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 作品数:27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滇西南地区软岩隧道洞口顺层仰坡滑移力学特性及加固措施被引量:1
- 2024年
- 以滇西南地区玉磨铁路曼勒一号隧道洞口段为依托,针对顺层条件下软岩隧道洞口仰坡滑移破坏问题及相应加固措施进行研究,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隧道洞口仰坡加固前后的三维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依据加固前后洞口仰坡的力学特性提出“注浆锚索+框架梁”的加固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影响隧道开挖的情况下水泥砂浆锚索沿顺层岩层法向插入地表注浆加固,可以降低隧道洞口及仰坡所受压应力,仰坡竖向位移最大减少14.26%,纵向位移最大减少43.57%,仰坡稳定性系数为2.1,该加固措施能够抵抗仰坡滑移,增强隧道洞口及仰坡稳定性.“注浆锚索+框架梁”顺层仰坡加固方案经现场施作后加固效果良好,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 千绍玉刘家奇张浩陈浩然李文杰
- 关键词:软岩隧道滑移
- 双层采空区垮落带破碎岩注浆充填浆液扩散特性研究
- 2025年
- 为研究水泥粉煤灰浆液在双层采空区垮落带的扩散特性,以郑洛高速ZLGSTJ-2标段米河煤矿双层采空区治理为研究背景,基于宾汉姆流体的黏度时变性,将垮落带破碎岩视为含有裂隙的多孔介质,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耦合地质信息的三维双层采空区多孔注浆模型,分别对帷幕孔与注浆孔的浆液扩散状态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注浆时间、浆液密度和裂隙渗透率对浆液扩散距离的影响,以此对注浆工艺进行完善。结果表明:帷幕孔与注浆孔的浆液扩散分布均呈倒漏斗形状,主要有沿垮落带裂隙和地层孔隙的渗流扩散以及在空腔中的自由扩散,且注浆孔注浆相互影响较小;注浆扩散距离与注浆时间呈正相关,尤其前24 h较为显著;浆液密度则与扩散距离呈负相关,密度1670 kg/m^(3)较1170 kg/m^(3)时浆液扩散距离减少了8.95%;裂隙渗透率与浆液扩散距离呈正相关,当裂隙渗透率分别为3.50×10^(-9) m^(2)和3.50×10^(-4) m^(2)时,后者比前者的浆液扩散距离增大约49.72%,变化幅度较大;采用完善后的注浆充填工艺后,经检测得知注浆效果良好,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 勾奇庆冯皓龙李文杰梁斌
- 关键词:垮落带注浆充填
- 新型橡胶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开发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废旧轮胎的处理成为一大难题。将废旧轮胎加工成橡胶粉和橡胶颗粒用于沥青路面的铺设,是废旧轮胎再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
- 李文杰
- 关键词: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废旧轮胎路用性能
- 文献传递
- 富水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超前管棚支护技术研究
- 2024年
- 以义东高速公路防军隧道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富水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的掌子面稳定性与超前管棚支护技术。首先,基于管棚Winkler地基模型分析了掌子面稳定性安全系数,并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模型;然后,分别分析了有、无超前管棚支护两种方案下的管棚弯矩、隧道围岩位移、衬砌应力以及特征断面掌子面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富水软弱围岩隧道超前管棚的施工控制技术,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采用超前支护与注浆加固后,可以减小裂隙水对围岩的侵蚀,提高围岩稳定性;施作超前管棚支护不仅能够改善掌子面的受力情况,使其安全系数增大了54.7%,且可减小隧道开挖时的拱顶沉降变形和有效控制掌子面塑性区发展,其中掌子面的挤出变形减小了约23%。
- 毕志刚焦治豪王晓卫李文杰
- 关键词:超前管棚支护数值模拟
- 移动式电瓶车充电装置
- 移动式电瓶车充电装置,充电组件、支撑组件和移动组件组成,充电组件包括固定装置在支撑组件上的电气绝缘板、用于与外部供电连接的主电源进线装置和具有多个充电接口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布置在电气绝缘板上,充电电路的主电路与主电源进...
