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晨辉

作品数:41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坛紫菜
  • 13篇紫菜
  • 5篇丝状体
  • 4篇叶状体
  • 4篇植物
  • 4篇孢子
  • 4篇海带
  • 4篇海洋生物
  • 4篇海洋生物学
  • 3篇单性
  • 3篇调节剂
  • 3篇植物生长
  • 3篇植物生长调节
  • 3篇植物生长调节...
  • 3篇生长调节剂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3篇自由丝状体
  • 3篇网袋
  • 3篇光合色素

机构

  • 31篇福建省水产研...
  • 19篇浙江省海洋水...
  • 11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浙江省近岸水...
  • 2篇温州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莆田市正洋水...
  • 1篇山东省海洋生...
  • 1篇象山县水产技...

作者

  • 39篇钟晨辉
  • 21篇林琪
  • 21篇张鹏
  • 14篇王铁杆
  • 11篇黄瑞芳
  • 7篇李雷斌
  • 6篇郑雅友
  • 5篇林向阳
  • 4篇刘波
  • 4篇陈星星
  • 3篇严兴洪
  • 3篇谢起浪
  • 3篇陈少波
  • 3篇韩军军
  • 2篇孙庆海
  • 2篇何培民
  • 2篇陶月良
  • 2篇艾为明
  • 2篇刘燕飞
  • 1篇周宸

