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守法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食品
  • 2篇致敏原
  • 2篇质谱
  • 2篇乳糜泻
  • 2篇色谱
  • 2篇食品检测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榛子
  • 2篇相色谱
  • 2篇花叶
  • 2篇花叶病
  • 2篇花叶病毒
  • 2篇黄瓜
  • 2篇黄瓜绿斑驳花...
  • 2篇多重PCR
  • 2篇斑驳花叶病
  • 2篇PCR
  • 2篇RT-PCR
  • 2篇常规PCR

机构

  • 9篇华东理工大学
  • 8篇上海市质量监...
  • 4篇上海出入境检...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美赞臣营养品...
  • 1篇上海市质量技...

作者

  • 13篇王守法
  • 7篇葛宇
  • 5篇巢强国
  • 4篇柯燕娜
  • 4篇阚春月
  • 3篇杨翠云
  • 2篇周耀斌
  • 2篇于翠
  • 1篇衣杰荣
  • 1篇谢云飞
  • 1篇段文锋
  • 1篇雷涛
  • 1篇刘洋
  • 1篇彭亚锋
  • 1篇宁啸骏
  • 1篇许学书
  • 1篇赵敏
  • 1篇赵燕
  • 1篇成姗

传媒

  • 3篇食品工业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包装与食品机...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乳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R技术检测食品中谷物致敏成分的方法及检测用引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R技术检测谷物致敏成分的方法及检测用引物,本发明针对小麦的ω-醇溶谷蛋白、大麦的大麦醇溶谷蛋白、ω-黑麦的黑麦碱编码基因设计引物WBR155bp,并建立PCR定性检测技术。本发明包括针对大麦的大麦醇溶...
葛宇柯燕娜赵燕王守法段文锋赵敏
文献传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9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ELISA的基本原理和类型,详述了国内外使用ELISA方法在食品过敏源、农药残留、致病微生物、转基因等方面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列出了部分目前市售用于食品检测的试剂盒,并对该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守法阚春月许学书
关键词:食品检测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
食品中燕麦致敏成分的常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4年
谷物致敏患者会对谷物致敏原产生不适当免疫反应而患乳糜泻,这是一种小肠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该病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患者只能终身进行无谷蛋白食疗。燕麦是谷物致敏原(小麦、大麦、黑麦和燕麦)之一,因此建立了一种常规PCR方法来检测食品中的燕麦致敏原。针对燕麦的致敏蛋白—燕麦蛋白的编码基因设计了一对大小为171 bp的引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对PCR的扩增结果进行分析,并经测序进一步确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理论检出限和实际检出限分别可达10 ng/μL和10%,而且能检测热加工食品中的燕麦DNA,故可应用于食品中燕麦致敏原的日常检测。
柯燕娜葛宇巢强国王守法
关键词:燕麦致敏原乳糜泻PCR
植物种传病害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介绍植物种传病害的定义、分类及其检测技术的进展,着重介绍用于检测真菌性种传病害的洗涤镜检、保湿培养、致病性测定和PCR等方法以及用于检测植物病毒性病害的常见方法,如症状观察(包括鉴别寄主反应)、血清学反应、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最后,对种传病害的检测方法作了总结和展望。
阚春月王守法杨翠云
关键词:种传病害血清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免疫磁珠结合RT-PCR检测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被引量:7
2010年
以感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黄瓜种子为材料,建立了免疫磁珠结合RT-PCR直接检测种子携带病毒的高灵敏度方法。结果表明:当磁珠的包被单克隆抗体浓度为1.5×10^(-5)mg/mL时,可检测到的最低抗原浓度为7.813×10^(-3)mg/mL,相当于8 ng种子中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该方法的灵敏度比免疫捕获RT-PCR(IC-RT-PCR)的灵敏度高出8倍。
阚春月衣杰荣王守法于翠杨翠云
关键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RT-PCR免疫磁珠分离黄瓜种子
气相色谱/质谱-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分析动物源性食品中的三聚氰胺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同位素内标物定量法,建立了一种适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三聚氰胺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使用1%的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动物源性食品中三聚氰胺残留,经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氮气吹干、硅烷化衍生,再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和确证。选用同位素标记三聚氰胺(13C 15N3N3H6)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在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动物食品中三聚氰胺加标回收率78.28%110.84%,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6.80%,在(0.02~1.00)mg/k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达到0.023mg/kg;选择性好,能有效消除复杂基体的干扰。适合于动物源性食品中三聚氰胺的确证和定量分析。
巢强国葛宇王守法周耀斌雷涛
关键词:三聚氰胺动物源性食品
食品中榛子及其致敏成分的多重PCR鉴定方法研究
本研究主要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鉴定食品中榛子及其主要致敏成分的多重PCR方法。本研究所鉴定的成分包括榛子胞浆磷酸葡糖异构酶(cytosolic phosphoglucose isomerase)、榛子致敏蛋白Cor a 1...
王守法
关键词:榛子多重PCR
文献传递
多重PCR法检测食品中的榛子致敏原被引量:1
2011年
建立一种多重PCR法同时检测榛子磷酸葡糖异构酶、榛子致敏蛋白Cor a 1和Cor a 8三种蛋白的方法。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对多重PCR的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出限可达10 ng/μL,且反应体系各组分未出现交叉干扰。经测序结果证实,三种扩增产物的序列与目的基因的序列高度一致,而且此方法的实样检测结果也比较理想,适合于检测食品中的榛子成分及榛子的主要致敏原。
王守法巢强国葛宇柯燕娜
关键词:榛子多重PCR
食品中小麦致敏成分的常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建立了一种常规PCR方法用于检测一系列原料和加工食品中小麦致敏成分的DNA。针对小麦的ω-醇溶谷蛋白设计了一对大小为185 bp的引物。检出限为10 ng。该法能检测热加工食品中的小麦DNA,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作为食品无谷蛋白标识的检测方法。同时它弥补了免疫化学方法的不足,并为乳糜泻患者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柯燕娜葛宇巢强国王守法
关键词:小麦谷蛋白乳糜泻PCR
食物致敏原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近年来随着食物过敏发病率的增加,有关食物过敏的研究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食物过敏已成为当前食品安全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介绍了食物致敏原的性质、种类,详细论述了两类主要的食物致敏原检测技术,并对食物致敏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守法巢强国葛宇成姗
关键词:食物过敏食品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