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军
- 作品数:33 被引量:204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酸对HBV表位肽S_(28-39)负载DC诱导免疫效应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观察尿酸对由HBV表面抗原表位肽负载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以负载肽S28-39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联合尿酸(uric acid,UA)尾静脉注射接种小鼠,每周1次,共2次。分为DC对照组,联合尿酸组,尿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特异性CTL活性;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水平。结果体内S28-39特异性CTL,以联合尿酸接种组杀伤活性最强;联合尿酸接种组脾细胞IFN-γ分泌较对照组增高。结论尿酸能够增强乙肝表位肽负载的树突细胞诱导的S28-39特异性CTL杀伤活性;能促进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尿酸具有增强负载S28-39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免疫效应的活性。
- 马晓军田德英贺杰峰许东梁智辉李晖
- 关键词:尿酸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苦参素注射液抗乙肝病毒疗效及与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研究苦参素注射液抗乙肝病毒疗效及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同时按中医辨证分型观察比较其疗效,以干扰素治疗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HBV标志物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及结束后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67.7%、69.2%,对照组则分别为71.49%、78.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治疗组65例中以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抗HBV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其他证型。此两证型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及结束后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1.0%、78.3%;81.0%、82.6%,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有较好的抗HBV疗效;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适合用苦参素注射液进行抗病毒治疗。
- 郑卫东马晓军吴剑华康俊杰
- 关键词:抗乙肝病毒中医证型
- 初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4周时的疗效和耐药发生情况。 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74例,分别采用拉米夫定(LAM)或阿德福韦酯(ADV)单药治疗、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初始联合...
- 马晓军陈小苹陈学福陈文莉黄晶陈仁罗晓丹
-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 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随访24周的病毒学应答、复发及无应答情况,分析与病毒学应答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42例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例分别为42.9%、78.6%、57.1%,复发率为26.2%,无应答率为21.4%。RVR组、EVR组的SVR为77.8%、72.7%,均高于非RVR组、非EVR组的41.7%、0(P值分别为0.02、0.00)。SVR组的病程(10.0±4.6)年、基线HCV RNA(5.67±0.82)lg拷贝/mL、基因Ⅰ型占45.8%,显著低于非SVR组的(17.2±5.6)年、(6.39±0.92)lg拷贝/mL和83.3%(P值分别为0.00、0.02、0.01);IL-28B基因多态性CC等位基因为83.3%,明显高于非SVR组的50%(P=0.02)。81%的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感染途径是有手术史或输血史,78.6%的患者病程>10年。结论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较高的病毒学应答率。感染HCV年限、基线HCV RNA载量、非基因Ⅰ型以及IL-28B等位基因CC型和RVR、EVR是预测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
- 陈学福陈小苹马晓军陈文莉陈仁廖金瑶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老年人病毒学应答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入选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按中医辨证分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各型患者均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48周,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不同中医证型HBV DNA的转阴率、HBe Ag血清转换率以及HBs Ag阴转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湿热中阻型HBV DNA的转阴率、HBe Ag血清转换率及HBs Ag阴转率最高,分别为54.5%、30.3%、12.1%,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中医证型相关。
- 陈学福马晓军罗晓丹廖金瑶岑爱群陈小苹
-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中医证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 乙肝抗病毒药物,可以停药吗?何时是最好的停药时机?