- 李戎吕福强白帅李文杰梁斌
- 文献传递
- 基于BIM技术的公路隧道机电安装智慧施工管理研究
- 2024年
- 以新伊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安装工程为依托,运用BIM技术搭建智慧施工管理平台,对管线碰撞、通风照明和火灾仿真等进行事前模拟,将机电安装施工数据与BIM模型进行关联,对安装施工的质量、进度和人员等进行了事中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将BIM技术应用在隧道机电安装施工中,发现管线碰撞问题27处,节约材料超过500 m,减少质量返工率4%,提高物资利用率21.8%,安装施工在第20周顺利完成。通过引进BIM技术,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隧道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水平,可为类似安装工程提供宝贵经验。
- 张平张平周鹏玉于英霞于英霞
- 关键词:BIM技术公路隧道机电安装
- 降雨入渗对防军隧道浅埋小净距段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控制降雨入渗对浅埋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义东高速公路防军隧道为依托,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水土特征曲线,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浅埋小净距隧道数值模型,对雨季施工时的土体孔隙水压力、围岩变形特征和边仰坡安全系数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入渗的持续,围岩及边仰坡土体基质吸力逐渐减小,其土体抗剪强度也随之降低,稳定性变差。经过7 d累积降雨,孔隙水压力增大趋势逐渐放缓,围岩变形达到最大值,工况1的拱顶沉降增大了21.48%,且边仰坡安全系数小于1,处于失稳状态。洞口段采取加固和排水措施来控制围岩的稳定性,边仰坡的安全系数较加固前提升了17.27%,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隧道后期的安全施工。
- 徐红玉焦治豪毕志刚李文杰
- 关键词:降雨入渗流固耦合基质吸力围岩变形
- 钢混叠合梁面板开裂因素及裂缝控制
- 2025年
- 钢混叠合梁跨径大,负弯矩区附近面板易出现裂缝,明确开裂影响因素并确定有效的裂缝控制措施,对大跨径钢混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混凝土开裂机理和80 m跨钢混梁精细化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施工荷载下裂缝开展情况。结合原位试验确定裂缝控制效果较好的施工方法并应用。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钢筋应力对裂缝开展的影响呈线性减小,且0.5%~1.5%的钢纤维掺量能够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配筋率适当增大可抑制裂缝开展,当超过2.0%时效果不再显著。在负温差及汽车超载60%时,裂缝宽度增加49%。采用提拉叠合技术+优化施工顺序后,面板压应力储备增加6.32 MPa,且受拉区域收敛。次边跨的监测值证明了在该控制措施的作用下桥面板能够更好地抵抗裂缝开展。
- 于英霞郭洁王艳明李文杰
- 关键词:负弯矩区原位试验
- 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雾炮机及降噪方法
- 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雾炮机及降噪方法,所述雾炮机包括雾炮机箱体、设置在雾炮机箱体内底部的高压水泵、设置在雾炮机箱体外部上端的风筒和设在风筒内的电机,降噪装置包括多个隔振器、多个板带、橡胶层和噪音检测模块,多个隔振器均布在高...
- 李戎白帅吕福强杨萌李文杰梁斌
- 文献传递
- 近接穿越引水隧洞中硬岩层机械劈裂开挖施工技术
- 2023年
- 为解决中硬岩层地质条件下近接穿越问题,文章以深圳市石岩北清水隧洞为例,选取隧洞与地铁6号线交叉段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与工程试验相结合,针对钻爆法与静态机械劈裂法的应力、位移以及振动速度进行对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钻爆法的应力、位移均大于静态机械劈裂法,并且振动速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静态机械劈裂法破岩能有效降低施工中的振动扰动,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是一种安全、快速高效的非爆破破岩技术。
- 荆哲冀玉豪张阳阳张文博李文杰
- 关键词:引水隧洞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