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超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自转旋翼飞行器飞行特性研究
- 旋翼自转是自转旋翼飞行器定常飞行时的旋翼工作状态,自转旋翼无需发动机驱动,旋翼从相对来流中获得能量,维持稳定自转并产生拉力;同时,旋翼自转也是直升机旋翼的重要工作状态,它直接影响到直升机的飞行安全以及机上人员的生命安全;...
- 王俊超
- 关键词:自转旋翼直升机气动特性自由尾迹飞行性能操稳特性
- 机翼对自转旋翼机纵向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为了研究机翼对自转旋翼机纵向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某复合式自转旋翼机,建立了基于状态空间法描述的非线性全量方程数学模型。该模型包含自转旋翼、机身、螺旋桨、机翼和尾翼的气动模型、动态入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比研究了样例自转旋翼机和样例复合式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机翼的增加对于浮沉模态和短周期模态稳定性是有利的;对于旋翼转速模态稳定性是不利的,在设计复合式自转旋翼机时可以考虑增加旋翼桨尖配重来提高此模态的稳定性。机翼的纵向位置对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在机翼纵向位置能满足配平约束条件下,机翼纵向位置越靠后,迎角稳定性越好,但旋翼转速稳定性越差。在设计复合式自转旋翼机时,机翼纵向位置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进行折中。
- 王俊超李建波
- 关键词:旋翼机翼自转旋翼机状态空间法时域分析飞行轨迹
- 自转旋翼/机翼组合构型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特性被引量:6
- 2011年
- 针对一种自转旋翼/机翼组合构型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和样例自转旋翼机的对比,分析了它的配平特性、稳定性及操纵响应方面的一些特点。研究表明通过自转旋翼和机翼的组合运用,本文研究的高速型旋翼机飞行速度显著提高,高速前飞时自转旋翼逐步卸载,其转速逐步下降到了低速前飞时的40%;该高速型旋翼机的浮沉模态在低速阶段不稳定,但周期和倍幅时间比较长,随着前飞速度的增加,各模态均趋于稳定;该高速型旋翼机的纵横向周期变距操纵响应略小于样例自转旋翼机,可以考虑增加襟副翼来改善。
- 王俊超李建波
- 关键词:自转旋翼机翼模态飞行动力学
- 自转旋翼机飞行性能理论建模技术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研究自转旋翼机的飞行性能理论建模技术,基于基本分析法和配平分析法,对自转旋翼机整机需用功率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自转旋翼机的桨盘迎角特性、升阻特性以及自转旋翼桨叶剖面迎角分布特性等。研究表明:建立的基本分析法和配平分析法计算模型均可以准确计算自转旋翼机的整机需用功率和自转旋翼桨盘迎角,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自转旋翼机飞行性能的分析;小速度时整机需用功率主要来自于自转旋翼功率,大速度时机身废阻功率成为整机需用功率的主要来源;适当增加总距可以提高自转旋翼和整机的升阻比;在自转旋翼设计时可以对桨叶剖面翼型的展向分布进行优化,在桨根处优先采用相对不易失速的翼型以推迟失速对最大飞行速度的限制。
- 王俊超李建波韩东
- 关键词:自转旋翼机旋翼配平升阻比迎角
- 基于自由尾迹方法的自转旋翼气动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研究自转旋翼的气动特性,建立了自转旋翼的自由尾迹方法计算模型,并耦合桨叶挥舞运动模型和自转旋翼配平模型,建立了一种分析自转旋翼气动特性的方法。以某试验自转旋翼为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运用该方法研究了自转旋翼的尾迹几何形状和桨盘诱导入流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自由尾迹方法计算模型可以满足自转旋翼气动特性分析的需求,相比传统的近似入流模型,该自由尾迹方法模型精度更高;前飞时自转旋翼尾迹随时间推移自桨盘处向桨盘后上方运动,水平面内自转旋翼尾迹畸变略小于驱转旋翼;自转旋翼桨盘诱导入流呈非均匀分布,从桨盘前缘到后缘,下洗入流大致呈不断增加趋势,在相同拉力水平下,自转旋翼90°方位角附近及桨盘后缘的诱导入流小于驱转旋翼。
- 王俊超谭剑锋李建波徐明
- 关键词:旋翼尾迹挥舞配平气动特性
- ZX-1型旋翼机高速型总体方案设计研究
- 为了让旋翼飞行器飞得更快,人们想出了种种方案,包括复合式直升机、ABC旋翼式、倾转旋翼飞行器和自转旋翼飞行器等。无论哪一种方案都要解决导致直升机不能飞得更快的根本原因——气流分布的不对称性导致的气流分离和激波问题,这两个...
- 王俊超
- 关键词:旋翼飞行器飞行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加装格尼襟翼的旋翼机配平及稳定性研究
- 2013年
- 以某型自转旋翼机为对象,研究了格尼襟翼对自转旋翼机飞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得到自转旋翼二维翼型加装格尼襟翼的气动力系数,采用叶素理论并结合动态入流理论建立自转旋翼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旋翼机加装格尼襟翼的飞行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格尼襟翼对自转旋翼机的纵向配平特性有较大影响,纵向周期变距操纵量增大,旋翼稳定转速减小;格尼襟翼基本不影响全机稳定性,同时还能够达到减小功率消耗的效果。
- 崔钊李建波王俊超朱清华
- 关键词:自转旋翼机飞行动力学配平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