- 2020年
- 控制乙肝发作,减少其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等的几率,这是乙肝的治疗目标,也是许多病友坚持长期服用核苔类似物抗乙肝病毒(HBV)治疗的重要原因。也许需要服药40年,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但为了这个目标是值得的。谁都不想长期吃药,但是,擅自停药可导致乙肝复发,肝脏损害就会进展,离肝硬化会更近一步,这显然违背了治疗的目标。
- 马晓军
- 关键词:肝脏损害乙肝复发停药时机长期服用乙肝抗病毒药物
- 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及48周时优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4周时的疗效和耐药发生情况. 方法 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4例,分为3组治疗,疗程104周.初始联合治疗组,LAM与ADV联合治疗104周.LAM、ADV治疗组,初始单药治疗,48周时根据病毒学应答情况进行优化治疗,继续单药治疗或两药联合治疗至104周.在0~104周不同时间点,对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等指标分别进行检测.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初始联合组,在48周、104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4%和95%;与LAM组比较,48周时x2=4.473,P=0.034,104周时x2=5.547,P=0.016;与ADV组比较,48周时x2=14.802,P< 0.01,104周时x2=5.547,P=0.001.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8%和44%;与LAM组比较,48周时x2=4.543,P=0.033,104周时x2=4.438,P=0.035;与ADV组比较,48周时x2=4.035,P=0.045,104周时x2=4.223,P=0.040.与LAM组、ADV组相比,初始联合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等均具明显差异,P≤0.05或P≤0.01.初始联合组在104周治疗中病毒学突破为零,与LAM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LAM与ADV初始联合治疗,相比单药或48周后的优化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病毒学应答,更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更低的HBV耐药发生.
- 马晓军陈小苹陈学福陈文莉黄晶陈仁罗晓丹马红英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疗法
- 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概述
-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近年来,随着老年人比例增高,老年人病毒性肝炎发病有增高趋势。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结果,其病...
- 马晓军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老年人
- 文献传递
- 肝康栓抗鸭乙型肝炎病毒和改善肝脏病理的作用
- 2006年
- [目的]用鸭乙型肝炎(乙肝)模型研究肝康栓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和改善肝脏病理的作用。[方法]用DHBV阳性血清感染1 d龄的樱桃谷雏鸭,制备鸭乙肝模型。将其中36只感染阳性鸭随机分成3组:肝康栓治疗组,0.85%氯化钠模型组和阿昔洛韦(ACV)对照组,每组12只,均连续给药4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4、28 d和停药7 d时取血清,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鸭血清中DHBV DNA拷贝数。于停药7 d时,处死各组雏鸭,取肝脏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肝脏炎症情况和肝细胞变性程度。[结果]肝康栓治疗组给药14、28 d及停药7 d时鸭血清中D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均较给药前降低(均P<0.01)。肝康栓治疗组雏鸭肝脏的肝细胞肿胀率、空泡变率、嗜酸性变率均较同期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肝康栓能有效地抑制鸭体内DHBV DNA的复制,并具有改善肝脏病理的作用。
- 许东田德英李晖吴亮倪明马晓军
- 关键词:鸭乙肝病毒肝康栓聚合酶链反应
- 尿酸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s)成熟过程中MAPKs和NF-κB信号分子表达情况,探讨尿酸刺激DCs成熟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尿酸体外刺激大鼠未成熟DCs,在不同时点(0~45 mi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p38、p-ERK1/2、p-JNK和NF-κB p65表达情况;以MAPKs和NF-κB信号分子抑制剂分别联合尿酸刺激DCs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分子CD83、CD86、IA/IE的表达;ELISA法测定IL-12 p70的水平。结果:(1)尿酸刺激后15 min,DCs p-p38、p-ERK1/2、p-JNK和NF-κB p65表达量明显增加,30 min时达到最大值;使用相应信号分子抑制剂后,相关蛋白表达均不能测出。(2)经p38、JNK、NF-κB p65等信号通路抑制剂预处理后,与单独尿酸刺激相比,DCs CD83、CD86、IA/IE等表面分子表达及IL-12 p70分泌水平均出现下降(P<0.05或P<0.01),ERK1/2抑制剂预处理者,则出现表达上升(P<0.05)。结论:尿酸可以调节DCs p38、ERK1/2、JNK、NF-κB等信号分子的活化,从而促进DCs表面分子表达及IL-12 p70分泌。这可能为尿酸能诱导DCs成熟及提高免疫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 马晓军伍定辉陈小苹田德英
- 关键词:尿酸树突细胞ERK1/2JNK