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玉

作品数:24 被引量:12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土壤
  • 5篇太湖
  • 4篇稻田
  • 4篇太湖流域
  • 4篇流域
  • 4篇湖流
  • 4篇
  • 3篇生物质炭
  • 3篇水稻
  • 3篇水稻土
  • 3篇酸性
  • 3篇强酸
  • 3篇强酸性
  • 3篇利用率
  • 3篇磷肥
  • 3篇轮作
  • 3篇改良剂
  • 3篇茶园
  • 3篇茶园土壤
  • 2篇稻麦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安徽林业职业...
  • 1篇江苏开放大学
  • 1篇苏州市农业科...
  • 1篇贵州省烟草公...

作者

  • 24篇汪玉
  • 13篇王慎强
  • 11篇赵旭
  • 6篇王磊
  • 5篇朱文彬
  • 4篇程谊
  • 2篇周东美
  • 2篇杨林章
  • 2篇方国东
  • 2篇李国华
  • 2篇卢亚男
  • 1篇薛利红
  • 1篇张纪兵
  • 1篇蒋新
  • 1篇司友斌
  • 1篇仓龙
  • 1篇沈明星
  • 1篇谢祖彬
  • 1篇颜晓元
  • 1篇彭显龙

传媒

  • 6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土壤学报
  • 3篇土壤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第七届全国环...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itespace的土壤碳氮磷交互研究可视化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土壤碳、氮、磷领域的国际研究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本文对1990—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的775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共被引文献、国家、机构、作者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土壤碳、氮、磷领域研究经历平稳期、缓慢增长期及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土壤碳、氮、磷领域在研究方向上经历了养分和产量管理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再到以微生物和土壤质量管理为主要方向的转变趋势;对农业中添加有机物质、生物质炭等部分替代化学肥料,降低农业碳排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积极推进。中国在该领域发文数量最多,有力推动了土壤碳、氮、磷交互研究的发展,国际间合作交流密切;美国发文数量第二且中介中心性最高,在该领域影响力最强。目前,以土壤微生物过程耦合土壤碳、氮、磷计量比为主要的研究热点,研究分支大幅下降。
赵洪猛王慎强赵旭汪玉
关键词: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稻麦轮作农田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磷平衡研究
2023年
为探究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方式下的磷平衡,通过控氮控磷(4 a)和控氮不控磷(24 a)两种配施方式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稻麦产量及磷吸收量、土壤磷含量、径流磷损失以及磷平衡。控氮控磷试验设有6个处理:不施磷肥(CK),单施化肥(CF),有机无机肥配施中包括商品肥OM、猪粪PM、鸡粪CM及牛粪DM(均为有机肥等氮磷钾替代30%化学磷肥);控氮不控磷试验设有3个处理:不施磷肥(CK)、单施化肥(CF)、猪粪有机无机肥配施(PM),配施方式为有机肥仅等氮替代稻季40%和麦季50%化学氮肥。结果表明:相较CF处理,控氮控磷配施方式各处理稻麦周年磷素略有盈余,径流磷损失量无显著性差异,CF、OM、PM、CM、DM磷平衡(以P计)分别为-0.76、2.29、4.58、4.40、8.54 kg·hm^(-2),径流磷损失量为0.08~0.15 kg·hm^(-2);控氮不控磷配施方式PM稻麦周年磷平衡及径流磷损失量显著提高3.41倍和50.4倍,CF和PM磷盈余量分别为26.7、118 kg·hm^(-2),径流磷损失量分别为0.10、5.14 kg·hm^(-2)。相较控氮控磷,控氮不控磷配施的磷盈余及径流磷损失量均大幅增加。综上表明,有机无机肥总投入量过高会导致土壤磷大量盈余,极大增加磷损失的环境风险。因此,施用有机肥的同时应考虑控制氮磷施入量,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养分等量控制是可行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方式。
于云飞汪玉李爽陈光蕾赵洪猛赵旭赵旭
关键词:有机无机肥配施稻麦轮作作物产量磷平衡
小分子有机酸对纳米零价铁还原脱氯4-氯联苯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选取土壤中大量存在的可溶性有机质(DOM)作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对纳米零价铁(NZVI)降解4-氯联苯(4-ClBP)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为4.0时,作为对照体系,反应96 h,NZVI对水相中4-Cl BP的还原脱氯效率为65.0%,去除率为74.0%;而分别添加水杨酸(SA)、单宁酸(TA)和没食子酸(GA)的体系中,NZVI对4-Cl BP的还原脱氯效率分别降至54.0%,61.2%和54.6%,去除率分别降至69.9%,70.8和69.5%。添加SA显著抑制了纳米零价铁对4-Cl BP的还原脱氯效率。在上述4种反应体系中,溶液p H值均呈现先快速升高然后达到平衡的趋势。
