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航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电子舌
  • 3篇棕榈油
  • 2篇油茶籽
  • 2篇油茶籽油
  • 2篇甄别
  • 2篇籽油
  • 2篇茶籽
  • 2篇茶籽油
  • 2篇掺杂
  • 1篇饮料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橄榄油
  • 1篇绿茶
  • 1篇绿茶饮料
  • 1篇聚类分析
  • 1篇感器
  • 1篇茶饮料
  • 1篇茶油
  • 1篇传感

机构

  • 3篇海南大学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张航
  • 3篇陈卫军
  • 2篇赵松林
  • 2篇关为
  • 1篇夏秋瑜
  • 1篇田呈瑞
  • 1篇黄玉林
  • 1篇唐敏敏
  • 1篇李瑞
  • 1篇宋菲
  • 1篇王挥
  • 1篇邓福明
  • 1篇郑亚军
  • 1篇周劝娥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油脂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子舌在绿茶饮料区分辨识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2年
用传感器型电子舌对目前市场上已有的5个品牌共7种绿茶饮料进行检测,以检验电子舌在绿茶软饮料方面的辨识能力。所得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相似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电子舌能够很好的区分这7种绿茶饮料,主成分分析图中的区分指数达到96,且聚类分析和相似性分析的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本结果预示着电子舌在绿茶饮料的味觉区分、在线监测以及真伪辨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为田呈瑞陈卫军周劝娥张航唐敏敏夏秋瑜
关键词:电子舌绿茶饮料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基于味觉特征的棕榈油产地甄别技术研究
2014年
通过常规理化指标和现代电子舌味觉指纹分析技术甄别来自5种不同产地的棕榈油。结果显示:通过传统的常规理化指标不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的棕榈油;通过使用电子舌味觉指纹分析技术及主成分和判别因子数据分析,优化传感器后识别指数为95分(满分100分),验证得分为100分(满分100分);通过5种不同产地棕榈油样品之间的相似性分析也发现,绝大部分的指纹分辨指数高于98%。研究表明,通过电子舌味觉指纹分析技术可有效定性检测和甄别不同产地的棕榈油。
邓福明张航陈卫军王挥黄玉林郑亚军宋菲赵松林
关键词:棕榈油电子舌
基于味觉特征的棕榈油产地及掺杂甄别技术研究
棕榈油是一种从油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油脂的总称,具有较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前景。我国作为油脂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棕榈油,棕榈油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很容易被掺到附加值高的食用油脂中,以次充好,诱发油脂质量安全问题。...
张航
关键词:棕榈油油茶籽油橄榄油掺杂电子舌
文献传递
电子舌传感器快速检测油茶籽油中掺杂棕榈油被引量:13
2013年
为检测油茶籽油中掺杂不同程度的棕榈油,先用传统化学方法检测掺入0%、5%、10%、15%、20%、100%棕榈油的各项理化指标,再利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生产的传感器型味觉电子舌系统对其进行检测,所得样品数据用主成分、判别因子以及相似性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选择ZZ与GA传感器时,主成分分析图识别指数达到87,能够明显鉴别出油茶籽油不同比例的掺杂,表明电子舌在油脂检测方面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航赵松林陈卫军李瑞关为
关键词:掺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