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 Dmax、PTV Dmin、HI和OAR受照体积(小肠V10、V20、V30、V40,直肠V10、V20,膀胱V10,左、右股骨头V10、V30、V40)等方面,在3D-CRT、IMRT和Rapid Arc-SBRT计划之间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IMRT和Rapid Arc-SBRT计划无论在靶区适形度还是正常组织保护方面均优于3D-CRT;同时也证实Rapid Arc-SBRT和IMRT计划在PTV Dmax、PTV Dmin、HI、CI和OAR(小肠、直肠、膀胱、股骨头)受照体积等方面有相似的剂量学优势,Rapid Arc-SBRT在PTV Dmean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蒋军李莉张利文廖珊黄荣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疗法适形调强
直肠癌PPAR γ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直肠癌组织、10例直肠腺瘤组织和10例直肠旁正常组织切片中的PPARγ的表达,结合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放疗敏感性、淋巴结转移、生存期探讨其意义。结果 PPARγ在直肠癌中含量明显高于腺瘤组织及直肠旁正常组织(P<0.05);PPARγ在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直肠癌分期、放疗敏感性、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PPARγ表达与临床相关因素关系密切,对直肠癌预后的判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梁少强黄荣蒋军曾晓红何瀚周菲菲陈默
关键词:直肠癌放疗敏感性
直肠癌环氧化酶-2的表达预测新辅助放疗敏感性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直肠癌新辅助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直肠癌术前放射治疗的患者102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的COX-2表达,分析其肿瘤及癌旁组织中COX-2的表达水平与放疗敏感性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放疗敏感的患者为71例,放疗抵抗患者31例,放疗的敏感率为69.6%,肿瘤组织的COX-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放疗敏感组阳性和强阳性的比例显著低于放疗抵抗组(P<0.05),且放疗抵抗组癌旁组织COX-2表达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放疗敏感组(P<0.05),肿瘤COX-2阳性或强阳性(OR:4.21,95%CI:1.26~7.17)、癌旁组织COX-2阳性(OR:8.15,95%CI:1.43~38.21)为新辅助放疗抵抗的风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组织COX-2表达阴性或弱阳性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直肠癌患者中COX-2的表达与新辅助的放疗敏感性及预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检测活检直肠癌肿瘤和癌旁组织中COX-2表达,有可能筛选对放化疗敏感的患者,使其获得更好的预后。
周菲菲黄荣蒋军邹舒倩
关键词:直肠肿瘤环氧化酶-2新辅助放疗放疗敏感性
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虽然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如调强放射治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等,但放射性肺炎(RP)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RP一旦发生,常不可逆转且无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预防和减少RP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RP的发生与一些剂量-体积参数、联合化疗或辐射防护剂阿米福汀、放疗前手术、肿瘤位于中下肺、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10)、转化生长因子β1、KL-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吸烟史、慢性肺疾病、肺功能状况及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蒋军涂彧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剂量体积直方图化疗细胞因子吸烟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在局部晚期肺腺癌同步放化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 18例经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ⅢA或ⅢB)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均采用IMRT计划,照射剂量60~70 y,1.8~2 Gy/次,5次/周.同步化疗方案为培美曲塞(500 mg/m2 d1),顺铂(75 mg/m2d1).3周重复,共2个周期,与放疗同期进行.部分患者接受1~2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同同步化疗方案.结果 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 12例,稳定(SD)2例,进展(PD)1例,客观有效率(CR+PR)为83.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94.5%.主要毒副反应是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和轻度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远期疗效和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蒋军黄荣邓燕明冯卫能曾晓红梁少强何翰周菲菲
关键词:培美曲塞顺铂化疗适形调强同步放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容积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调强放疗(VMAT)技术在术后伴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术后伴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放疗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的120例具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其中3D-CRT、IMRT及VMAT各40例,比较观察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使用IMRT和VMAT技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急性胃肠道反应和泌尿道反应发生率,IMRT和VMAT技术优于3D-CRT技术(P<0.05);放射性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3D-CRT、IMRT和VMAT技术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具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VMAT和3D-CRT技术放疗,其短期生存率相似,IMRT和VMAT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3D-CRT;IMRT和VMAT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蒋军张利文廖珊陈默曾晓红何翰周菲菲闵燕飞邹育超黄荣
关键词: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
宫颈癌术后旋转拉弧适形放疗和五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旋转拉弧适形放疗(RapidArc-SBRT)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RapidArc-SBRT和五野IMRT计划设计,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PTVDmax)、最小受照剂量(PTVDmin)、平均受照剂量(PTVDmean)和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TVDmean和右股骨头的V20,RapidArc-SBRT计划要明显优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0)。膀胱受照射V40,IMRT计划要明显优于RapidArc-SB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8)。PTV Dmax,PTV Dmin,HI,CI和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小肠V10、20、30、40、50,直肠V10、20、30、40、50,膀胱V10、20、30、50,左股骨头V10、20、30、40、50,右股骨头V10、30、40、50)等方面,在两计划中无差异(p>0.05)。结论 RapidArc-SBRT和五野IMRT计划在PTV Dmax,PTV Dmin,HI,CI和危及器官(小肠、直肠、膀胱、股骨头)受照体积等方面有相似的剂量学优势。RapidArc-SBRT在PTVDmean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蒋军张利文廖珊黄荣
关键词:宫颈肿瘤适形调强
^(99)mTc-DTPA断层显像在全脑放疗血脑屏障通透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脑转移瘤全脑放疗中血脑屏障变化规律,为全脑放疗过程中化疗的介入时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接受6MVX射线全脑外照射的20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20Gy、40Gy及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采用99mTc-DTPA核素进行脑断层显像,选择一帧显示肿瘤最好的横断层像,于肿瘤区(T)、对侧正常脑组织区(N)以及颅骨周围软组织外本底区(B)设置相同的感兴趣区,采集各区的放射性计数,分别计算放疗前、放疗20Gy、40Gy及放疗结束后2周时病灶、受到照射的正常脑组织部位的计数与本底区域计数的比值。结果放疗前20例患者其30个脑转移瘤的比值T/B和N/B分别为(142.2±51.1),(82.6±42.3);放疗20Gy时其比值分别为(260.3±121.5),(150.7±72.5);放疗40Gy时其比值分别为(251.6±118.3),(161.8±68.4);放疗结束后2周其比值分别为(250.3±117.2),(158.6±73.5)。20Gy组、40Gy组及放疗结束后2周组分别与放疗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Gy组、40Gy组及放疗结束后2周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线具有降低血脑屏障功能的作用,照射20~40Gy及放疗结束后2周内其通透性明显增加,故20~40Gy及放疗结束后2周内均可成为化疗介入时机。
蒋军魏伟宏冯彦林周育超罗伟军袁建伟张国仪吕志倩
关键词:血脑屏障发射型计算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