柳林浩汪玉李国华方国东王磊
关键词:多氯联苯纳米零价铁还原脱氯去除率
秸秆炭化物长期还田下农田镉风险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以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试验站宜兴基地秸秆及生物质炭连续还田试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农艺措施进行7年后对麦季土壤及小麦不同器官中镉(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秸秆源的BC0处理相比,秸秆和生物质炭还田增加了土壤中总Cd浓度(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与7年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相较于对照处理(BC0处理),添加2.25 t·hm-2的秸秆(Straw2.25处理,1/3秸秆全量还田量)与11.25 t·hm-2的生物质炭(BC11.25处理,5倍秸秆全量还田量制备生物质炭)对小麦中Cd吸收量无显著影响;但添加22.5 t·hm-2的生物质炭(BC22.5处理,10倍秸秆全量还田量制备生物质炭)的小麦籽粒、秸秆和根部中Cd含量比BC0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88.7%、75.3%和52.8%(P<0.05)。Straw2.25处理、BC11.25处理和BC22.5处理中土壤DGT-Cd含量与不添加秸秆源的BC0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71.2%、74.6%和83.4%(P<0.05);且DGT-Cd含量与小麦Cd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清洁农田中秸秆资源还田下土壤总Cd短期内环境风险较小,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显著降低。
朱文彬王慎强赵旭汪玉
关键词:秸秆生物质炭
改良强酸性茶园土壤的复配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改良强酸性茶园土壤的复配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配改良剂由调配无机改良剂和饼肥根据最佳比例混配而成,无机改良剂和饼肥其最佳复配质量比为8:5~8:8范围内,所述强酸性茶园土壤的pH为3.8~4.5,复配改良剂的施...
王磊汪玉王霞田伟席运官张纪兵肖兴基
文献传递
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稻季不施磷的农学及环境效应探究被引量:15
2016年
以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大田试验,通过设置稻麦季均施磷(PR+W,当前农民施肥习惯)、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PW)、稻季施磷麦季不施磷(PR)以及稻麦季均不施磷(Pzero,对照)四种施磷处理,提出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PW)的减磷措施。四年八季作物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PR+W处理相比较,PW处理的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均无显著变化,但却提高磷肥利用率3.54%,同时降低土壤速效磷累积量10.5%~36.7%,减少径流总磷浓度12.0%。据此推算,如果一个稻季不施磷肥,太湖流域1.02×106hm^2水稻土四年可节约P_2O_5约24万t,估算该流域每年可直接节约肥料投入成本3.06亿元。这表明采取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的减磷措施不仅能够保持稳产,而且可节约磷肥(磷矿)资源,降低水环境污染风险,具有农学、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的三赢潜力。
朱文彬汪玉王慎强赵旭卢亚男程谊司友斌
关键词:磷肥利用率土壤速效磷
太湖流域典型农田土壤磷库演变特征及环境风险预测被引量:10
2022年
水体磷污染及其产生的富营养化等生态效应已成为流域性突出问题,其主要来源之一为农田磷流失。磷流失主要受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等因素影响,而土壤磷库又具有很强的空间分异特征。因此,聚焦水体富营养化较为突出的太湖流域,选取典型水旱轮作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随机布点法采集农田土壤样本319份,植株样本83株,分析土壤磷库演变规律并预测其环境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2009年前期调查结果相比,该区域土壤全磷与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提高。根据水稻土Olsen-P的临界意义,该区域93.1%的农田土壤有效磷含量超过10 mg·kg^(–1),土壤基本不缺磷;有效磷高于20 mg·kg^(–1)占总土壤样本的65.2%,说明大部分农田土壤磷库处于盈余状态。