传媒

  • 4篇水产学报
  • 4篇应用海洋学学...
  • 3篇渔业研究
  • 2篇海洋渔业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福建水产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光质LED光源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以野生型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为培养材料,研究不同光质(绿光510~550 nm、蓝光455~475 nm、红光580~630 nm、白光400~760 nm)的发光二极管(LED)对无性增殖过程中自由丝状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蓝光能提高自由丝状体的生长速率,蓝光下藻体增重分别是白光、绿光、红光下藻体增重的1.10倍、1.82倍和2.17倍。蓝光处理有助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二者含量分别较白光、绿光和红光处理提高13.77%、47.69%、63.42%和8.87%、87.07%、97.73%。蓝光和白光均有利于藻红蛋白合成,而绿光和红光降低藻红蛋白合成,但4种光质的LED光源对藻蓝蛋白合成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蓝光能显著提高碳酸酐酶(CA)活性,较白光下CA活性增加11.36%。蓝光和绿光显著提高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 CO)活性,分别较白光下Rubis CO活性增加28.17%和61.21%。红光和绿光下藻体在培养后期的色泽暗淡,星状色素体少,部分藻体细胞内容物溢出,呈中空状态;而蓝光和白光下藻体健康正常,色泽鲜红。研究表明,在今后的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无性扩繁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LED光源的蓝光组分,减少红光和绿光组分。
韩军军钟晨辉何培民于克峰林琪
关键词:坛紫菜自由丝状体光质生理特性
铜藻苗种繁育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2011—2013年,以浙江省南麂岛马祖岙的野生铜藻作为亲本,详细观察了铜藻繁殖特性、胚胎发育和幼孢子体的早期发育过程,开展了铜藻幼孢子体早期发育条件(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等)的优化研究。结果发现,南麂岛铜藻的自然繁殖盛期为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室内海水温度为13—18℃,较适宜于雌雄生殖托的形成。在试验条件下,铜藻受精卵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0—20℃,盐度是20—30,在该培育条件下,经过48h的孵化,受精卵可以大批量同步化发育成具有假根的幼孢子体。人工育苗结果表明,适宜的环境因子(温度20℃,盐度20—30,光照强度4500 lx,光照时间12—18h/d)较利于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铜藻幼孢子体的前期培育连续流水和充气为宜,经18—20d的室内培育,幼孢子体可发育成具有2—3叶片的幼苗。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水泥砖较适合铜藻幼孢子体的附着和生长,可满足后期藻场修复的要求。
张鹏王铁杆钟晨辉严兴洪张立宁刘颖
关键词:人工育苗胚胎发育
一种坛紫菜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坛紫菜栽培方法,包括栽培装置,所述栽培装置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的泡沫浮子,所述支架两端均设有穿孔,相邻支架通过浮梗绳连接成串,所述泡沫浮子外圆柱壁上设有两道捆扎环,所述泡沫浮子外圆柱壁上还设有两道固定...
张鹏王铁杆钟晨辉刘颖陈星星
文献传递
不同光质对坛紫菜果孢子和壳孢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本研究探究了白、蓝、红、绿光4种光质对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果孢子和壳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用绿光培养时,果孢子萌发管分枝形成速度、萌发管生长速度,以及壳孢子的细胞分裂速度均相对较快,用红光与蓝光培养时则相对较慢。不同光质对坛紫菜果孢子和壳孢子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但能造成萌发体色泽呈现明显差异。刚从孢子囊释放出来的两种孢子均呈黄褐色,经白光培养的两种孢子以及蓝光培养的果孢子,其萌发体颜色加深至鲜红色,蓝光培养的壳孢子萌发体颜色加深尤为明显,最终呈深紫红色,而红光和绿光培养的两种孢子颜色变浅,最终呈浅黄褐色。研究表明,绿光培养可能不利于坛紫菜孢子萌发过程的色素积累,但有利于孢子萌发及萌发体的生长。
刘嘉嘉梁小君周琳琳钟晨辉郭辰涛唐隆晨林琪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坛紫菜光质壳孢子萌发
不同浓度IAA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无性系诱导的效果
研究了在MEs液体培养基内添加0.1~10.0 mg.L-1 IAAA诱导细基江蓠繁枝变型藻体切段再生新芽形成无性系的效果.结果显示,藻体切段形态学上端能够再生新芽并最终发育成无性系是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特性.与对照组相比...
钟晨辉黄瑞芳郑雅友李雷斌刘波林琪
关键词:IAA无性系
一种鳗苗定置网捕捞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鳗苗定置网捕捞方法,包括捕捞装置,所述捕捞装置包括锥形网身,网身的锥尖处设有纳苗装置,选择海水与河水温度相近且水流较大的入海口,水温以10‑14℃左右为最适宜,选择大潮或涨潮期间下网;所述网身另一端为网口...
张鹏王铁杆钟晨辉刘颖陈星星
文献传递
一种鳗苗定置网捕捞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鳗苗定置网捕捞装置,包括锥形网身,所述网身的锥尖处设有纳苗装置,所述网身相对于锥尖一端为网口,所述网口上方设有浮子,所述网口下方设有沉子;所述网口左右两侧设有固定绳并通过锚固定于水底;所述纳苗装置包括...
张鹏王铁杆钟晨辉刘颖陈星星
文献传递
暂养期健康海带和患病海带附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暂养期健康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和患病海带附生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其与海水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暂养期健康海带(HS)、患病海带(DS)、健康海带养殖区海水(HW)和患病海带养殖区海水(DW) 4个样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序列。结果显示,共识别出32个门, 77个纲, 398个科, 797个属, 1772个OTUs。从门分类上来说,海带样本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在HS和DS样本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9.91%、10.79%、15.52%和37.31%、1.65%、5.92%,差异较大;从科分类上来说,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和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在HS样本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0.7%和12.55%,均低于DS样本(33.47%和21.17%)。多样性分析显示, HS与DS样本之间的Ace和Chao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 Shannon和Simpson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IMPER分析显示,患病海带中3个细菌科的4个OTUs (OTU1169、OTU1111、OTU1351和OTU1353)共提供35.88%的差异率。综上所述,健康海带和患病海带优势附生菌的相对丰度具有较大差异,种间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物种丰富度无显著性差异,属于黄杆菌科的OTU1169和OTU1111是诊断海带是否感染疾病的主要指示菌。本研究从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角度分析附生菌与暂养期海带病害的互作关系,为今后揭示暂养期海带病害发生的机制提供科学参考。
冯磊钟晨辉林琪唐隆晨
关键词:海带多样性群落结构
IAA浓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切段再生芽的诱导效果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了在MES液体培养基内添加0.1~10.0 mg·L-1IAA诱导细基江蓠繁枝变种藻体切段再生芽形成无性系的效果。结果显示,藻体切段只能在形态学上端产生再生芽是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特性。与对照组相比,培养液添加0.1~5.0 mg·L-1低浓度的IAA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藻体切段切口处再生芽发芽率和生长率,其中添加2.0 mg·L-1IAA对藻段再生芽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培养至35 d时,再生芽平均长度达到(25.99±1.28)mm,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长度(18.50±0.92)mm。然而,培养液添加10.0 mg·L-1高浓度的IAA,反而抑制了藻段再生芽的形成与生长,相比于对照组,再生芽数量最少,发芽率和生长率最低,培养至35 d时,再生芽平均长度仅为(12.23±0.85)mm,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IAA诱导江蓠再生芽的最适宜浓度为2.0 mg·L-1,可为进一步构建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苗快繁应用技术提供基础。
钟晨辉黄瑞芳郑雅友李雷斌刘波林琪
关键词:IAA再生芽细基江蓠繁枝变种
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包括至少二支撑部和一容器。所述支撑部包括二间隔布置的第一定位部和一能分别固接在二第一定位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容器用于放置附着基和藻种,所述容器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上。它...
黄瑞芳郑雅友林琪钟晨辉周宸黄桂芳李雷斌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