进一步基于磷素生物有效性的分级方法(biologically based P,BBP)对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氯化钙磷(CaCl_(2)-P)、柠檬酸磷(Citrate-P)、酶提取磷(Enzyme-P)以及盐酸磷(HCl-P)与Olsen-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说明四种形态磷素均为土壤有效磷源。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土壤有效磷与植株地上部分(籽粒+秸秆)以及地下部分(根)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同时基于CaCl_(2)-P与Olsen-P的相关性分析,认为该区域能造成环境风险的土壤有效磷阈值为30 mg·kg^(–1),超过环境阈值,环境污染风险会大大增加。因此,针对该区域土壤磷库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建议在区域养分管理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重点关注土壤磷的高效利用。
汪玉袁佳慧陈浩陈光蕾赵洪猛徐灵颖赵旭王慎强
关键词:水稻土全磷
添加生物质炭改良剂对土壤-烟草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涪洋镇前进村科技园和湄潭县茅坪镇烤烟区土壤、烟叶为研究对象,选择生物质炭和生物质炭基肥作为改良剂,探究其对不同部位烟叶及对应土壤中As、Cd、Cr、Pb的削减效果。试验设置生物质炭(6000 kg·hm^-2)和生物质炭基肥处理(6000 kg·hm^-2),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分析添加生物质炭和生物质炭基肥对植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生物质炭处理显著降低两试验点烟地土壤中As(务川:15.21%~31.71%;湄潭:13.9%~25.3%)和Pb(务川:15.37%~33.33%;湄潭:9.83%~20.7%)含量(P<0.05),而对务川土壤中Cd含量及湄潭土壤中Cr含量无显著削减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两试验点烟叶中As(务川:中部和上部叶未检出;湄潭:中部和上部叶未检出)、Cd(务川:32.5%~41.2%;湄潭:64.0%~73.2%)、Cr(务川:8.33%~50.4%;湄潭:25.6%~62.5%)和Pb(务川:10.1%~69.8%;湄潭:19.6%~83.5%)含量(P<0.05)。生物质炭基肥处理显著降低务川试验点烟地土壤中As(11.5%~24.2%)、Cd(10.0%~33.3%)、Cr(11.0%~26.4%)和Pb(4.21%~26.1%)含量(P<0.05),但对湄潭试验点烟地土壤中Cd含量影响并不显著;对务川试验点烟叶中Cd和Cr含量以及湄潭试验点烟叶中Pb含量无显著影响。各重金属元素主要累积在下部叶中,而上部叶累积较少。综上所述,添加生物质炭和生物质炭基肥能够显著降低两试验点土壤中As和Pb含量;生物质炭处理同时能够显著降低两试验点对应烟叶中As、Cd、Cr和Pb含量,且效果优于生物质炭基肥。
赵建朱文彬汪玉祝乾湘彭玉龙刘京韩小斌夏志林王慎强
关键词:重金属烟叶土壤改良剂
土壤供保氮能力决定稻田氮肥增产效果和利用率被引量:3
2023年
黑龙江五常和江苏常熟分属我国东北和华东单季稻区优质粳米的代表性产地,但五常维持水稻高产所需氮肥投入量通常远低于常熟而其增产效果优于常熟。由于两地水热条件、作物品种、农田管理和土壤类型均不同,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种区域差异尚不清楚。为探究土壤因素的影响,在两地稻田分别取黑土型水稻土(BS)和乌栅土(WS),设不施氮(CK)、低氮和高氮(N 150和300 kg·hm^(–2)标记尿素)处理,开展盆栽试验,比较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总损失的土壤差异,并结合室内淹水矿化培养试验,研究两种水稻土氮素矿化特征。结果发现:在相同气候和水稻品种及管理条件下进行的盆栽试验中,各处理水稻产量、氮肥增产效果及地上氮素吸收累积量BS均优于WS,差值法氮肥利用率BS较WS高出20.0~28.7个百分点,然而15 N示踪法氮肥利用率BS却仅较WS高5.56~8.01个百分点。尽管施氮后水稻吸收土壤氮均增加,但BS土壤来源氮增量较WS高95.0%~215%。根据CK和相应施氮处理水稻地上部土壤来源氮差值可计算土壤氮素表观激发量在BS为173~354 mg·pot^(-1),在WS仅为88~113 mg·pot^(-1),与淹水培养试验中施氮后BS土壤矿化氮累积量高出WS 0.95倍~2.49倍相一致。说明施氮对BS土壤供氮量增加有更大促进作用。盆栽试验中BS土壤上15 N肥料总损失也随施氮量增加低于WS。综上,氮肥对BS土壤激发效应强,可提供更多矿化氮和损失较低是其维持较高氮肥利用率和高产的主要原因;而氮肥对WS土壤激发效应低,且肥料氮土壤保持能力较弱,因此,水稻生长对高量氮肥投入的依赖性更高。土壤是影响稻田氮肥增产效果和氮肥利用率差异的重要因素。
杨秉庚蔡思源刘宇娟徐灵颖汪玉彭显龙彭显龙赵旭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
几种纳米材料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及其迁移过程研究
本文考察了Cu2+浓度、IS及离子组成(IC)对nHAP在饱和石英砂填充柱迁移能力的影响。发现随溶液IS强度增加,nHAP胶体的双电层被压缩,Zeta电位降低,迁移能力降低,二价Ca2+离子对,nHAP迁移能力的影响远高...
周东美汪玉方国东汪登俊
关键词:土壤污染生态修复纳米材料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